以校本化路径,实践翻转课堂

来源 :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254567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萃小学秉持“幸福365,儿童新生活”理念,形成了培育小学生“积极品质”的育人目标和“体验式教育教学”的育人路径。本文结合实践,分析了以校本化为路径实践翻转课堂的方法。
  关键词:校本化;翻转课堂;路径
  文萃小学秉持“幸福365,儿童新生活”理念,形成了培育小学生“积极品质”的育人目标和“体验式教育教学”的育人路径。在育人理念的指引下,学校进一步聚焦课程建设,努力创新教与學的方式,探索“体验课堂”,注重“深度学习”,对翻转课堂进行了校本化的创新,形成具有文萃特质的“体验增强型翻转课堂”,逐步明晰了“三体三进八要素”的教学范式。
  一、“翻”体验课堂,融入校本化范式
  “体验学习”是指将学习者直接与现实之间建立联系的教学法。注重体验、探究和反思,是一个解决问题、发现学习的过程。而“基于微课程教学法的翻转课堂”,以任务驱动、解决问题、合作探究等特征。两者有着显性关联。我们将“体验课堂”与“翻转课堂”相融合,形成“体验增强型翻转课堂模式”,体现了翻转课堂的校本化思考。
  (一)“三体”,规定学习时空
  三体,即“体课前、体课中、体课后”。我们认为,学习应体现全员、全程、全时空。“体课前”是学生学习的个性化时空。学生可以借助“微视频”与“自主学习任务单”,针对自身的情况,决定学习的时长与范围。“体课中”是学生学习的内化时空。借助课堂学习任务单,在小组对话、师生对话中,探究并解决课前学习所产生的问题,夯实所学。“体课后”是学生学习的再现时空。学生借助校内外资源,进行充分的体验,反刍所学,拓展延伸。
  (二)“三进”,体现学习梯度
  “三进”是在“三体”学习中所体现的三个递进:一是在任务问题化中学习,把知识点转换成任务,用任务代替题目。如题目式的“抄写词语两遍”,以任务问题化为导向,在课前学习时,可以把题目变成问题“如何记住下列词语?说说自己的识记方法?”这样的修改,可以使学生由抄写变为动脑,从而提升思维能力。二是在问题活动化中内化,把书本问题转换成活动体验。借助体验式的活动,在身体力行中实现做中学。如“绘画学习中所涉及的比例问题”,可以转化为“根据学校规划图,手绘学校地图”,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运用内化。三是在活动生活化中再现,把课堂活动迁移至课外。活动生活化,指向活动的实用性、亲历性和针对性。如“运用学到的海报设计方法,制作一份社区宣传海报”等,与生活相联结。“三进”强调完整的学习过程,是对学习的整体关照。学生接受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借助积极体验发现知识,借助生活再现知识,形成有益建构。
  (三)“八要素”,关注学习规律
  八要素是“体验增强型翻转课堂”的八个重要实施内容:自主学习任务单、微视频、课时检测、进阶学习、合作探究、展示评价、生活体验单、表现性评价。“少即是多”,在开展新的学习时,要抓住教材核心,针对学情,设计以任务驱动为特征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录制简洁的微视频。学生在家个性化学习,根据自身认知程度,完成学习任务,产生新问题。教师借助平台,监测学生学习时长,对学习任务单进行批改,发现学生质疑,胸有成竹。
  学校借助美国“零点研究”针对“理解”研制的4个维度,设计课堂环节。“课始检测”检验学生是否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并解决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中提出的问题。“进阶学习”帮助孩子进行新的探索,继续提升认知。“合作探究”强调运用知识,是体验运用环节,教师设置体验情境,由小组合作探究解决现实问题,深层次内化知识。“展示评价”考查学生是否能用多种形式进行表达。理解需要表达,思维才是学习的重点,这是学生超越知识与主题的思维亮相。这时的知识内化真正发生。如学习五年级语文上册《伊索寓言》,教师以“少即是多”的原则,开展教材和学情分析,设计微视频和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以“《伊索寓言》有什么特征”“这3篇伊索寓言故事有什么共同处”等为任务驱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伊索寓言》小故事大道理,篇幅小易理解,以动物为喻等特征。
  学生在“体课前”中,借助任务的问题化,开展自主学习。在课堂上,以“同类动物故事的横向比较”“合作探究创作”等内容,内化课前所学。学生在“体课堂”中,实现理解的四个维度,完成知识内化。体验增强型翻转课堂,聚焦深度学习,让学生站在学习的中央,联结生活和素养,促使学习真正发生。
  二、“转”深度学习,融汇多元化资源
  (一)借助科研资源,提升高度
  用科研的思维助力实践研究。一是借助高级别课题研究。1项国家级课题,2项省重点课题,2项省立项课题。研究内容涉及全校各学科,聚焦“体验”“学习历程”“翻转课堂”,架构学校“体验增强型翻转课堂顶层设计”。二是借助校外专家资源。加入“微课程教学法实践共同体”,成为教育部课题子课题成员校,以国内该领域专家为领航,开展专题培训,提升实践研究高度。
  (二)研磨典型课例,挖掘深度
  采取课例研究的实践策略,形成“6 1”课例研究模式。每月一次课例研究,每周至少一次翻转课堂实验组课例研讨活动。开展“翻转实验组领航课例”,对接翻转入门与翻转骨干,开展“翻转领航、探航、启航”的“三航课”。力求以骨干带领入门,以典型规范课型。六年来,学校建成优质翻转课堂资源包,形成60余节典型课例,学校21位教师的翻转课堂足迹遍布全国10余个省市。
  (三)依托智慧平台,拓展广度
  基于园区教育局承担的江苏省前瞻性重大项目《大数据促进适合的教育实践研究》引领,依托适合我校体验增强型翻转课堂的“区易加学习智慧平台”,开展“自主学、有效教、表现评、反观教、发现学”。网上即时批改任务单,网络监测微视频学习时长,了解基本学情,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程度,据此调整课堂教学策略,布置课后体验作业,形成基于学生学习评价的数据库。
  (责编
其他文献
本研究采用HPLC法测定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和甲硝唑等6种不同类型抗生素在胆汁中的浓度及其药动学规
目的:1、应用应变和应变率与Tei指数、常规的LVEF及瓣膜反流法相比较,在评价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心肌收缩功能中的优势与特点。2、利用应变和应变率探讨手术前后心房功能的改变情
食管癌术后并发症致患者死亡的概率很高,其术后并发症以吻合口瘘和肺部感染为主,近些年来随着手术操作技能的提高以及麻醉、监护和营养支持等技术的提升,大大减少了食管癌术
摘要:情境创设的教学法优化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其以逼真的形象实现寓教于乐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结合自身的感受,主动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为此,本文分析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意义,以及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形式、方法、具体操作。  关键词:情境创设;初中;信息技术;意义;方法  当今,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一些缺陷,由于信息技术学科处在边缘化,导致教师和学生缺少高度重视,因此缺少先进
在时域中利用Lyapunov第二方法对二次性能指标进行综合,从而得出数字最优控制器控制下不确定性模型采样系统鲁棒稳定性的充分条件,并得出了采样系统鲁棒稳定性的新的上界。从例子的分析
摘要:进行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的多元化建设,其目的在于通过多种方法和举措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词汇的学习规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要求教师对英语词汇及其构建规律和特征有充分了解,并能够结合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学习习惯进行灵活施教,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多元  一、词汇教学要内容丰满,形式多样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基础内容。但由于词汇本身只是各种英文字母
摘要:现在使用的物理教材中,阅读材料的内容逐渐丰富,涵盖知识面越来越宽,它对德智并重的综合教学、转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往往有的教师会弱化阅读教材的研读,教学中没有真正做到阅读教材课本的有机融合,从而失去了阅读教材的辅助教学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阅读教材的功能和使用,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阅读教材;功能;使用  一、阅读教材的功能  (一)知识功能  阅
摘要:英语阅读是高中阶段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高中阶段学生所接触到的单词、语法、句式等内容大多是依托英语文章阅读教学来实现的。而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仅仅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取知识,远远不能达到教学目的,还要在阅读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既得到知识,也能得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当前“核心素养”的概念已经普及各个学科教学之中,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学科学习过程中所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在学科学习中发挥
结合超高层建筑目前的发展趋势,对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路线的优化作了论述,介绍了我国超高层建筑施工中递作法、整体滑模法、钢结构施工技术、混凝土泵送技术及钢-混凝土组合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义务教育也得到均衡发展,农村以及城乡学校建设过程中差距日益缩小。为了提高农村学校实验教学水平,需要对实验教学现状进行全面思考,以此为基础,才能全面探究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  一、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一)教育经费不足  农村区域经济较为落后,在进行教育投入过程中学校物理实验关注度不高,在进行设备和器材使用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