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硫化氢中毒肺损伤CT评分与氧合指数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f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急性硫化氢中毒后各时期肺损伤的CT评分与氧合指数的相关性,为CT评分是否能应用于急性硫化氢中毒后急性肺损伤的评定提供依据和参考。

方法

纳入32例符合课题要求的急性中重度硫化氢中毒患者,按GBZ 31-2002《职业性H2S急性中毒诊断标准》分成中度组和重度组,以发病后一系列胸部影像和临床资料作为研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参考改良肺损伤评分标准中的胸片评分标准提出CT评分标准;分析中度组、重度组在急性期与消散期的CT评分和氧合指数有无差异;分析急性硫化氢中毒后肺损伤CT评分值和氧合指数的相关性。

结果

急性期和消散期中度中毒组CT评分分别为2.26±1.37,1.34±0.65;均低于重度中毒组(10.44±2.55,4.55±2.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性期19例和消散期8例中度中毒组氧合指数分别为307.55±28.29,435.75±37.00;急性期9例和消散期9例重度中毒组氧合指数分别为193.17±36.41,347.67±44.49。急性期和消散期的重度中毒组氧合指数均低于中度中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急性期和消散期CT评分与氧合指数呈负相关(r=-0.97、-0.75,均P<0.01)。

结论

急性硫化氢中毒后肺损伤的CT评分与氧合指数呈负相关,CT评分能够较好的反映肺损伤的程度,可以应用于急性硫化氢中毒后急性肺损伤的评定。

其他文献
母乳喂养为婴儿、产妇提供诸多健康益处,是最理想的婴儿喂养方式。目前国内外研究显示,产妇及家属的母乳喂养意识及行为有所提升,但总体喂养率仍偏低。影响产妇母乳喂养的因素很多,其中妊娠期母乳喂养意愿是产后母乳喂养行为的重要预测因子之一。实现成功母乳喂养的第一步是建立产前母乳喂养意愿,因此确定妊娠期母乳喂养意愿的影响因素能为进一步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就国内外妊娠期女性母乳喂养意愿及其
目的汉化并修订神经科患者依赖性评估量表(NPDS),并检验其用于脑卒中患者的信、效度。方法采用Brislin翻译模式修订版流程对量表进行汉化,通过专家评分和临床预调查对量表进行修订,并应用于259例脑卒中患者,进而评价量表信度和效度。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文修订版NPDS量表共包含19个条目,因子分析共提取4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4.598%,量表内容效度指数(CVI)为
目的探讨隐睾儿童Bianchi术前应用趣味游戏干预对生理指标和配合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6年6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并运用Bianchi术治疗的136例隐睾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进行编号,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健康教育,观察组运用趣味游戏进行术前干预。比较两组患儿进入手术室时和麻醉诱导时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mYPSA及麻醉
患者转运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持转运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是转运安全进行的重要前提。适当地提供氧疗能够有效地保证转运患者时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以及减少临床并发症的发生。优良的氧疗装置则是保证转运患者充分吸氧的重要保障,临床上用于转运患者时提供氧疗的装置多种多样,各有利弊,本文对临床上转运患者时常用的氧疗装置进行综述。
目的构建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1年内非计划性再入院的风险评估工具。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5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中心收治并完成1年随访的446例患者。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ERAS模式下结直肠癌患者非计划再入院的影响因素。通过文献查阅及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拟定ERAS模式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1年非计划性再入院的风险评估指标,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
目的对脊髓损伤锻炼行为问卷(SCIPABS)进行汉化,并验证其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信效度。方法2016年6—12月,对问卷进行汉化及文化调适,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163例脊髓损伤患者,应用SCIPABS量表进行调查,评价其信效度。结果中文版脊髓损伤锻炼行为问卷共有25个条目,通过探索性分析可提取5个特征根值大于1.0的公因子,共可解释70.6%的变异量;问卷的内容效度为0.92,各条目的内容效度为
目的探讨百草枯(PQ)中毒大鼠肺纤维化模型中胎盘生长因子(PlGF)的表达及卡托普利(Captopril)、氯沙坦(Losartan)对PQ中毒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方法84只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染毒组(PQ)、卡托普利治疗组和氯沙坦治疗组,每组分别观察7、14和28 d。单纯染毒组和两组治疗组于实验开始一次性PQ(40 mg/kg)灌胃染毒而对照组予以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而后两
目的研究垃圾填埋场职工血液系统异常情况。方法在某垃圾填埋场224例职工中开展队列研究,分别以血常规异常和血小板降低为终止事件,连续跟踪随访6年。分别用寿命表法分析职工两个终止事件的发生率,并比较一线作业职工和二线作业职工的发生率。结果共有71名职工出现血常规异常,其中白细胞异常29例,红细胞14例,血小板40例,血红蛋白17例,血小板降低29例。该垃圾填埋场职工血常规6年异常率为43.2%,血小板
目的探讨矽尘对实验小鼠肺组织蛋白质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不染尘)和2h组(每天吸入染尘2h)、4h组(每天吸入染尘4h)和8h组(每天吸入染尘8h),每组15只,染尘时,将小鼠置于染尘柜中,用鼓风机将粉尘吹起,浓度保持在125mg/m3,连续静式染尘3周。染尘结束后,观察各组小鼠肺脏的改变;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肺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