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摄影的逻辑与视觉思维研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lw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观念摄影作品饱含独特的艺术风格,体现着与众不同的精神张力,为观者带来新奇的审美感受。观念摄影所强调的正是创作者的观念表达与展现,作为观念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观念摄影与精神张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在简要概述观念摄影的内涵的基础上,从观念摄影的背景出发,对观念摄影作品艺术的逻辑及视觉思维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观念摄影;逻辑思维;视觉思维;艺术;作品
  一、关于观念摄影
  1、观念摄影的产生背景
  其实,在摄影诞生的同时就已经带有“观念”的意识,然而由于技术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的限制等因素,并未有人留意到其艺术特色。二十世纪末,许多专业摄影家意识到了观念摄影存在的重要性,他们也对观念摄影进行了详细的界定,人们普遍认为观念摄影与一般的新闻与商业广告摄影不同,观念摄影更强调艺术家的内心对世界的反映与表达,任何摄影工具等都可以成为呈现视觉影像,表现创作者思想情感的传播媒介。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观念摄影从西方的观念艺术中不断得到发展,并以其独特的艺术创作理念与形式迅速传播到世界各个地方,由此可见,观念摄影是时代进步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观念特色。
  观念摄影不仅是将技术再现的工具,更是艺术表现的另一种手段与语言形式,现代社会的摄影艺术的发展,无论从题材的选择还是到图像的呈现,摄影家都会从不同角度来进行探索,从而创造出其他艺术形式无法表现的效果。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的蒙敏生、王秋生等摄影师创作了一系列的反思“文革”的作品,具有强烈反讽意味的照片出现在人们面前,虽然带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显现了对观念的萌芽,但是这些创作还未能将作品放入到当代艺术中进行思考,对于摄影作品的评介也没有放到叙事的语境中。
  二十世纪初,中国的观念摄影逐渐地跨入国际前卫摄影展览和综合国际艺术展览里,国际上的艺术认可也激发了我国摄影师的热情,无论是纪实摄影还是观念摄影,中国的摄影的表达方式与语言更为丰富,各种摄影艺术展也为观念摄影的创作与发展也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观念摄影不仅仅是一种记录方式,更是行为艺术的表达形式,另外,观念摄影带有强烈的主观意念,因而,使得创作具有导演的特征,使其成为艺术服务的表达形式。
  2、观念摄影的内涵
  观念摄影即是以摄影为媒介的观念艺术创作,也是观念艺术在媒介上的延伸与拓展,也称为新摄影、前卫摄影、实验摄影、先锋摄影等。观念摄影主要是摄影师通过摄影这一形式来表达自身的观念。在这一创作过程中,摄影师尝试以摄影为媒介,摆脱那些无意义的表象,展现自己对于自然、生存甚至生命的解读,更深层次地,提出一些意味深刻的话题,以引发观者更为发散性的思考。
  由此可见,观念摄影以影像或其他工具的组合为工具,以现代的观念艺术为创作理念,表达创作者自身的主观思想和情感为主要目的。显然,观念摄影不受传统的摄影美学、技术及规则的束缚,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摄影艺术。
  观念摄影包含种种的风格流派,如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等。因为在这些流派的主旨是注重创作者的意志、个性以及内心情感的传达。因而我们可以看出,观念摄影是观念艺术的一种表现手段与形式,也是在图像概念在摄影媒介中的运用和把握。对于现代艺术而言,观念摄影具有活跃的创新思想与力量。不仅在思想上,观念摄影具有本质的推动力,另外,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数码技术的进步,使得摄影创作者们有了更多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内心情感。
  观念摄影的主要特点是其表现出的多种方向性,使观者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与体验去感受。众多的现代艺术家已经注意到观念摄影的表达空间,也看到了其突破传统理念与技术的尝试可能性。观念摄影也因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与重视,更多新鲜的血液与力量注入其中,从而使观念摄影艺术散发出极大的魅力。
  二、观念摄影作品逻辑思维表现分析
  在观念摄影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最多的精神张力的表现即是创作者的操纵感,这种操纵感与传统的单纯的将摄影作为一种记录方式不同,以往的摄影,多以捕捉瞬间的自然效果为主要目的与意义,然而认为这种摄影方式会带来距离感,使观者无法感受作品与真实生活的联系,更加难以真正体会其中的美。在创作摄影作品中,对于被拍摄对象有强烈的操纵欲望,这不仅源于其作为导演的思维方式,更因为他要全面体现自身的创意与理念。希望在拍摄的过程中根据他的影响与引导来进入到其所设定的气氛中,成为道具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其观念摄影作品的符号。
  操纵感的外在体现是人为性,他不仅将提前准备好的道具进行适合的改造,对背景进行恰当的安排,进而对人物的表情、动作进行摆拍,从而创造出他所想象中的美感。也使整体画面上显现出人为的智慧与力量。另外,的观念摄影作品中,由于其对作品表现的操作感,因而也使得其作品具有更为广阔的包容性,一切其所要表达的理念,无论是美的还是丑的,无论是朴实的还是夸张的,都会被纳入到镜头中。只要是对能够全面地表现作品的内涵与意义,都可以被人为操纵到其中,从而为作品服务。
  观念摄影与纪实不同,观念摄影需要做许多前期准备工作,的操纵感还体现在其在摄影创作中所进行的充分的准备,例如脚本的编写,绘画以及角色的安排,摆拍等等,都体现了观念摄影作品的深度理解与把握。
  三、观念摄影的视觉思维表现分析
  观念摄影作品视觉思维的重要体现是戏剧性表现,其观念摄影中的表达直接,而且充满较强的目的性,在观念摄影作品中,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个定格的瞬间,而是动态的一个个奇妙的故事,静止的画面中极具戏剧的张力,使观者能够从中感受完整的叙事性,从而迫切地想要追寻故事的前因后果,并且,这个故事不是由一个画面能够完成的,戏剧性还体现在他提供给观者一个大致的轮廓或背景,而细节的部分则需要观者自己去想象,去填充,这又进一步使摄影作品的戏剧感更加强烈。
  戏剧感表现使的作品成为一个个相互独立而又完整的故事,一组作品表现的或许是某个特定时代的痕迹,又或许是平常人生活中的某一个感想、片段,甚至是抽象的爱情想象等,这些都是戏剧感表现所创造的作品效果。因而,的作品的构图、色彩在营造作品气氛的同时,也在为戏剧感的表现服务,由此可见,的摄影创作已经形成一个连贯有序的整体,他的创作不仅为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更进一步为观者诉说一个想法、故事等,使观者得到心灵上的升华。
  观念摄影作品不应该只是商品,而应该是艺术品,而且这样的艺术品不应该只是体现创作者本身的技巧或科技的展示,更应该通过艺术家的主观创造使人们觉得世界上存在的一些美好,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带给人安慰,真正的艺术应该是为大多数普通人而创作的,这种深刻的艺术思想内涵,也使在观念摄影奠定了较大的创作高度,使其创作理念与心境更为成熟。。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越来越开放,各种艺术思潮与理念不断地为人们认知并接受,而科学技术的创新,也使得现代摄影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作为我国摄影艺术的重要形态,观念摄影创作也获得了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与关注,观念摄影作品独具特色,其中绚丽的色彩以及独特的构图,新颖别致的叙事表现为人们带来了丰富的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邱志杰.摄影之后的摄影[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顾欣.专业摄影[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3]林路.跳出镜头的局限[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摘要】:由于中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发展和所处社会环境等,决定了中学时期是人生发展与健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然而,长期以来,学校和家长等对中学生成长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饮食、身体、文化课成绩以及升学等问题上,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有关调查表明,随着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压力和走上社会就业压力的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增多。因此,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
期刊
【摘要】:禅宗是在中国生根开花的宗教之一,自唐宋盛行以来,禅宗思想对中国文人士大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八大山人的绘画受到禅宗思想的影响,其作品形象笔墨融而为一,渗透着禅一般的神韵。笔者以八大的绘画作品为切入点,就其静、简、空等特点进行分析,以此阐释八大山人绘画与禅宗所存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八大;禅;静;简;空  八大山人(1626—约1705),明末清初杰出的绘画艺术大师,与石涛、髡残、弘仁
期刊
【摘要】:据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去年中小学生因安全意识的疏忽而造成伤害的依然占有很高的比例,为了更多的了解这一情况,于7月3日我对学军小学、锦绣中学、源清中学的一部分学生进行了系统性的调查,通过问卷和访问的形式了解到了这些学生还是存在着不轻的安全意识问题。  【关键词】: 中小学生;安全意识  一、前言  人们常说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所以他们的健康成长从长远看也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前进的步
期刊
【摘要】:《六口茶》是流传于湖北恩施土家族地区的一首民歌,带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因其演唱形式和内容表达贴近土家族人民日常生活,所以受到了广大土家族人民的喜爱,是湖北土家族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本文主要从对《六口茶》歌词内容、音乐特色以及演唱形式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六口茶》是我们学习湖北土家族民歌的一个重要音乐资料,也是了解土家族文化的一个途径。  【关键词】:六口茶;湖北恩施;民歌;土家族  湖
期刊
细密画始于《古兰经》的边饰图案。它是一种用来装饰书籍的精致小型绘画,13世纪蒙古人占领巴格达后,在巴格达、大不里士等地区出现了一批波斯风格与中国画画风相混合的细密画作品;15世纪帖木儿王朝时期,波斯细密画又以赫拉特、撒马尔罕为中心进一步得以发展,为萨非王朝时期细密画的大繁荣作了铺垫。萨非王朝(1502~1736)15世纪初兴起于阿塞拜疆东北部,后逐渐统治伊朗地区,并成为奥斯曼帝国争霸欧亚大陆时惟一
期刊
【摘要】:当代艺术作为不同国家多种艺术文化的有效融合,其使得艺术教学表现出明显的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而中学艺术教学融合当代艺术可以促进中学美术教育的深入发展,并可实现中学美术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及改革。本文依次对于当代艺术融入中学美术教育的实际作用、基本原则以及相关对策进行具体解析,从而为提升当代艺术融入中学美术教育的具体价值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当代艺术;中学美术教育;价值  现阶段中学美术
期刊
【摘要】:社会经济转型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受地缘经济变迁、人力资源流动、流通方式改变等因素的影响,农民画逐渐走向寂寞,逐渐边缘化。这些变化给农民画带来的不仅有冲击,同时还有隐藏在冲击中的新的发展与挑战。  【关键词】:农民画;发展特点;艺术性;市场化  一、农民画的定义与特点  农民画是在广泛吸收年画、皮影、剪纸、刺绣等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及精髓的基础之上,由农民根据日常生活劳动场景,利用业余时间
期刊
【摘要】:临洮地区自古为多民族聚居区,经过各民族长期的碰撞与融合,使临洮成为历史上多民族文化交互融合的重要地区之一,形成了多民族文化共生的地域特点。临洮民间彩塑扎根于西北,是宗教文化与雕塑艺术的集中体现。1978年后,随着国家恢复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临洮地区寺庙建筑和民间造像再次兴盛起来。笔者经过多次实地考察,观察记录匠工的造像过程,搜集整理得出本文。  【关键词】:临洮;彩塑;造像;民间艺术;工
期刊
【摘要】:无伴奏二胡套曲《如来梦》是我国著名作曲家刘文金先生近年来创作的一部新作,也是国内首部以宗教哲理为素材创作的二胡音乐作品。这部巨作由八首独立的乐曲构成,《如来藏-袍修罗兰》是其中最后一首作品,也是对前七首作品在宗教哲学思想内涵层面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溪山琴况》由我国明末虞山派琴家徐上瀛所著的一部关于音乐美学的著作,其内涵思想长久以来对中国传统乐器的演奏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笔者将结合《溪山琴
期刊
【摘要】:根雕是一门具有悠久传承历史的艺术,是人们利用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独特的创意与智慧集合而成的一门技艺。根雕以其吸纳自然的精华和人类智慧的技艺,不仅深得文人墨客的喜爱,也具有极大的收藏、观赏价值。根雕的创造性将腐朽化为灵动神奇的美。本文将基于自己根雕制作上的心得上来谈论这一神奇的技艺及其价值。  【关键词】:根雕;创造性;美;价值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得到提高。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