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资源不足及解决思路

来源 :经济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amireik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成为重要的创新主体。就技术创新而言,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在资金、人才等资源劣势影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通过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与其他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可以更好的弥补其在资源方面的不足,更好地实现技术创新的目的。
  关键词: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源不足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f2008)12-062-02
  
  一、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成为中国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
  
  自从20世纪中叶以来。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已成为推动各国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重要力量。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为:
  1、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已经成为重要的创新主体。根据国家发改委2004年6月2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的GDP和社会销售额的50%以上,工业新增产值的70%以上、税收的40%以上以及出口总额的60%以上都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中小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已经超过75%以上。另外,发改委的数据还显示,约65%的专利是中小企业发明的,75%以上的技术创新由中小企业完成,80%以上的新产品由中小企业开发。
  2、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总体规模和实力不断增强。中国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近十几年来一直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主力军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截至2003年底。全國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总数超过12万家,比2002年增加14%。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在数量增加的同时。实力进一步增强,2003年民营科技企业资产总额达到44688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36%。2003年民营科技企业全年总收入达到37000多亿元,比2002年增长43%。技术创新成为民营科技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近10年来,民营科技企业研究开发投入保持了年均40%的增长速度,科技人员数量年均增长43%,为技术创新的实现提供了保障。民营科技企业还为社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2003年民营科技企业长期职工总数达到961万人。较2002年增长23%。
  3、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成为最活跃的创新主体。高新区是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最为集中的区域。2002年中国53个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8338家。年末从业人员349万人,实现营业总收入15326.4亿元,工业增加值3286.1亿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28%和25%。2002年,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大专学历以上从业人员达到了36.5%。企业R&D经费支出为314.5亿元,投入强度为2.37%,被认定的区内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强度则达到2.9%,远高于全社会企业平均投入强度0.5%的水平。高新区是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最为集中的区域。在苏州,60%以上的省级以上的科技攻关项目由民营科技企业承担;在上海,到2005年底全市经认定的高新技术转化成果中70%由民营科技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已成为自主创新的中坚力量。
  
  二、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资源不足——基于技术创新视角
  
  毋庸讳言,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存在明显的缺陷,主要体现为在创新资源方面的不足。
  1、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融资难。我国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目前依靠传统融资渠道筹资的现状不容乐观:第一,内源融资已无法满足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发展对资金的需求;第二,股票市场以扶持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发展为目的,针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二板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债券融资由于受到发行条件的严格限制,大多数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因其规模和业绩而很难挤进证券市场的大门;第三。一方面,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由于经营时间短,经营风险高,业绩不稳定等原因大都无法获得银行信用贷款的支持;另一方面,由于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主要依赖研发人员推动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来获取利润,相对于传统的制造企业,其用于生产经营的有形资产规模相对较少,金额相对较低,资产总体流动性高,可用于抵押、质押方式贷款的资产规模较少。无法满足各类金融机构、融资担保机构对于融资安全性的基本要求,从而也无法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抵押、质押贷款。第四,创新基金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支持方式有待进一步改善。创新基金作为我国支持中小企业实施科技创新的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点是对初创期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特别是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好的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对于发展到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特别是那些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实施科技创新的重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扶植和资助占整个项目投资的比例非常有限,其对重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资金扶植和支持的规模,力度还远远不够。因此,融资难成为困扰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障碍和瓶颈。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下降。对于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创新型国家来说,是一个必须扭转的严重问题。
  2、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缺乏。从技术开发能力看,我国2/3以上的技术开发力量在企业之外,其他的也主要分布于大型企业集团,多数中小企业都存在着技术短缺的问题。特别是缺乏具有市场眼光的技术骨干。真正拥有创新意识和专业技术背景的企业家更是寥寥无几。
  我国大型企业拥有比较丰富的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在企业中从事技术创新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以及R&D人员主要集中在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源比重较小。
  3、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在技术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中介服务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资源能力有限的中小企业更离不开中介服务体系的支持和帮助。目前全国已有各级各类技术转移、风险评估、政策管理咨询、信息服务等机构5万多家,但总的来说,这些中介机构普遍存在人员素质不高、条件设施较差、服务水平不尽人意等问题。中介服务机构的运作往往是各自为政、没有形成互补的服务体系。难以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现今中小企业实施自主创新不够配套的法规和政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融资法规政策体系对中小企业规定得不甚具体。执行起来有一定难度,缺乏普遍性,包括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专项资金支持、信用担保等方面。二是政府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等对中小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吸引力不足,像目前我国企业自身R&D投入的税收减免程度过低。三是相关法规政策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降低企业自主创新热情。目前国内的法律环境、政策环境和执法环境对保护知识产权和不正当竞争缺乏应有的力度,专利被仿制、商业秘密被盗等现 象很普遍,从而大大抑制了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较差的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动机。
  4、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存在较大的风险。首先,由于中小企业资金、人才缺乏,往往只能进行单一技术的开发活动,很难同时从事多种替代研究,以便相互补充、降低风险。一旦一种技术开发失败,则意味着整个技术开发的失败,而且多数中小企业无法得到政府和研究单位在技术方向上的有效指导,很容易造成重复研究及研究方向的偏差,导致创新活动的失败。其次,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弱,即使技术开发成功,在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由于资金短缺和缺乏开发市场的经验,很难将技术成果大規模推向市场,实现投资回报。再次,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的离职率非常高,很难保证研发人员的稳定性,在研发过程中,如果关键研发人员流失,就会造成研发项目的失败以及知识产权的外溢。此外,由于中小企业技术力量较弱,一旦一项技术产业化后,如果产品质量出了问题,对消费者造成了较大损害,会使企业遭受沉重的打击甚至被强行解散。
  
  三、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启示——合作的观点
  
  中小企业在体制上的灵活以及面临的巨大市场压力,经营者的锐意进取,往往创新意识非常强,对新的市场机会和创新机会非常敏感,中小企业内在的灵活性以及对环境变化的迅速反应使中小企业具有明显的行为优势和创新活力。但是,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行为优势不能掩盖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资源不足。对于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来说无论是自主创新还是模仿创新,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各种创新资源,将承担巨大的技术创新风险和市场风险。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自身资源的有限性。单个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不可能将所需资源集于一身,它不具备技术创新所要求的诸多的跨学科的人才、大量资金以及研发所需要的各种实验仪器,致使她要么停止创新要么就要花费更高的成本去获取创新所需要的资源,使其风险不断加剧。对其创新活动的开展产生负面影响。无论是自主创新还是模仿创新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来说都是艰难的选择。
  因此,促使具有一定关联(包括横向关联和纵向关联)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对通过一定的途径建立合作关系,与中小企业实现合作技术创新的合作主体包括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通过合作创新,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结合成合作创新体,能够对各方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降低了技术创新的成本以及由技术创新所引起的风险。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结合成合作创新体之后,在合作创新过程中有利于隐性知识、先进技术等在合作主体间扩散,使其技术学习能力以及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通过合作创新能够形成整体优势,最终增强自身的科技实力,获取更多的利益。
  
  (责 编 贾 伟)
其他文献
李晓璐同志是农行浙江省临海市支行储蓄大厅的一名员工,入行三年来,她始终坚持“用心”服务,“用三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和“三起来”(笑起来、站起来、讲起来)的规范服务行为,时时处处为客户着想,急客户之所急,供客户之所需,对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不分亲疏远近,不论年龄大小,不管存款、取现,还是兑换残币等等,都能做到微笑迎送,态度谦和,服务优质,解答问题耐心、周到,办理业务细心、准确、快捷。
期刊
摘要:文章根据行为科学提出技术创新动机强度概念,即愿意且能够进行技术创新的程度,依据动机理论和强化理论建立FDI刺激下的企业技术创新动机机制模型。在此基础上从科技投入角度出发,利用中国2005年31省市截面数据对FDI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FDI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动机强度表现出一定的刺激度,不同区域的刺激强度存在差异,FDI与中国技术创新产品通过市场交互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
期刊
摘要:在没有完善的高校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的前提下,为弥补现行定性评价的不足,引入SCI收录和中文核心期刊作为定量评价的标准,由于对这两种文献检索工具的功能认识不够全面等原因,导致其被“泛化”、“滥用”甚至“异化”。文章对SCI和中文核心期刊的功能和缺陷做了简要描述,并对在高校科研论文水平的评价方面正确应用SCI收录和中文核心期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SCI核心期刊 高校科研绩效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文章具体分析了大湘西民族文化对大湘西旅游的影响,剖析了民族文化与大湘西旅游对接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民族文化 乡村旅游 大湘西 理性思考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08-263-02    大湘西泛指湖南西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湘西州)、张家界、怀化市在内的少数民族地区。这里居住着土家族、苗族、侗族、瑶
期刊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患者视网膜微血管发生病理性改变。目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全视网膜光凝术、药物治疗(抗体类、激素类),这些治疗方法主要针对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目前尚无针对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有研究表明在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中,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sEH)表达升高,口服sEH抑制剂可改善视网膜毛细血管屏障功能,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因此,本课题通过包合技术制备sEH抑制剂GZ-
药品的有效期一般是对长期稳定性试验的结果进行适当地统计分析得到。但在实际研发工作中,人们往往会通过各种剧烈条件下的加速试验数据对有效期进行预测,旨在快速了解药物的稳定性是否满足预期,指导研发工作。本文以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为例,对几种有效期预测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有效成分含量、杂质含量两个指标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使用多种有效期预测模型对药物的有效期进行预测,并通过长期试验结果进行验证。
  以温度为变量,1号杂质含量为检测指标,应用经典恒温法、t0.2法、灰色预测模型法、多元线性模型
编者按:自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以来,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对涉及创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和探讨。在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主办的“产业政策:反思与评价研讨会”上,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经济学教授,经济学博士王廷惠做了题为《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企业家发现与创新》的发言,论述了企业家的发现与创新在经济持续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本刊记者听后颇受启发,现将发言要点加以整理,以访谈的形式刊出,以飨读者。
期刊
摘要:近年来,部分国内外学者尝试从东道国吸收能力的角度来研究FDI的技术溢出。吸收能力研究无疑为考察技术外溢效应提供了新的视角,尤其是对于发展中东道国而言。如何在自身吸收能力的基础上来制定本国引资政策成为利用FDI的关键。  关键词:FDI吸收能力综述  中图分类号:F83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一号:1004-4914(2008)12-043.02    一、对FDI吸收能力研究的背景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中低收入家庭在居住条件的改善方面面临的问题加大。为了改善城市中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仍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文章从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中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住房保障体系经济实用房廉租房  中图分类号:F29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12-052
期刊
摘要:自1994年财税改革以来。财税改革走向了促进市场经济运行,实现社会主义公平之路,如今,党十七大报告更是明确了财税改革的终极方向,即“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随着经济发展,财政收入的不断提高,怎样让国富之后人民也能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果实,财税改革今后会走向何方,文章对我国财税改革的国富民强之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财税改革事权转移支付税制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