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太极图与现代平面设计中空间创造的关系

来源 :中国包装工业(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t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东方美学角度分析传统图形——太极图的设计元素及其蕴含的哲学思想,继而与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设计元素和设计法则进行超时空对话,并通过对话来指导我们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如何开创设计的新思路,如何实现平面设计中二维空间到虚拟的三维空间的思维转换,如何在有限的平面设计空间内创造无限的三维空间感,这对现代平面设计在中国的发展有指导性意义。此外,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素材我们应该从什么角度进行提取?提取哪些内容?提取到什么程度?又从哪里作为中国平面设计的切入点?这些都是当代设计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太极图 现代平面设计 二维空间 三维空间
  引言
  太极图是中国道学文化研究和发展的源头,是中国古人对宇宙真理的深刻理解和对物质世界的高度总结。宇宙无限大,但同时宇宙又是有形的,并且这种有形来自于无形,而太极图以平面空间的形式表现了从无形到有形的过程。因此太极图中的阴阳两极并不是静止的图形,而是通过其构图形式表现出一种无限相生的动感,由这种动感的变化来反映出宇宙之无限。所以说,太极图在二维空间里完成了整个宇宙的描述,这为以二维空间为表现形式的平面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平面设计需要在有限的空间中表现无尽的意,因此平面设计很大程度上要受到设计版面的制约。在现代设计高速发展、融合的当下,平面设计的表现形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立体构成就对平面设计的发展作出了不小的贡献,所以现代的平面设计已经可以做到“平面不平”。有限的二维空间里的点、线、面等构成元素,通过与多类型的美学设计法则进行结合变化,从而表现出三维甚至多维的空间的视觉效果,这样就使得平面设计跨越了二维空间与三维甚至多维空间之间的界限,而其意境的表达也在二维空间里得到了延伸。
  但是,平面设计中所展示的三维空间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虚幻的三维空间,是一种人为的、有目的的策划,通过一些“错误”的视觉对欣赏者加以引导,从而使画面呈现出虚拟的三维立体效果。在平面设计中,制造这种虚拟的三维空间感的手法有很多,比如重复叠加、大小变化、明度变化、倾斜、弯曲和透视效果等,都是很有效的表现空间感的设计方法。
  1 重叠创造的空间
  “重叠”是平面设计中两种常见的图案构成方法,具有截然不同的美感。平面构图中重叠的形体会产生一定的距离感,当一个形体重叠于另一个形体时,会产生一前一后或一上一下的位置关系,在上或在前的形体给人感觉距离较近,而在下或在后的形体则给人感觉距离较远。利用重叠来表现空间,实际上就是利用近实远虚的构图原理,产生一种特定形态的空间感,这样能有效地丰富单纯的形象,显示出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
  就太极图的图形本身而言,其中阴鱼和阳鱼两部分都呈“S”形曲线,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回转不息,进行着相反相成、一虚一实、前后上下相随的运动。而太极图这种可旋可转、变化无穷、生生不息的运动,表现出的是对立统一的矛盾法则。这种矛盾的重叠无反无正、无虚无实、无上无下,恰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多层次的空间构成。
  2 透叠创造的空间
  “透叠”是重叠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具有表现空间层次感与物体质感的特殊功能,同时透叠又暗示着各种不同视角的空间透视,是一种具有多重意义的表现形式。如果充分地加以利用,就可以在平面设计中发展成具有虚拟的矛盾效果的三维甚至多维的立体空间造形,使有限的平面设计画面在纵深的空间加以延伸。
  分析太极图的造型元素,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n个圆形在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中产生了前后重叠,当一个形象复叠到另一个形象之上时,就产生一前一后或一上一下的视错觉,这时就能造成平面上空间的纵深,从而在平面设计中形成立体感。
  3 共用形创造的空间
  共用形是创造矛盾空间的方法之一,所谓矛盾空间是指利用平面的局限性以及视觉的错觉所形成的在实际空间中无法存在的空间形式。矛盾空间可以变不可视为可视,在平面中创造出奇特的空间。因此在平面构成中,有时会故意违背透视原理,而有意地制造出矛盾的空间。正是因为这种空间存在着不合理性,而且有时还不容易立刻发现其矛盾之所在,因而就会增加欣赏者的兴趣,并且引发人们的联想。
  在太极图中,共用形就是用来分割阴阳两部分的“S”形曲线,阴鱼和阳鱼的交接线或轮廓线是相互借用、互相依存、互相包容的,是太极图中阴阳两极所共用的,借助这条“S”形曲线,使它们达到互相融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形成一种共生的现象,并且具有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由于这种共生现象的不稳定性,也更加增强了太极图的空间动感。著名的图案学家雷圭元在评论太极图形的共用形之美时认为:共用形的美不仅仅在于其完整的形式美,而且还体现出了事物的内涵和本质美,其中黑与白、虚与实的相互衬托,以及“S”形曲线的动感,都是美的表现形式。在现代设计中,太极图的这种共用形是一种创意独特的现代图形设计形式,运用到平面设计中,可以使作品产生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符合现代人求新、求异的审美心理。
  共用形这一创造矛盾空间的构图方式自原始社会起就已经出现了,它是将两个不同视点的立体形以一个共用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此构成在视觉上既是俯视又是仰视的空间结构,具有一种视觉变化的灵活性。在仰韶文化中,大部分的彩陶纹样就是运用共用形这一装饰手法,比如人面纹、鱼纹等。而从彩陶中三鱼共头的图案到商周时期的一虎双身的青铜器,再到隋唐的飞天莲花藻井图案、三兔共耳图案以及卷草纹等等都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图形中运用以共用形为基础的图案设计也相当常见,显示出对于共用形造型的重视程度。采用这种共用形的设计手法可以让图案产生动与静、虚与实的对比,从而加强图形的立体感。
  结语
  中国风格的设计已经成为现代中国平面设计的主流趋势,这里我们仅以太极图作为对传统文化研究的一个切入点,已经使我们受益匪浅,我们能从其他传统文化中吸取的设计灵感是无穷无尽的。中国的平面设计毕竟还处在不够成熟的阶段,向先进的西方设计学习仅仅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中国的设计探索之路上找到新的出口,真正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风格。在科学与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美”的需求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在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的路上不断探索,“平面不平”只是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挖掘的一个新的亮点,我们以后要走的设计之路还很长,但是我们相信,植根于中国五千年文化的中国现代设计会带领我们进入一个崭新的艺术殿堂。
  参考文献
  [1]李冰洋.太极图形符号与现代平面设计[J].成功教育,2009,(1):78-79.
  [2]陆蕾.当代设计视域下太极图形的传承与发展[J].美苑,2011,(4):88-89.
  [3]陈卫民.太极图形符号与现代平面设计[J].商场现代化,2008,(11):194.
其他文献
股指期货是金融领域中最主要的避险工具及定价手段之一,它已成为一国金融市场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在经过了两年的精心准备之后,我国于在2010年4月16日推出了沪深300指数期货。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