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的童年

来源 :新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ery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年,往往与天真、快乐、亲情、幸福相连。可有一个人的童年,却夹杂着苦痛与迷茫,这个人,就是苏联大文豪高尔基。我向大家推荐的就是高尔基的代表作《童年》,小说以高尔基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而成。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和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
  阿廖沙三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把他寄养在外祖父家。外祖父专横暴躁。舅母教他念字,却不讲解,小阿廖沙一头雾水。外祖父却认为他没有才智,不求上进。因一点小事,他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觉,并害了一场大病。两个舅舅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亲的嫁妆而不断地争吵、斗殴。他的母亲由于不堪忍受这种生活,便丢下了他,离开了这个家庭。在这个家庭里,小阿廖沙没有感受到童年的温暖。
  这时小茨冈走近他,两人成了朋友。不久,小茨冈替雅科夫舅舅背十字架,由于众人的冷漠,不幸被砸倒,当场身亡。
  接着阿廖沙与外婆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日子。外婆的善良公正和乐观深深地感染着阿廖沙。后来,米哈伊尔舅舅开始带人来破坏宅子,想杀了外祖父。在阻挡他的过程中外婆不小心折了手。外祖父带阿廖沙去了缆索街的新宅子。阿廖沙慢慢地与一个房客“好事情”成了朋友,但外祖父和其他人将他赶走了。
  母亲在一天早晨突然回来了,她开始教阿廖沙认字读书,但是,生活的折磨令她经常发脾气。后来母亲再婚,她經常挨继父打。由于和继父不和,阿廖沙又回到外祖父家中,这时外祖父已经全面破产,他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困苦。为了糊口,阿廖沙放学后同邻居的孩子们合伙捡破烂卖。
  这时候阿廖沙母亲逝世,他埋葬了母亲以后,不久便到“人间”去谋生。
  《童年》一书以儿童的视角观察描写生活,使“童年”丰富生动,充满童趣;另一方面,作家又以成人的视角评点生活,通过思考感悟,道尽了初涉人世的艰难苦楚,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相信读了这本书,你一定可以找到幸福的钥匙。还等什么,赽快来阅读吧!
  教 师 点 评
  这篇习作思路清晰,情节丰富,文意畅通。作者以阿廖沙的成长经历为主线,准确地抓住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加以提炼概括。虽然只有短短几百字,但阿廖沙童年的苦难和快乐,外祖母的勤劳、善良,外祖父的自私残忍、野蛮粗暴,舅舅们的自私自利、凶狠残暴等形象却鲜明地呈现在读者眼前。本文主次分明,重点介绍书籍,而非谈感受,避免了把缩写写成读后感的毛病,语言清新自然,富有文采。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  ——《三略》  国雄于英雄之气概,民安于英雄之胸怀。溯古思今,英雄尽显忧国之抱负,忧民之胸襟。  古有英雄文天祥,文韬武略,常年奔波战场。国破家亡,满腔抱负。临危受命,挺身而出。不屈于元世祖的勸降,毅然留下“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之壮语,慷慨赴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那忧国之心、家国之思,“英雄”一词,亦道之不尽。  今有英雄邓稼先,布
期刊
“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一个人立身“小家”之本,更是立足“大家”之基。  诚信即诚实守信,简单四字,却意蕴丰富。诚实是待人处事之道,心诚而实在,从不欺骗隐瞒、夸大其词。守信是在社会中生存的必要之法,坚守信用,说到做到,不拖欠债务,不要立下誓言而转眼忘得干净不去执行……诚则内诚于心,信则外信于人。  而又是因为什么,使得诚信成为千百年来人人传承的基本品格?原因有二:做诚信人,生活中无愧于心,更能使社
期刊
会议
严寒的冬天,我回到久违的遥远的故乡。  母亲出来迎接我,还有八岁的侄子宏儿。母亲很高兴,和我坐着谈家事。说到了闰土,我的脑海里突然就闪出一幅月下刺猹的图画来,那个戴着银项圈的小英雄带给了我无穷的快乐。突然来了一个圆规,母亲说是对门的豆腐西施杨二嫂,她愤愤地指责了我一通,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走了。  一天午后,闰土来看我。他的外貌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不是我记忆中活泼的闰土了。我很兴奋,
期刊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