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情感 关注发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不断地改革更新,数学教学目标也正发生着时代性的变化。因此,在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教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关注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与态度,关注学生的发展,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要注重创设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学习并体验数学的价值
  
  新课程实验教材注重了儿童心理学。一年级学生从无知好动的幼儿转变为小学生,对任何事物的兴趣都不能具有持久性,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注意力易于分散。新教材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从中去发现新的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个体认识,在发现新知识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进入数学学习世界。如:第一册教材中所创设的情境具有直观、想象、猜测的特点,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再现,把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真实、有趣地展现出来,特别易于诱导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认知活动,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中自主地、能动地探索、发现新的方法,实现数学的再创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创设情境,依托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如:教学“0”的初步认识时,我先让全班学生吹泡泡,学生边吹边数,教室里充满了五颜六色的泡泡,一会儿泡泡没有了。这时我抓住时机,说:谁能讲一讲你吹了几个泡泡?现在有几个泡泡?(全破了,没有了。)没有用什么数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知识。从而揭示课题,紧接着再创设“小猫钓鱼”的故事情境,让学生数一数第一只、第二只、第三只、第四只小猫各钓了几条鱼?当学生讲第四只猫没有钓着时我问:用什么数表示?(用“0”表示。)充分让学生体会把问题情境故事化,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融入生活中的数学进行教学,让学生学习内容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能使学生对数学感到不陌生,化枯燥的学习为生动接受,进而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热望。一年级教材,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如:学习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用“分苹果”,学习得数为“0”的减法用“小猫吃鱼”,学习“5”以内的减法用“摘果子”,认识时间用“小明的一天”等。一些有趣的课题表示,使学生学习既不陌生,又不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三、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让学生的学习方式活动化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能使学生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新教材在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重视了以下活动:
  1.重视操作活动。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将学生置于“学玩”结合的活動中,既能满足学生对动的需求,又能达到启智明理的效果,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如:教学“大家来锻炼”时,带领全班学生参观校园让他们发现身边的数学,从而提出数学问题,再解决问题。教学得数是“8”和“9”的加减法时,让学生摆一摆、涂一涂,在摆和涂中去发现加法和减法算式,悟出方法,既发展思维,又开发智力。
  2.重视游戏活动。爱做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小学生通过游戏能激发学习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就会产生强烈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学习。实验教材特别重视游戏活动,如:“猜数游戏”、“出手指游戏”、“帮小动物找家游戏”、“下棋游戏”等,让学生从游戏中去体验,去发现方法,从而享有玩中学的乐趣。
  3.重视模拟活动。好奇也是儿童的天性,在教学中,创设一些模拟活动。如:教学“认识前后”,设置模拟赛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散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模拟父母整理房间,模拟宇航员“游星空”、“数星星”,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在情理交融中达到迅速理解,使课堂唤发出生机与活力。
  4.重视合作交流活动。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是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教学时以同桌或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在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多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空间,充分满足学生的活动欲望,使学生在合作中学到知识,在交流中解决问题,找到方法。
  5.重视评价活动。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评价活动是重要的一环,它是对知识、对问题的反馈。首先教师要用反馈评价影响带动学生的自我反馈和评价。教师的反馈要全面、具体、民主,评价要公正、合理、具有激励性,使学生知道从哪些方面和以什么样的标准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其次要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培养反思能力。如“你觉得这节课学得怎样?”“你觉得自己的解法正确吗?”“你选用的方法最好吗?”引导学生从比较中全面评价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最后要开展互评,使学生既学会评价自己,又学会评价别人,发挥评价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四、让学生在生活的空间中学习数学,让学生运用知识实践化
  
  在学生自主学习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让学生在生活的空间中学习,在实践中感知,学会从生活中解决问题。如:教学得数是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时,放手让学生去实践,通过自己涂一涂总结出加法和减法算式。当学生初步学会统计知识后,放手让他们去统计自己的身边的数量,如:春、夏、秋、冬的衣服各几件,裤子各几条、鞋子各几双。还有小书架上的书,家中的餐具,一个月的水、电、气的费用等。这样的教学安排,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去,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了解决问题,获得了一些数学的情感体验。
  总之,在新课程实验中,教师要带着新的理念,转变教学观念,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其他文献
摘要: 羁旅行役是宋词创作的主要题材之一。北宋词人柳永以其羁旅行役词的创作在后世享有盛名,尤其是代表作《八声甘州》更是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究其原因,与词人真实深刻地情感表达是分不开的。本文从情感表达的角度出发,多层次分析了柳永《八声甘州》的情感内涵。  关键词: 宋词 柳永 八声甘州 情感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
期刊
摘要: 在《老人与海》这部作品中,海明威将自己一生努力追求“不在乎结果,只求经历过”的这一人生观赋予了桑提亚哥,塑造了一个失败了仍旧努力,人生就是拼搏,以极大的勇气面对危险、死亡的“硬汉子”形象——老渔夫桑提亚哥。海明威与桑提亚哥一生信奉的就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关键词: 《老人与海》硬汉子 拼搏    桑提亚哥是作家本人精心创作,并且在一
期刊
摘要: 萨义德的《东方学》是后殖民主义研究的一部巨作。通过结合葛兰西的马克思主义和福柯的话语理论,萨义德展示了东方学下对东方文化否定和误读,为重新解读相关文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关键词: 萨义德《东方学》话语    1.引言  萨义德的《东方学》出版于1978年,是其学术生涯的一部力作。这部书对于其他学科,譬如文学研究、历史研究、人类学、社会学及宗教研究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东方学》的出
期刊
摘要: 马尔库塞在他思想理论发展的最后阶段,把弗洛伊德压抑性文明论与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论相结合,提出一种乌托邦式的非压抑性文明论。本文主要从马尔库塞对性欲转变为爱欲的期待,对现代工业文明压抑人类爱欲的批判,以及对非压抑性文明社会的构想进行了一些剖析和评论。  关键词: 马尔库塞 非压抑性文明 爱欲解放 乌托邦    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左翼代表人物,这位充满理想精神的社会批判理论家在他思想理
期刊
江苏2008年高考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因为这是江苏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的第一次高考,也即全面采用苏教版教材以后的第一次高考,它应是一届“过渡”的高考,它的命题取向对今后江苏省的教学和高考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从《考试说明》上看,语文学科08高考相比较于07高考的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命题指导思想有了很大不同。08语文卷的命题指导思想显然遵从了新课改和新课标的要求,如果说07高考還有“教学大纲”时代的痕迹
期刊
摘要: 中国古代词坛上,李煜不愧是写月的能手高手好手妙手,他能于写月而高于别人写月,恰到好处地写月,妙趣横生地写月。读者吟咏着、咀嚼着,觉得月亮已融入了李煜的词魂,李煜的词魂化作了月亮,月亮与李煜合为一体了。李煜的词是清新、婉约,是凄苦,更是悲愤,是郁结,更是沉重。月亮则成了他抒发徘恻情感的载体。  关键词: 李煜 月亮 清新婉约 悲愤郁结 情感载体    在中国古代诗词的苍穹中,李煜无疑是一颗硕
期刊
摘要: 隐性辍学学生的基本表现形式就是厌学和“缺学”。厌学是学生隐性辍学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种种原因作用于学生,然后通过学生自身形成厌学心理,再外化为厌学行为的隐性辍学。厌学心理是不同心理因素的共同心理情绪反应,在它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不同心理因素。厌学行为是厌学心理的外化行为方式,不同的厌学心理因素往往以相同的厌学行为方式表现出来,而且同一种厌学行为也往往以多种厌学心理因素共同促成。“缺学”是学生
期刊
摘要: 本文对2008年的一道高考物理压轴题的答案是否唯一提出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以供同行参考;同时也期望命题专家在命题过程中能再三斟酌,避免类似问题的重现。  关键词:高考物理 答案 商榷    笔者研究200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后发现,试卷第25(22分)题所给的第(2)问和第(3)问答案解答不完善。  【试题】如图所示,在坐标系xoy中,过原点的直线OC
期刊
摘要: CET-4采用新題型以后,学生对短文听写部分的答题情况并不理想。要想在短文听写部分得高分,必须提高学生的听写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听写能力,兼顾应试技巧的传授。  关键词: CET-4 能力培养 应试技巧    在CET-4采用新题型以后,听力总体的百分比从原来的20%提高到35%,其中短文听写由原来的可选题型变成常规题型。短文听写由两部分组成:听写填空(Spot
期刊
摘要: 依据Blended Learning新型教学理念,本文提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获取更佳的教学效果,应整合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各自的优势,通过“课前、课堂、课后”三阶段的教学,主要是课内教学的动态配置实现不同教学模式优劣势的互补,最终形成一种动态式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关键词: Blended Learning理念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研究    近年来,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