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在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有了空前的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预习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有效方法,通过预习,学生可以了解学习内容的重难点,并进行有的放矢的学习。因此,对学生进行预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英语预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自主学习 初中英语教学 预习策略
【中圖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09-01
预习过程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策略,教师应该引导初中生进行良好的预习,对英语课堂的教学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使学生能更加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文就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预习策略的应用进行几点研究。
一、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的预习意识
初中英语(仁爱版)教材涉及的面很广,知识背景和话题也非常的丰富,包括一些有关环保、科技、体育、健康、音乐等方方面面,教师应善于把握学生的兴趣导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起初中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把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等丰富的知识植入到学生预习的环节当中,实现预习和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所以初中英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从而善于发掘一些能代表主流文化的预习内容,使得学生对预习的内容更加感兴趣,同时也能潜移默化的建立起初中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预习意识,从而使其在课堂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二、预习指导的具体操作环节, 提高学生英语自学能力
1.预习的设计。预习的设计是基于“任务型”教学的原理,以确保预习活动持续、有序地展开。预习内容的设计因单元的学习目标和内容的不同以及各种课型而异,主要包括:①运用音標分析单词的读音规则或字母组合,帮助学生有效准确地记忆单词的音与形;②听录音或重点朗读某个段落,注意语音语调,为课上的听说活动做好准备;③查找课文中词语的固定搭配、重点句型等,从而学习英语的语句结构与习惯用法;④阅读全文,查找出有关信息,以提高快速阅读能力;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以提高概括能力;⑤重点阅读某个或某几个段落,理解作者意图,以提高阅读的理解能力;⑥提出若干问题,让学生在课文中或课后练习中找出答案,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⑦根据课文的话题查阅有关资料,以加深对该话题的理解或扩展该话题的知识面。⑧写下预习中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2.预习的指导。因为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是高效课堂的基础,学生预习质量是“重中之重”。决定预习质量的因素不外乎对两个方面。其一,教者必须在高屋建瓴的态势下,在胸怀全面的视野里把握教材的所以知识点,然后有机地、合理地分配到每堂课中给学生设计出预习的内容。其二,根据不同的预习内容,对学生进行有层次有梯度的预习方法的指导。在预习方法的指导上,没有时空的限制。比如,有时在课堂上,有时在课后。在方法的指导上,没有“好”“坏”的区别。可以是个人预习,可以是双人互动,可以是小组合作等等。
3.预习的监控。预习的监控是对预习效果的检查和预习方法的再调整。(1)课前记录:老师及时收集批改每位学生的预习单,了解预习效果。(2)小组展示:授课开始时,先让学生在组内介绍个人的预习成果,然后将成果汇总,选派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或者通过某一活动形式展示小组成员的预习情况。教师对小组展示情况进行评价,从而对预习起到检查督促的作用。(3)活动验证: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多种活动的实施才能确保教与学的质量。如果学生能按要求完成预习任务,上课时就能有效地接受授课内容,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授课过程中,笔者根据预习内容的设计组织各种教学活动来验证预习的质量,并且用不同符号标记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情况。
三、指导阅读技巧,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教师可以借鉴语文阅读教学的做法,在英语课文预习中,指导学生采用读、划结合的方法。常见的方法有:1. 初读课文,迅速浏览,了解文章大意。2. 扫清文字障碍,主要是指新出现的单词和短语。3. 寻找关键词。教师应告诉学生在阅读时要设法辨认关键词,把注意力集中在能帮助了解全文中心的词语和句子上。如文章的题目、段落小标题、划线词或斜体词等。4. 注意段落结构。学生开始阅读时,应先浏览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因为第一段往往是全文中心思想的表示,为问题的讨论和阐述作引导;最后一段往往是全文的概括和结论。同时还需要注意每个段落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它们往往是段落的主题思想和中心大意,即所谓的“主题句”。5. 通读全文,学生根据预习作业的要求进行寻读,从总体上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通过预习,培养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6. 难句的理解。阅读时如遇到复杂的长句,学生不要感到束手无策,要先找出句子的主干,再分析其附加成分,通过分析句子也就不难理解了。教师应该尽量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反复推敲,尽力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态度,从多方面领悟其中的含义,有时还可以借助常识加以分析推理。
四、注重英语朗读预习,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正确的英语语音,顺畅自然的英语语调,可让学生体会到英语所蕴含的韵律之美,从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而若要实现上述目标,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需要注重朗读,并指导学生强化朗读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语音与语感,让学生感受朗读的乐趣,会说更标准的英语,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学习信心。同样,通过朗读,可帮助学生积累更为丰富的英语词汇与优美语句,逐步提高学生英语的语感,培养学生的语言想象力与思维能力,并为英语听力、阅读、写作做好铺垫,逐步提高学生口语与听力能力,正所谓“看百遍不如读十遍,读十遍不如说一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借助课前预习环节引导学生注重朗读,注重模仿,学会听,试着开口说英语,从而帮助学生将所学语言知识内化为表达技能。在初中英语课前预习指导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跟读录音,逐步完善自己的语音语调:首先,静听录音,以熟练篇章语调语音。在第二遍训练时,可分段听音,然后跟读课文录音,模仿朗读,用笔标记升调、降调、连读、重读或轻读之处。在第三遍的时候,则不听录音,而是有感情地自主朗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又或者不看课本而听音跟读。经过如此听音与跟读,可让学生说出更准确、更流畅的语调、语音,促进学生英语语感的提高,强化模仿意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抓住课程内容的热点,增强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
教师合理地布置预习任务,能大大的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和质量。英语作为和世界接轨的重要语言工具和载体,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会涉及到非常多且广泛的热门话题以及一些社会极为关注的焦点内容,所以教师应该实时的关注社会的动态,并要使其和教学相结合,与一些教材内容和单元进行挂钩,尤其在布置预习任务的时候,应加强反映出这一特点,考虑到学科的综合性,寻找两者的结合点,鼓励学生在预习英语课程的过程中,对学习内容有着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的分析和认识,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也能满足新课标的主要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養学生具有开放性、共通性、包容性的学习理念。比如在布置“How was your weekend?”一单元的预习任务时,可以让学生回想一下每个周末都是和谁过的,一般有什么活动等,例如本周末刚好是中秋节,政府部门组织许多活动且有每年受到市民喜欢的花车巡游,要求同学们去观看或参与活动等,然后让学生用英文把周末发生的事情表述出来,既能与教学内容相符合,达到预习的效果,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
六、强化预习反馈,发扬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预习反馈可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教师应对学生理解掌握很透彻的内容少讲或不讲,把学生预习中困难较大的内容作为教学重点,点拨学生深入读书,细心体会,这样课堂教学就会有的放矢,实效性更强,课堂教学效率也会提高。因此,对于学生的自主预习,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及时检查、评价,注重发扬学生预习的积极性、思考的主动性。例如,教师可以在批改学生预习作业时记录其中错误率较高的题目,以便在课堂上反复强调,举一反三;也可以在教授新知识之前,当堂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对表现较好的学生及时进行表扬,对表现不理想的学生及时进行鼓励,并给予适当指导。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重课前预习,指导学生预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与能力,为课堂有效教学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严慧琳.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英语的必要条件[N] 学英语(仁爱版)2002-04-05
[2]慕雪芹. 加强听力训练提高学生素质[N]学英语(仁爱版)2004-06-02
[3]Somewhere the sun is shining (by Jessia M. Raymond). [J] 瘋狂英语(中学版)2010(2)
[4]曾见应.初中英语有效预习策略的探究[J].科教导刊,2011(9)
[5]王建新.新课标理念下初中英语预习策略[J].新课程(教师版),2011(3)
【关键词】自主学习 初中英语教学 预习策略
【中圖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09-01
预习过程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策略,教师应该引导初中生进行良好的预习,对英语课堂的教学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使学生能更加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文就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预习策略的应用进行几点研究。
一、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的预习意识
初中英语(仁爱版)教材涉及的面很广,知识背景和话题也非常的丰富,包括一些有关环保、科技、体育、健康、音乐等方方面面,教师应善于把握学生的兴趣导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起初中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把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等丰富的知识植入到学生预习的环节当中,实现预习和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所以初中英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从而善于发掘一些能代表主流文化的预习内容,使得学生对预习的内容更加感兴趣,同时也能潜移默化的建立起初中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预习意识,从而使其在课堂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二、预习指导的具体操作环节, 提高学生英语自学能力
1.预习的设计。预习的设计是基于“任务型”教学的原理,以确保预习活动持续、有序地展开。预习内容的设计因单元的学习目标和内容的不同以及各种课型而异,主要包括:①运用音標分析单词的读音规则或字母组合,帮助学生有效准确地记忆单词的音与形;②听录音或重点朗读某个段落,注意语音语调,为课上的听说活动做好准备;③查找课文中词语的固定搭配、重点句型等,从而学习英语的语句结构与习惯用法;④阅读全文,查找出有关信息,以提高快速阅读能力;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以提高概括能力;⑤重点阅读某个或某几个段落,理解作者意图,以提高阅读的理解能力;⑥提出若干问题,让学生在课文中或课后练习中找出答案,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⑦根据课文的话题查阅有关资料,以加深对该话题的理解或扩展该话题的知识面。⑧写下预习中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2.预习的指导。因为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是高效课堂的基础,学生预习质量是“重中之重”。决定预习质量的因素不外乎对两个方面。其一,教者必须在高屋建瓴的态势下,在胸怀全面的视野里把握教材的所以知识点,然后有机地、合理地分配到每堂课中给学生设计出预习的内容。其二,根据不同的预习内容,对学生进行有层次有梯度的预习方法的指导。在预习方法的指导上,没有时空的限制。比如,有时在课堂上,有时在课后。在方法的指导上,没有“好”“坏”的区别。可以是个人预习,可以是双人互动,可以是小组合作等等。
3.预习的监控。预习的监控是对预习效果的检查和预习方法的再调整。(1)课前记录:老师及时收集批改每位学生的预习单,了解预习效果。(2)小组展示:授课开始时,先让学生在组内介绍个人的预习成果,然后将成果汇总,选派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或者通过某一活动形式展示小组成员的预习情况。教师对小组展示情况进行评价,从而对预习起到检查督促的作用。(3)活动验证: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多种活动的实施才能确保教与学的质量。如果学生能按要求完成预习任务,上课时就能有效地接受授课内容,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授课过程中,笔者根据预习内容的设计组织各种教学活动来验证预习的质量,并且用不同符号标记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情况。
三、指导阅读技巧,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教师可以借鉴语文阅读教学的做法,在英语课文预习中,指导学生采用读、划结合的方法。常见的方法有:1. 初读课文,迅速浏览,了解文章大意。2. 扫清文字障碍,主要是指新出现的单词和短语。3. 寻找关键词。教师应告诉学生在阅读时要设法辨认关键词,把注意力集中在能帮助了解全文中心的词语和句子上。如文章的题目、段落小标题、划线词或斜体词等。4. 注意段落结构。学生开始阅读时,应先浏览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因为第一段往往是全文中心思想的表示,为问题的讨论和阐述作引导;最后一段往往是全文的概括和结论。同时还需要注意每个段落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它们往往是段落的主题思想和中心大意,即所谓的“主题句”。5. 通读全文,学生根据预习作业的要求进行寻读,从总体上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通过预习,培养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6. 难句的理解。阅读时如遇到复杂的长句,学生不要感到束手无策,要先找出句子的主干,再分析其附加成分,通过分析句子也就不难理解了。教师应该尽量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反复推敲,尽力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态度,从多方面领悟其中的含义,有时还可以借助常识加以分析推理。
四、注重英语朗读预习,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正确的英语语音,顺畅自然的英语语调,可让学生体会到英语所蕴含的韵律之美,从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而若要实现上述目标,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需要注重朗读,并指导学生强化朗读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语音与语感,让学生感受朗读的乐趣,会说更标准的英语,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学习信心。同样,通过朗读,可帮助学生积累更为丰富的英语词汇与优美语句,逐步提高学生英语的语感,培养学生的语言想象力与思维能力,并为英语听力、阅读、写作做好铺垫,逐步提高学生口语与听力能力,正所谓“看百遍不如读十遍,读十遍不如说一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借助课前预习环节引导学生注重朗读,注重模仿,学会听,试着开口说英语,从而帮助学生将所学语言知识内化为表达技能。在初中英语课前预习指导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跟读录音,逐步完善自己的语音语调:首先,静听录音,以熟练篇章语调语音。在第二遍训练时,可分段听音,然后跟读课文录音,模仿朗读,用笔标记升调、降调、连读、重读或轻读之处。在第三遍的时候,则不听录音,而是有感情地自主朗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又或者不看课本而听音跟读。经过如此听音与跟读,可让学生说出更准确、更流畅的语调、语音,促进学生英语语感的提高,强化模仿意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抓住课程内容的热点,增强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
教师合理地布置预习任务,能大大的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和质量。英语作为和世界接轨的重要语言工具和载体,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会涉及到非常多且广泛的热门话题以及一些社会极为关注的焦点内容,所以教师应该实时的关注社会的动态,并要使其和教学相结合,与一些教材内容和单元进行挂钩,尤其在布置预习任务的时候,应加强反映出这一特点,考虑到学科的综合性,寻找两者的结合点,鼓励学生在预习英语课程的过程中,对学习内容有着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的分析和认识,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也能满足新课标的主要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養学生具有开放性、共通性、包容性的学习理念。比如在布置“How was your weekend?”一单元的预习任务时,可以让学生回想一下每个周末都是和谁过的,一般有什么活动等,例如本周末刚好是中秋节,政府部门组织许多活动且有每年受到市民喜欢的花车巡游,要求同学们去观看或参与活动等,然后让学生用英文把周末发生的事情表述出来,既能与教学内容相符合,达到预习的效果,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
六、强化预习反馈,发扬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预习反馈可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教师应对学生理解掌握很透彻的内容少讲或不讲,把学生预习中困难较大的内容作为教学重点,点拨学生深入读书,细心体会,这样课堂教学就会有的放矢,实效性更强,课堂教学效率也会提高。因此,对于学生的自主预习,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及时检查、评价,注重发扬学生预习的积极性、思考的主动性。例如,教师可以在批改学生预习作业时记录其中错误率较高的题目,以便在课堂上反复强调,举一反三;也可以在教授新知识之前,当堂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对表现较好的学生及时进行表扬,对表现不理想的学生及时进行鼓励,并给予适当指导。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重课前预习,指导学生预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与能力,为课堂有效教学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严慧琳.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英语的必要条件[N] 学英语(仁爱版)2002-04-05
[2]慕雪芹. 加强听力训练提高学生素质[N]学英语(仁爱版)2004-06-02
[3]Somewhere the sun is shining (by Jessia M. Raymond). [J] 瘋狂英语(中学版)2010(2)
[4]曾见应.初中英语有效预习策略的探究[J].科教导刊,2011(9)
[5]王建新.新课标理念下初中英语预习策略[J].新课程(教师版),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