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在食管裂孔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中国CT和MRI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lif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提高对食管裂孔疝(EHH)的临床认识并探讨CT对EH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5年4月经上消化道造影、胃镜等证实的20例EHH的CT影像特征。结果本组20例患者中见18例疝囊及疝内容物位于脊柱左前方,2例位于脊柱前方或右侧。其中,20例清晰显示膈上疝囊及"胸腔胃黏膜征",显示疝入胸腔之胃体呈"束腰状"改变者14例,疝囊形态呈现"电缆线征"者2例,口服造影剂的6例患者及行CT增强扫描的8例患者CT图像显示经食管裂孔延续于膈下胃腔的黏膜皱襞,并与膈下胃壁呈均匀一致性强化;3例患者亦可见部分大网膜疝入胸腔,13例CT轴位及MPR图像显示食管裂孔的膈肌脚间距增大。结论 EHH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螺旋CT可以清晰显示EHH的多种征象,对确诊不同类型的EHH及其与相关疾病的鉴别有重要价值,可作为上消化道造影或胃镜检查较好的补充检查方法,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通过对涂覆型吸波材料(吸波剂)的吸波性能评价方式入手,从材料的设计原理分析,分别对现有的几种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并且分析了其吸波机理,在此基础上为新型
目的:分析X射线胃肠道造影检查对食管裂孔疝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食管裂孔疝患者,共5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对X射线胃肠道造影检查食管裂孔疝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评估。方法 52例食管裂孔疝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6例。分别采用X射线胃肠道造影和常规胃镜技术诊断,并对
随着电气自动化的提高,控制设备的可靠性问题就变得非常突出。结合实际,针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进行了探讨。
目的 研究探讨介入栓塞治疗经皮肾镜微创取石术后继发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3月-2012年3月间经介入治疗的经皮肾镜微创取石术后继发大出血的32例患者的相
环境承载力本质上是环境系统组成与结构特征的综合反映,超载率是指环境质量现状超过该区域环境承载量阈值的百分比。应用该种方法进行环境承载力评价,可以从评价结果清晰地看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访谈法,对近几十年排球发球技术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跳发技术成为发球的主流,并深入研究分析其成为主流原因,为我国以后排球技术的
无领导小组讨论既是一种有效的人才测评工具,同时也是一种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入剖析和探究的教学方式。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学生对问题的探究程度是该教学模式能否取得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