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卫生应急能力建设现状探析

来源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lei205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从医疗卫生机构层面,了解天津市卫生应急能力建设现状,提出发展方向和目标。

方法

向天津市89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和19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放《卫生应急能力调查表》108份,问卷内容涉及机构单位基本信息、人员结构、应急准备、检测预警、应急响应和总结评估等情况。对数据进行描述性与相关性分析。

结果

天津市卫生应急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各项应急机制逐步健全,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和处置能力提升,应急队伍素质提高。但卫生应急专业性和独立性尚待加强,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功能还需完善,区县实验室检测能力不足,卫生应急社会参与度不高。

结论

应着重顶层设计,加强卫生应急组织管理和预案体系建设,不断强化应急队伍及其能力建设,探索建立基层卫生应急长效机制。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技术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性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普通外科超声介入室对23例临床怀疑PICC相关性血栓但常规超声不能确诊的患者行CEUS检查,比较常规超声和CEUS两种检查方法的血栓检出情况,总结分析CEUS的诊断价值。结果CEUS在腋静脉和肱静脉处的血栓检出例数多于常规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
目的评估应用台上体外改造覆膜支架行开窗胸主动脉修复术治疗伴有不良锚定区的急性Stanford B型夹层的早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按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管外科20例伴有不良锚定区的急性Stanford B型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台上体外开窗技术的应用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并观察早期治疗结果。结果本组20例患者中,男性16例(80%),中位年龄5
目的探讨单纯抗凝治疗对比置管溶栓(CDT)联合抗凝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IFVT)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6年7月我科收治的急性IFVT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单纯抗凝组(A组,34例)、CDT+抗凝组(B组,41例)。对比两组治疗后血管通畅情况、Villalta评分和CIVIQ-2评分。结果共纳入病例90例,75例获得随访,A组平均随访(24.74±18.97)个月,B组
期刊
介绍了澳大利亚病例临床诊治复杂程度模型(PCCL)和病例临床复杂性模型(ECC),比较了ECC模型与PCCL模型的不同,并以ECC模型代替PCCL模型应用于测定疾病复杂程度,为我国本土化方案设计提供借鉴意义。
期刊
期刊
介绍了新疆地区医联体运行的主要模式及其架构,指出通过医院集团模式、协作发展模式、重点帮扶模式、三级医疗一体模式及其他业态模式五大方式,新疆医联体借助远程医学,从学科帮扶、基层人才培养、新技术及新业务传播、医疗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入手,在区域医疗协作、卫生惠民、医疗资源共享等方面已显现成效。
目的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公立医院财政投入机制,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政策引导作用及使用效率。方法通过文献评阅、专家咨询论证等研究方法,建立了公立医院财政基本补助投入模型,并根据上海市宝山区4家公立医院的历史运行数据,测算了具体的补助标准。结果公立医院财政基本补助应根据核定床位数、门急诊量、住院床日、手术人次、重点服务项目以及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确定。上海市宝山区每核定床位、每门急诊人次、每住院床日、每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