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戳痛你的是现实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wei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京报刊文说,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之所以圈粉无数,根本还在于,它的写实,戳疼了这个社会的痛点。“达康唯饭”“育良唯饭”“陈海猴子CP”……面对年轻人的“剧评”,有些人是不是感觉看不懂了?眼下,很少有严肃的政治类题材、主旋律电视剧,能像《人民的名义》这样,被小年轻们喜欢。对这些新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00后来说,他们更多接触的是经济环境、文化环境,而非政治环境。当政治题材的影视剧开始生活化,甚至可以被“娱乐化”后,他们自然欣喜。以至于,有人从这部剧中看出了现代政治语境下的“宫斗剧”成分,开始研究腹黑的育良书记、钻营的祁厅长、傲慢的达康书记;也有网友则把它当成了偶像劇,赞美侯亮平的颜值、祁同伟的睫毛、沙瑞金的男人味儿。
  当然,一帮老戏骨精湛的演技,更是圈了一票“演技派”粉众。这种演技爆发,也令很多观众从“小鲜肉霸屏”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但这些,都不是主流粉。《人民的名义》之所以圈粉无数,根本还在于,它的写实,戳疼了这个社会的痛点。
  或许正是由于周梅森的取材,多来源于真实资料和线下感知,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另一面。比如,剧中的陈岩石曾是汉东检察院的常务副检察长,他的儿子则是该检察院的反贪局局长;高育良是汉东省政法委书记,他的学生祁同伟则是汉东省公安厅长;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的老婆,则是商业银行副行长;而李达康自己,也是前任省委书记赵立春的秘书……这类“关系”,在剧中数不胜数。唯一草根出身的祁同伟,坐上省公安厅一把手的高位,也多少得益于与高育良的一层“师生”关系。
  无意间,编剧给我们展现了一种既让人心凉又让人触动的社会现实:无处不在、彼此勾连的“关系”,构成了电视剧的故事线;又何尝不是这种“关系”,构成了某种社会现实、某些地方的官场生态?
  从举着火把、打着条幅、喊着口号的工人,到脚踩“黑白两道”的拆迁队,从拼命加班的基层公务员到省、市领导……我们每个人似乎都能从这部剧中看到自己或者身边人的影子,电视剧里有现实人生的清晰位置。别去找什么原型,我们自己何尝不是剧中人物的原型?
  《人民的名义》只不过是一种腐败问题的呈现方式,是对腐败行为的一种态度宣示,重申了本就该明确的三观。最关键的,还是要有制度建设。比如,一切照规定和规矩来办事的检察院,为什么偏偏放走了丁义珍?电视剧将这个问题展现出来了,线下的人,该反思。
  《人民的名义》暂时满足甚至超出了我们的“尺度期许”,但每一位观众心中,对公职人员还有一种“陈岩石期许”。而重要的是,我们的为政者,要满足公众的“制度期许”。这些期待,才是“观众在粉什么”的“粉底”。
其他文献
纵观当下的文艺批評,与“褒优贬劣,激浊扬清”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一些批评家所缺失的并不是专业素养,而是一种精神,一种批评家所特有的批判精神。没有饱含批评精神的文艺批评,充其量只能是处于“亚健康”的学术价值低下的批评文本。  英国文学理论家艾·阿·瑞恰兹指出:“一位优秀的批评家要具备三个条件。他必须是个善于体验的行家,没有怪癖,心态要和他所评判的艺术作品息息相通。其次,他必须能够着眼于不太表面的特
期刊
第一次见到大同先生的水墨作品,那种迹简意淡而自由萧散的气息如同惊鸿一瞥,让人不忘。意笔人物、山水树木与留白处如同几个大空间的纵横叠加,以虚驭实,无画处皆成妙境,既简约现代又饶有古意。其签名亦错落别致,呈迎风飘落或排云直上之势。  大同先生是位不世出的画家,更是眼光独到的资深设计师,还是一位颇有哲学思辨的美术史论家。他话语不多,神情静寞,即便在人群之中,也像默然独对。但触及兴趣点,便能纵意所如,旁伸
期刊
编者按:  本刊去年第四期和第十二期在显著位置、以较大篇幅刊发了“海派滑稽路在何方”系列报道,回顾上海滑稽昨天的辉煌,聚焦今天的问题,探讨明天的路向。如此“浓墨重彩”的“密集关注”,意在唤起圈内圈外对重新擦亮“上海滑稽”这块“金字招牌”的关切和信心。但也怕“皇帝勿急急太监”,粉丝群、媒体人、理论界的“焦急”与“叨念”,能否触动从业者的神经?以致最终催生出优秀作品?这是所有热爱滑稽艺术的人都关心的—
期刊
翻译的核心问题是原文问题。是否忠实与原文,或者说,译文与原文之间当建立起一种怎样的关系,决定了译文的属性和品质,也决定了译文的价值。作为次生性的文本,译文总是在以不同的方式跟原文打交道,接近它或是偏离它,乃至背叛它。然而,无论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译文总是如此这般地与原文相关联。  在这里讲“通往原文之途”,好像是我要说有一条途径能够通往一个被称之为“原文”的地方。可是,我要说的与其说是“能够”通
期刊
在这个人人离不开手机、须臾不能断网的“全民微时代”,不仅“打字”早已取代了“写字”,甚至“十指”(键盘输入)地位也正在被“拇指”(手机输入)悄悄取代。在电脑和手机普及的今天,连硬笔“书写”的用武之地都日渐狭窄,以“笔墨纸砚”为代表的书法艺术是否会随着实用功能的弱化而失去存在的价值呢?  最近,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用一连串喜人的数字回答了这个问题——书法艺术不仅没有遇冷,反而正在升温;需要写字的机会少了
期刊
尚长荣(京剧表演艺术家):今天真是高朋满座,蓬荜生辉。咱们都知道梨园界经常说,千旦百生净难求,到丑行这是个奇缺。丑行难,甚至边缘化,武丑似乎还有15分钟的展现,15分钟还能得奖,文丑更难,前几名的奖很难。可是一个京剧团如果没有四五个丑行,甚至五六个,开不开戏。今天在这么一个大好时期,对于脱颖而出的青年人才、青年精英给予艺术上的研究,艺术上的引领和指导,这个不仅是对庆谷他个人,而且是对我们丑行,对京
期刊
随中福会儿童剧团赴京演出  那是1952年度的金色秋天,我随同中国福利会儿童剧团的小演员们,在任德耀团长率领下,应中央文化部沈雁冰部长的邀请,乘特快列车,到首都去参加新中国成立三周年国庆,并向毛泽东、宋庆龄副主席作汇报演出。回想当年的情景,仍使我激动不已,并感到十分光荣与幸福。  我们一节硬卧车厢里是一群活泼的小演员,别看这一群叽叽喳喳、嘻嘻哈哈的小麻雀,他们在宋庆龄1947年春天创办的儿童剧团里
期刊
老书记死了。  追悼会上照例是读悼词:优秀的共产党员,优秀的党的政治工作者等等;家属代表发言:感谢党感谢领导等等。  遗照上的老书记憨厚地微笑着。  我一生有过许多顶头上司,而老书记对我的领导是时间最长也是最直接的一个。  以我看来,他的“政治思想工作”起码有一半是对着我做的,老是“舒巧,你要深刻检查自己的资产阶级思想,努力改造自己”“舒巧,你要老实交待,竹筒倒豆子,在灵魂深处爆发革命”。  总是
期刊
本期“文化热点”由两篇文章组成,聚焦“上海闲话”与“上海味道”。这源于某种程度的“上海话热”:日前播映的沪语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在沪语背景观众群中口碑爆棚,紧接其后的《上海王》也是充斥着大量沪语,满屏浓郁的上海味道。事有凑巧,近日在文艺会堂召开的沪语文化教育联盟校长论坛的主题也是:“学语言,从爱曲艺开始”——热议的是,如何通过方言为主的曲艺形式,从娃娃抓起,改变“上海小囡不会说上海话”的尴尬现状
期刊
按时下文化“高原”和“高峰”的说法,桑弧导演就属于“高峰”,他在中国电影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堪称影坛翘楚。近些年,影院里流行起3D电影,其实早在55年前就有了,1962年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国内第一部3D立体电影《魔术师的奇遇》,该片导演就是桑弧。不仅于此,他还拍摄了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祝福》,回顾他的一生,共创作了30多部作品,包括故事片、戏曲艺术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