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学生“就业难”现象的主观因素分析

来源 :科协论坛·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ig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独立学院学生“就业难”现象的成因是复杂的,既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也有主观方面的因素。通过分析独立学院未就业应届毕业生的几种情况,剖析独立学院学生“就业难”的主观原因,主要是大学生自身在思想观念和素质上与社会的需求存在偏差,不能适应新的就业形势。
  关键词:独立学院 就业难 主观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3-169-02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新生力量,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大环境下,独立学院学生更是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独立学院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已成为其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也是独立学院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本文通过分析独立学院未就业应届毕业生的情况,剖析独立学院学生“就业难”的主观原因,旨在为独立学院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供依据。
  1 独立学院未就业应届毕业生的情况
  1.1 “考研”族
  这一类学生将考研当成唯一出路,其它就业途径都暂时不作考虑。其中大部分学生是为了改变独立学院三本的身份,认为拿着“某某学院”字样的毕业证书去找工作总会觉得矮人一等,所以独立学院在其眼里就是个过渡,绝不是终点,上学出发点就是考研。不少人戏称独立学院就是考研基地,很多家长在给小孩填报高考志愿时就是比较哪个独立学院的考研率高。而小部分学生则是留恋校园生活,对社会感到恐慌,以考研的方式来逃避就业。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对2011级新生的调查发现,新生对毕业去向的选择以考研继续深造为主,93.6%的新生同学表示毕业后将选择考研继续深造;对大三学生的调查显示,仍有44%的同学选择继续考研;而大四正努力备考研究生的学生占37%。而考研者中80%以上会在考试失利后选择继续备考一年,这些学生在未就业毕业生中占有较高的比例。
  1.2 “考霸”族
  这一类学生一心想进机关、事业单位,只钟情于各类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的招考。他们将上大学、受教育作为找到工作的阶梯,甚至是改变自身命运、提升家族地位的筹码。这种对于“知识改变命运”的狭隘理解使得很多学生和家长都认为读了大学,就理应成为国家干部、理应享受优厚待遇。在就业范围的选择上仍抱着老观念,求稳定、求保险,认为就业就是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而认为到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非国有单位就业不稳定、不可靠、不保险。调查显示,湖南农业大学独立学院2011届毕业生在对工作岗位的选择上,政府部门占29.3%,国有企业占28.5%,事业单位占10.9%;2012届毕业生有37%选择报考公务员。而在被称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公务员考试面前,能够一次通过者少之又少,于是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考了一年再考第二年,连续考一两年后才会考虑寻找其他的工作。这是独立学院未就业应届毕业生的又一组成部分。
  1.3 “面霸”族
  这一类学生活跃于各大招聘会和面试现场,有的是手抓一叠录用通知书却无法及时做出抉择,“猴子掰苞米”,最后一无所得;还有的是屡次面试失败者,他们往往失败在倾向选择与自己的素质能力有偏差的岗位。由于独立学院学生的家庭条件优越和上学期间付出的学费较高,他们在就业过程中更看重岗位地位和经济利益,主要着眼于管理、财务、人事等“白领”岗位,丰厚的经济收入和福利待遇,不愿意从事销售、服务行业等基层岗位,不愿意“从零起步”。“面霸”族中一部分是在校期间学习成绩好、工作能力强、获得过较多荣誉的学生,他们容易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过高估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期望值过高,脱离实际,眼高手低。另外一部分学生总抱有“我不能比别人差”的念头,在择业中总把“比别人强”作为标准,不从实际出发,导致错失就业良机。调查显示,“你在选择未来职业考虑最多的因素”选项中,86.4%的人最关心经济收入,70.24%的人最关心权力、地位升迁机会,65.88%的人希望工作舒适、地点好,61.39%的人关心专业对口、有出国机会。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2011届毕业生中74.7%选择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省内大城市就业,而2012届毕业生的比例达到了77%。
  1.4 “宅寝”族
  这一类学生整天呆在寝室轻松玩乐,不愿意参加招聘会和面试,消极就业。这其中小部分是留恋校园生活的轻松,认为工作后就没有这样逍遥自在的日子,必须抓住最后的校园时光好好享受一把,毕业后再出去找工作也来得及;而大部分是觉得校园招聘门槛高,自身条件差,在校园招聘中很难脱颖而出,还不如等拿到毕业证后再到社会上去摸爬滚打。他们往往对自己的知识与能力水平评价过低,对自己能力不够了解,缺乏自信心,在求职过程中过于拘谨,不能向用人单位充分展示自我,从而坐失良机,甚至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他人,不敢参与就业竞争。独立学院应届毕业生中的“宅男宅女”也占有一定比例。2 阻碍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的主观因素
  2.1 就业心理不成熟
  (1)心理准备不足,在遇到求职挫折和困境时选择消极的应对。具备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用人单位招聘人员的一个基本衡量标准,尤其在面试的环节,应聘学生在回答面试官的问题时唯唯诺诺、谈吐不清必然会导致面试的失败,而在面试时对答如流、谈吐大方,则会为成功面试增加砝码。
  (2)盲目焦虑心理。面临毕业的学生在面对就业问题上盲目焦虑,不能给自己一个正确、客观的评价,因此造成就业困难。浙江部分独立学院的2003-2006四个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了解或比较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个性、性格、择业能力的学生不到35%,43%的同学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里, 搞不清楚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第一位的问题是什么;42%的学生由于高额学费而存在对就业岗位的经济压力。盲目焦虑的心理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自负自大心理。成绩较好的毕业生群体,他们过高评价自己的情况,认为自己经过了四年的艰苦学习,已经掌握了很多的文化知识,因而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充分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缺乏对自我的客观分析,不是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择业,而是以比同学的工作好为标准。这样大学生本人就会造成焦虑、盲目心理,不知道什么样的工作适合自己,什么样的工作是理想的工作,因此迟迟不能签约,造成丧失更多良好的就业机会的后果。另一类是自卑怯弱心理,自信心不强的毕业生担心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心里总存着一份担忧。对未来要面对的工作和职业充满恐惧,恐怕失足,影响自己的终生,因此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一定焦虑,整天想着各种不必要的担心,造成就业难的状况。   (3)求稳求闲心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加之目前绝大部分的毕业生都是独生子女,一直以来都在家人的呵护下成长,没有吃过苦,所以在就业时都希望找一份既清闲、自在又轻松、稳定、薪水高、待遇好的工作。他们在择业中把注意力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将大城市、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作为首选,“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小县城一间房”,宁愿等待,也不愿去偏远地区工作,更不愿干艰苦的工作。
  (4)消极等待心理,依赖性过高。独立学院城镇学生比例较高,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相对富裕,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相对优越,缺乏对社会的深入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相对较小,就业依赖性更高。在就业过程中,他们自我就业观念不强,不愿付诸艰辛,不愿承担责任,过分依赖父母、亲朋或学校, 往往认为依靠父母亲朋的关系,就可以获得丰富的就业信息,这也导致了他们在校学习期间缺乏危机意识,不能积极主动搜寻有效就业信息,难以把握推销自我的机遇。南华大学船山学院对大三学生进行就业意识调查的结果显示:当前独立学院一半以上的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政策获取、就业知识能力准备、面试策划准备等方面的认知态度均处于被动状态,主动意识欠缺,危机感不强,主观意愿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错位和信息不对称现象。2.2 就业能力不足
  (1)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欠缺
  独立学院的学生与一本、二本的学生相比,由于其家庭经济基础好,从小受父母溺爱,缺乏自主生活和学习意识,独立生活能力和学习毅力较差,存在较多的不良习惯和爱好,自律性和自觉性差,在学习能力、学习韧性以及理想抱负方面存在着差距。进入大学后,他们对在三本院校学习的认同感或者专业的认同感普遍较低,多数同学在学习中缺乏目标性和计划性,忽视对自身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使得很多学生想学又学不好,导致其在毕业时处在理论知识没有普通高校本科生扎实,动手能力又没专科高职生熟练的尴尬境地。
  (2)实践能力不足
  实践能力主要是指毕业生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包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些企业单位为了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都愿意招聘一些就业之后能马上胜任工作的毕业生,而不是再次投入大量的经费对新的员工进行岗前培训;近几年国家公务员录用中也有部分职位要求报考者具备一定的基层工作经验。面对社会与市场的需求,实践能力的不足也成为应届毕业生就业的软肋。
  (3)社会适应能力弱
  社会适应能力是一种社会的生存能力,主要体现在社会的认知能力、客观的社会角色定位、实现社会角度的基本技能、某种或几种获取生存与发展的职业技能、社会交往的能力、自我完善与适应环境及其变化的能力等。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的时候,首要考虑的就是学生的适应能力。但目前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在校期间忽略了对自身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由于独立学院部分学生自身控制能力较差,每天除了课堂、就是食堂,有些学生更是沉溺于网络,做起了“宅男宅女”族,对校内、校外的各种活动都缺乏主动参与锻炼,在与人交往时往往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欠缺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对社会的了解更是知之甚少,社会的适应能力弱也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
  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工作关系百万学子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独立学院的生存和发展,关系社会的稳定。独立学院学生“就业难”现象的成因是复杂的,既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也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主要是大学生自身在思想观念和素质上与社会的需求存在偏差,不能适应新的就业形势。笔者将继续展开研究,探究独立学院如何针对学生的主观需求开展就业指导和育人工作,提高大学生就业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尚雪梅,詹丽.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分析与对策探讨[J].科技信息,2010,(17).
  [2] 郑彩莲.独立学院学生自我认知与择业就业关系的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2).
  [3] 罗筑华,陈熙,张天成.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意识的调查与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1(7).
其他文献
摘 要: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资源的管理工作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科技档案信息资源作为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高速公路管理中的作用日趋重要,特别是工程档案。简要论述了我国高速公路工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 工程档案管理 策略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3-1
随着MEMS产品的多样化和功能结构的复杂化,微机电系统已成为多个学科相互融合的系统,其功能的实现是多个能量域相互耦合、综合作用的结果,这样,系统级建模与仿真越来越依赖于器件级宏模型的准确性。针对强耦合、非线性的MEMS器件,如何有效实现在多能量域耦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取宏模型,完成系统级多信号仿真分析,成为当前MEMS设计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典型的MEMS器件,研究了三种不同适应条件下的半解析宏建
嵌入式共固化阻尼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功能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及高速列车等高科技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据此研究一种适合于这种高温工况的嵌入式共固化耐高温阻尼复
混凝土泵是混凝土施工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是其技术的关键。本文以某混凝土泵液压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 运用流变学深入分析
摘 要:专业教学资源库是以高等职业教育各专业为类别,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为支承的一种大容量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是以教学资源建设、自主学习平台建设和社会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的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内容之一。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专业教学资源库 开放性 共享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3-161-021
摘 要:管理在现代图书馆建设和功能发挥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现代图书馆管理中“人本”、“和谐”和“柔性”三个维度入手,探讨了现代图书馆管理中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 人本 和谐 柔性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3-163-02  现代图书馆的管理非常强调人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笔者结合多年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