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首诊颈部恶性肿块的诊断分析

来源 :口腔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17878213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颈部恶性肿块的诊断方法.方法对15例口腔科首诊的颈部恶性肿块的病例分析并加以讨论.结果本组颈部恶性肿块患者在术前均未能被确诊,且多为转移性,大多数可找到原发灶.结论颈部恶性肿块多为转移性,在临床上易被误诊,在诊断上应配合必要的辅助检查.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二种镀银法在牙本质不同矿化区域内的染色特点,及银粒子沉积部位的微细构造.方法牙齿脱矿后,采用切片镀银法及银离子导入镀银法,光镜观察后,同一标本再行透射电镜观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牙周炎的关系.方法通过放免法测定正常龈组织及牙周炎龈组织TNF-α含量,并分析其与GCF、PD及BI的关系.结果牙周炎组TNF-α含量显著高于正常
目的了解口腔黏膜良性增生、异常增生、鳞形细胞癌D17S695(17p13.3)位点杂合性丢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情况,为新的肿瘤抑制基因定位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许多患者在作口腔治疗时,常常有焦虑情绪,主要原因是害怕疼痛,而焦虑情绪常引起某些未能预料的问题,焦虑诱发癔病的发作,国内少有报告,现报告如下.
1病例报告患者,女,36岁.因"右下颌体部肿物3个月"于2001年12月8日收入院.查体温36.8℃,右下颌体部局限性隆起,约3 cm×3 cm×2 cm大小,触之似有囊性感,肿物固定,无压
目的探讨AgNOR计数、形态分型及PCNA蛋白表达在恶性成釉细胞瘤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及AgNOR染色检测17例恶性成釉细胞瘤组织中PCNA的表达及AgNOR计数和形态特征.
口底蜂窝织炎合并咽瘘者少见,现将我科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20岁,因酒后摔伤颌面部16 h,左面部裂伤,口底肿胀,影响进食、呼吸,于2002年2月26日入院.
目的探讨牙周病的保守治疗与术后保健的重要性.方法彻底的牙周洁刮治;钢丝结扎与光固化复合树脂联合夹板固定松动患牙;术后定期进行预防保健.结果本组80例中,治疗效果优者50
我科自1982年以来,对急性炎症期患牙有选择性地拔除268例,现作一临床分析.
目的从蛋白水平研究抑癌基因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酯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在黏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29例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