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孝经》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_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孝经》自战国中期成书以来,一直为传统社会所重视,行孝成为修德之大者。《孝经》展现出完整的德性思想体系,所言孝道形上形下两面兼说,使道德行为紧扣其形上根源而不失修德行善的动力。「最高理型」的「孝」表示纯粹的道德价值,这是一个文化体系的价值根源。「次级理型」的「孝」表现为道德价值的「方向」(信念),关联于具体的文化内容则为「敬」。「敬」体现孝道的基本特质,故「孝敬」连言。孝之事行虽异,但孝之理却相同;孝行发乎本心,纯粹不杂,则孝之理与孝之行一体无间。「孝」由一身开始,而及于家国天下,由至诚无私的「敬」心贯串其中,而后为孝道之大成。至于行孝可保富贵等思想,则反映了德福一致的人心大愿。 The Book of Filial Piety has always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since it was written in the middle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Book of Filial Piety shows a complete system of virtue and morality. The filial piety and the two sides say filial piety and morality are rooted in its shape without losing the driving force of good practice. The “filial piety” of “highest theoretical form” means pure moral value, which is the root of value of a cultural system. The “filial piety” of “subtyping type” manifests itself as the “direction” (belief) of moral values ​​and the “respect” as it relates to specific cultural contents. “Respect” reflect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filial piety, so “honor” with words. Although filial piety is different, but the reason of filial piety is the same; filial piety sends the heart, is not purely mixed, then filial piety and filial piety of one line. “Filial piety” begins with one, and in the world of the family, it is followed by a heartfelt “respect” heart, then a culmination of filial piety. As for the idea of ​​filial piety to protect the rich, it reflects the great wish of the people who share the same virtue.
其他文献
9月19日上午,“上海师范大学博硕研究生调研基地”正式在麻城市档案馆挂牌。今年以来,上海师范大学的多位博士、硕士研究生先后来麻城市档案馆查阅了大量的革命历史资料,他们
父亲住在城北,女儿住在城南。  退休了好几年的父亲一时兴起,在窗外一块巴掌大的地方种上草莓。从此父亲便时常往女儿家里跑——送草莓。东西并不多,哪回也满不了一大碗,可女儿的心里热乎乎的,都给自己的女儿吃。父亲不依,非要女儿也尝尝,而且只有亲眼看见了,才会满意离去。  谁知几次过后,女儿便不再那么感动了。草莓满大街都是,很便宜,何苦老远地送个没完。女儿告诉父亲,别再送了,好好在家里养病吧。父亲嘴里应着
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内涵.当今时代,保护与发展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本民族的意愿、生态环境相结合是必要的前提,使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保护
20世纪上半叶广东客家民间文学研究主要体现在对客家民间故事、传说、客家民间歌谣有关本体问题及客家民间文学作品的辑录、客家民间文学演唱者和讲述者的记述等方面.
对于我们习惯的批评方法来讲,的确构成了挑战.在进入这个作品时,我们不会有什么知识的或语言方面的障碍,但却需要极大的阅读耐心才能被吸附进去,因为它完全不依赖小说通常要
《裘力斯.恺撒》是莎士比亚第一部较为著名的历史悲剧,国外对该作品的主角问题一直存在分歧:一种是勃鲁特斯主角论;另一种是恺撒主角论。但从莎士比亚的悲剧创作来看,无论是
从早期在美国上演翻译、改编的中国传统戏曲到20世纪50、60年代具有异国情调的东方主题热潮,再到70、80年代走向主流的成功,美国华裔戏剧完成了由自我归化到自我探求的转型过
该文追溯了“词学”从唐宋时期的考试制度科目、词章之美到演变为一门专门之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以词学学术史的发展为基础,考察并分析了以江顺诒、宗山为代表的古典形态词学
本文通过对全国流浪未成年人群体情况的综述和对杭州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学员基本情况的调查,重点分析了他们的文化知识结构以及他们对文化知识不同层次的需求,探讨了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汉族男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基因+4422(AC)n多态性与高住高练低训(HiHiLo)训练敏感性的关联.方法:选取71名中国北方平原地区汉族男子进行30天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