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即景

来源 :七彩语文·中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haoha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家在一个老小区里,房龄有三十多年了,比我年纪大多了。窗外可见范围非常小,只能看到一片水杉树和前面一幢楼的屋顶。虽然如此,我还是很喜欢我家窗外的景色。
  春天,早晨醒来,我总能听到阵阵鸟鸣声。妈妈说:“那些鸟儿早晨五点钟就开始鸣叫了!”一边听妈妈说着,我一边往窗外看。水杉树的叶子刚刚长出来,看起来就像幼鸟的绒毛一般,毛茸茸的,那嫩绿色愈发叫人神清气爽。
  夏天,杉树的叶子长大了颜色变深了,变成了深绿色;形状也变尖了,就像长出了尖刺,变得更强壮了。晚上,杉树林里传来一阵阵清脆的蝉鸣声,像有魔法似的,每次都能让我很快就睡着。
  我最喜欢的,还是窗外的秋天。每年这个时候,杉树又变了,叶子颜色变成了红褐色,我妈说那叫“铁锈红”,但是我还是喜欢管它叫“铜色”或是“铜红色”。整片杉树林看上去就像用红色的画笔画出来的一般,让人沉醉。
  冬天,那杉树的叶子零零落落地飄落在地上,一阵风吹来,就如同下了一阵枯叶雨,蔚为壮观。下了雪之后,那情景更是不禁让人赞叹。真是“大雪压枯杉,枯杉挺且直”啊!那遒劲的枝干和晶莹的白雪相互映衬,好一幅“奇观”!
  我在这里待了快五年,明年就要搬到新家去了,但我想,我一定忘不了这窗外的景色。
  细致地观察和描写杉树叶形态、颜色的变化,体会不同季节不同的美。
其他文献
吴燕,文学博士,南京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做过小学生作文杂志编辑,出版过多部学术书籍,目前是一个小学生的妈妈。  孩子,你生命里要走过很多的桥。  不要信大人的话,什么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要多了,我走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要多了。  我小时候,听了这些话,对大人羡慕不已。那时候,我只看过家乡的桥,石头桥,水泥桥,小桥下面只能走乌篷船,大桥下面就能航蒸汽轮船。长大后,我真的见到了更多的桥。但我已
期刊
你能想象吗,世界上如果没有桥,会怎样?  陡峭的峡谷、湍急的河道、广阔的海湾……复杂的地理环境常常阻挡了人们的交通和交流,这时如有一桥飞架两端,天堑也就变成了通途。桥,是联结两地的重要通道。  从独木桥、梁桥、拱桥,到斜拉桥、索桥,从木头、石块,到混凝土、高强钢丝,桥的模样千姿百态,造桥的材料各不相同。随着工程科技、材料科技的进步,桥梁跨距更远、负重更强,设计也越来越精巧,越来越美观。  据统计,
期刊
桥,能够跨过水流阻断,连通两块陆地,更横跨着你我的文艺时空。下面,就来听我介绍一下吧!  故事里的桥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的《白蛇传》中,许仙和白娘子的爱情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他们的断桥相会曾使得无数人为之落泪,如今,更是成为杭州西湖的著名景点。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故事叫“张翼德大闹长坂桥”。话说赵云被曹操及其众将一路追赶,行至长坂桥,张飞早已在桥头等着接应他。张飞面对强敌,毫不畏惧,他倒竖虎
期刊
苏芃,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耳朵是人与动物主要的听觉和位觉器官,不仅能辨别声音,还能辨别方位,维持身体的平衡。耳朵和眼睛的分工不同,听觉不如视觉直接,自古就有“耳闻不如目见”之说,现在我们还说“百闻不如一见”,意思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当然,在实际生活中,听觉也是相当重要。  古人将听力灵敏称作“聪耳”。想要拥有一对“聪耳”可不简单,在《孙子兵法》中有句话,“闻雷霆不为
期刊
本期主演  孙武 吴王阖闾  友情客串  伍子胥 吴王宠妃 等  精彩预告  中国最著名的兵法是什么?假如你问到100个中国人,可能有99人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古老也最重要的一部兵学著作,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中国人来说,《孙子兵法》几乎就是兵法的代名词。这部书的作者是被尊称为孙子的孙武,他的事迹在史书上并不多,在先秦文献中更是寥寥。作为一个春秋末
期刊
四川灌县二王庙山脚有一座索桥,叫作“安澜桥”。桥身有一里光景长,是用粗的竹索挽成的,竹索上面铺着一块一块的木板,木板铺得不整齐,中间还露缝。木板不宽,也不长,三个人并排走在上面,就不大方便。有的板上有洞,有的木板断折。人走在桥上,看得见木板下面岷江的绿水,也看得见桥下的砂石。冬天水少,桥显得更高,要是人在桥上走,眼睛只顾穿过缝隙望下面,就会看得头晕眼花。幸好桥两旁有竹索编的栏杆,即使人失了脚,也不
期刊
张良是我国古时候一个十分奇特的人物,他仿佛有一肚子用不完的计谋兵法,因而替刘邦——汉朝开国君主打败了各路敌人,稳住了大汉江山。其实,张良能懂这么多兵法,得要感谢一个奇怪的老头。  年轻时候的张良,是个非常有勇气的好汉,但是他做事从来不仔细想想,就冒冒失失地去做,结果没有一件事办得成。  张良原本是贵族的后代,他的国家被秦始皇灭亡了,于是张良变卖了所有的家产,寻找到一个力大无穷的大力士,去刺杀秦始皇
期刊
序  “啪!——”惊堂木响。  话说胡糊与熊卓宇自石泉镇归来后父母看管日渐严厉,搜精索怪之事虽则有趣,也不得不暂时放在一旁。一晃已是初冬,学校草木摇落,放眼望去尽是萧索迹象。  某日放学,半空中洋洋洒洒飘起了雪花。  “啪嗒——啪嗒——”二人顶着寒风走在湿漉漉的小路上,不知怎的,那雪花一片片直往人眼睛上扑。  “好饿呀!”熊卓宇仰天长叹。  “那儿好像有家店!”突然,胡糊惊叫一声,“说不定里面有关
期刊
马俊江,学者、作家,大学老师,北京大学文学博士。  葱,最古老的汉字字典《说文解字》解释它时就说了一个字:菜。菜不仅用来吃,还可以被人喜欢,不仅喜欢它的味,更喜欢它的美。古诗里有句“青青园中葵”,古时候的葵不是今天的向日葵,是葵菜,也是古人最爱吃的菜,但“青青园中葵”说的不是好吃,而是好看,是好看的颜色,是春色。现代作家鲁迅说百草园之美的时候,第一个说的也是“碧绿的菜畦”。“碧绿”和“青青”一样,
期刊
张航,云南瓦猫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云南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有“彩云之南”美称。如果你去云南旅游,在宁静的古城和乡村漫步,你会发现在一些传统砖瓦民居的屋顶、门头或者窗户等位置较高的地方,站着一只威风凛凛的神兽,它张着大嘴、神情夸张。它,到底是什么?  它的名字叫瓦猫。大家好,我叫张航,我就是制作瓦猫的人。我曾就读于云南艺术学院的民族民间艺术设计专业,学习期间,我接觸到云南各地很多特色手工艺,其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