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一日腰斩 谁看懂了汉能?

来源 :金融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landag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沪港通开通以后,不少内地股民纷纷入港淘金。在今年港股市场上创造了无数个耀眼的明星,其中最耀眼的莫过于汉能薄膜发电。凭着沪港通的开通以及中国股市的暴涨,这家一年前在香港市场比比皆是的报收股价1.12港元的低价股公司,竟一度上攻到9.07港元,此后一直在7港元附近震荡。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李河君也随着股票暴涨水涨船高,一度摘得“中国首富”桂冠,将刚刚坐上首富宝座的马云拉下神坛。这段时间,关于李河君和汉能控股的报道,在各大媒体网站层出不穷,在采访的时候,李河君曾经断言:“看不懂汉能的人,都会赔得很惨。”
  股价一日之内近乎腰斩
  然而好景不长,在今年5·20这一充满浪漫的日子,汉能控股莫名其妙出现暴跌,开盘仅70分钟,跌幅就达到惊人的46.95%,几乎在一日之内腰斩,市值蒸发1440亿港元。如此心惊肉跳的股价走势,一时间整个股票市场民怨沸腾。此时此刻,“看不懂汉能的人,都会赔得很惨”这句话似乎变得微妙起来,究竟谁才是“看不懂”汉能的人?是买股的?还是卖股的?
  作为沪港通的标的股,南下资金对汉能青睐有加,在今年的2月及3月份,内地资金通过港股通大量购买汉能薄膜发电的股票,其中2月净买入4.45亿港元,3月净买入3.82亿港元,3月5日,汉能的交易额达到8.28亿港元,单日成交额已经占据当日港股通总成交14.9亿港元的一半。进入五月,资金买入也不在少数。截止到5月19日,汉能薄膜发电就有7天登上股港通十大成交活跃股榜单,在这7天中,累计净买入金额竟达到3.45亿港元。
  


  三大暴跌理由均不成立
  在暴跌之前,李河君频频增持自家公司的股份。据香港交易所权益披露信息,进入4月以来,李河君及其一致行动人分别于4月17日、4月20日至23日、5月4日及5月11日,分7次增持汉能薄膜发电的股份,总共耗资31.28亿港元,考虑到新股的发行,李河君持有公司的股份占比从80.75%上升至80.85%。
  汉能控股暴跌的前一天,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英利暴跌37%,这被认定为是汉能暴跌的导火索。第二天,香港市场又有两家上市公司股票出现暴跌,分别是高银地产跌40.905%,高银金融跌43.339%,这被认定为是汉能控股暴跌所引起的火烧连营。汉能控股暴跌引来市场种种猜测,5月21日汉能控股公司明确表示,公司没逾期贷款、没减持套现、没进行对赌,也就是市场推测的三大暴跌理由并不成立。
  汉能是一面镜子  照出人性中的贪婪
  不管原因是什么,汉能控股的暴跌都给了我们敲响了警钟。沪港通的开通的确给了内地投资者投资港股的机会,但是不少投资者把A股的炒作之风带到了香港市场。作为一家跟自己人做生意的公司,高达85.6%的毛利润堪比澳门赌场和Prada,但这让已经处于疯狂状态的投资者们并没有感觉到异样。公司明显在拿暴利讲故事,只是故事越美也就意味着现实越残酷,而那些被故事勾住魂魄的无疑就是这场游戏的牺牲者。
  其次,对于国内创业板的个股来说,这也是很好的教训。在国内市场尤其是创业板,通过类似于汉能公司讲故事来达到炒高股价目的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创业板上遭遇暴炒的安硕信息、全通教育。即使是汉能,在暴跌之前其股价的市盈率尚不足百倍,而安硕信息和全通教育的股票市盈率分别达到2400倍与2000倍之上。毫无悬念,这种股票,随时都有可能重蹈汉能的覆辙。
  此外,近些年在A股市场,这样的“黑天鹅”事件也不在少数。赣州稀土一家企业曾经将两家上市公司“挑落”下马。受赣州稀土借壳的“朦胧”消息影响,自2012年12月份开始,昌九生化股价开始发力上攻,其股价从14元左右最高涨至40.60元,最大涨幅近两倍,期间有众多投资者怀着对于稀土注入的“憧憬”,不仅高位大肆买入,更通过融资杠杆大量持有该股,但当真相大白时,该股以连续十个交易日“一”字跌停,个中损失不言而喻。此后,同样是赣州稀土借壳,威华股份的投资者再次重蹈覆辙。如今,A股已经步入杠杆时代,毫无疑问,利用杠杆可以获得超高收益,但是其中的巨大风险,也是不可不防的。
  汉能是一面镜子,照出人性中的贪婪。鲁迅先生写过一个捕鸟的方法: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高位买入的人就像这鸟,捕食的人会先让鸟吃点“秕谷”安定下来,当你觉得一切正常、眼前还有食物、放松警惕的时候,却不晓得筛子马上就将落下来“罩住”你。而这样的经历只要有一次,几乎就是灭顶之灾。
其他文献
5月18日,发改委提出的《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得到国务院复批。该《意见》提出,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适时推出面向机构及个人发行的大额存单,扩大金融机构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有序放松存款利率管制。大额(可转让)存单业务似乎终于要被银行写上自己的产品手册了。  一种特殊的存款业务  所谓大额(可转让)存单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存款业务。我们平时用的普通存单,就是将钱存在银行的一种凭
期刊
银行的利率市场化是已经成为共识。继中国人民银行5月1日起实施存款保险后,银监会也打算松绑银行贷存比刚性指标限制。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8日在国新办记者会上松口,表示贷存比未来将由监管指标变为参考指标。  业内人士认为取消银行存贷比限制,有利商业银行的自主经营权,也有利于银行更好的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挑战。  为利率市场化做准备  其实早在今年两会期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就宣示,今年重点工作,包括建立存
期刊
父亲节将至,一份保障可能会成为一个很好的节日礼物。关键是这天,各大保险公司为了抢占商机,都会推出多款不错的为父亲量身打造的产品。  今天,我就来为大家叙一叙不同人生阶段的父亲保单的挑选秘籍。  30岁-40岁的年轻父亲  首选的应该是意外险+重疾险。人之壮年的爸爸们多处于事业上升期,也更容易把年轻的身体作为拼搏资本。同时,刚刚结婚生子的年轻爸爸大多面临房贷、车贷、孩子的教育费用等巨大的经济压力,在
期刊
从2014年5月起,创业板涨幅屡创新高。从不到1300点,一直涨到今年6月2日的3900点。创业板平均市值高达140多倍,市盈率被笑称“市梦率”、“市胆率”;创业板也成了名符其实的“神创板”。创业板半年翻倍背后是什么逻辑?又是谁在助推创业板一路高歌?  逻辑一:大众创业的政策春天  要想弄清创业板半年翻倍的逻辑,那政策层面肯定是值得关注和探究的。今年初,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3
期刊
虽然现在香水似乎已经是女人的专属,但最早使用香水的,跟最早穿高跟鞋的一样,都并非女人,而是男人。据说坚定地使用一种味道香水的男人,大多是为感情中逝去的女子。热恋中的女孩为自己的爱人挑选一种味道。远远的,感觉到这种味道的存在,像牵了手,那样温暖,贴心。后来,女孩走掉了。香水孤零零、自欺欺人地站在洗手间的镜子前,与里面的事物相映成趣。男子痛苦地喷洒余留的温情,却发现它是挥不掉的。记忆,气味,痛苦,就这
期刊
近日有调查发现,上半年占据新基金发行半壁江山的分级基金,因为7月份的部分分级B基金触发下折事件,相关类型的产品审批工作或生变数。近两百只待批的分级基金新品大军,其排队“准生”尚需时日。  新发产品被“刹车”   根据同花顺数据显示,已上市的各类分级基金数量已经达到188只,其中股票型分级基金为138只,占分级基金总数的73.4%,占全部基金总数的5.61%。从类型上看,行业分级和主题分级占据主流
期刊
近日,信托“监管+行业”评级模式正式“亮剑”。也就是说,监管层对信托公司的评级思路正在发生变化,或由原来仅有的监管评级,转变为监管评级加行业评级双评级模式。“双评级”模式比之之前的评级有什么区别呢?对于信托行业和投资者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如何破解“管了就死,放了就乱”难题  事实上,有关信托公司的评级的讨论早就有了。在2010年银监会发布了《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类监管指引》银监发[2010]21
期刊
191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卡佩克在科幻剧本《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中,将捷克语“奴隶”意思的“Robota”写成了“Robot”,被认定为是机器人的最早来源,他在剧中预告了机器人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悲剧性影响。  剧中,机器人按照其主人的命令默默地工作,没有感觉和感情,以呆板的方式从事繁重的劳动。后来,罗萨姆公司取得了成功,使机器人具有了感情,导致机器人的应用部门迅速增加。在工厂和家务劳动中,机器人成
期刊
创业板的疯涨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其所创造的市值也是极为可观。截至目前,创业板市场的总市值已经突破5万亿的关口。其中,市场内超过百元的创业板股票,多达46家。而超过50元的创业板股票,更是多达148家从市盈率的角度分析,与主板市场27、8倍的平均市盈率相比,创业板市场的平均市盈率明显偏高。据统计,目前创业板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已经高达140倍。从创业板的上市公司状况分析。截至2015年5月22日收
期刊
在沪港通开通逾半年后,最近,深港通也被提上了日程。目前,让投资者关心的除了它的启动时间外,还有它启动之后对市场的影响,以及投资方向。  那么,深港通是否能够撬动深港一体化呢?对此,有专家指出,在沪港通经验基础上,投资者可更快掌握深港通的规则和操作,加之深圳市场诸多中小型股和成长股,应该会吸引更多投资者。此外,深港通的回响会比沪港通大,其中,融和新是成败的关键。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香港《经济日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