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来源 :中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HHO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侵蚀环境下植被恢复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典型侵蚀环境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生态恢复30a植被长期定位试验点为研究对象,选取坡耕地为参照,分析了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淀粉酶、纤维素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及理化性质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黄土丘陵区的坡耕地由于不合理的人为干扰,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较弱,通过植被恢复可以有效的改善土壤肥力,不同恢复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和肥力的改善作用不同,恢复30a,脲酶活性增加33%~213%,磷酸酶活性增加275%~394%,蔗糖酶活性增加70%~210%,纤维素酶活性增加24%~48%,过氧化氢酶增加32%~96%,多酚氧化酶降低23%~29%,淀粉酶变化规律不同.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其生物特性不同,对土壤酶活性影响也不同.相关性分析说明磷酸酶、蔗糖酶、纤维素酶和多酚氧化酶与其它因子相关性相对较强,可以作为评价土壤质量的生物学指标.
其他文献
This paper reports the synthesis and the nonlinear optical property of a series of new chromophores which contain furan ring as the only conjugation bridge for
A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chemiluminescence (CL)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ysteine. This method is based on that the weak CL of cysteine ox
对生长在强光环境和弱光环境小蜡叶片的气孔参数测定发现:气孔导度和气孔开度在4个取样部位存在异质性分布.气孔导度和气孔开度经回归分析呈线性、指数或多项式分布.统计分析
Using two β-cyclodextrin derivatives (CDs) with long chain of acyl groups as chiral stationary phases (CSPs) of capillary gas chromatography (CGC), the enantio
研究了0.1 mmol/L 腐胺 (Put) 和0.5 mmol/L 亚精胺 (Spd) 浸种对200 mmol/L NaCl胁迫下大麦(Hordeum vulgare L.)幼苗生长速率、干物质积累、离子分布、液泡膜蛋白结合多胺
Novel 2-aryloxy-5-(2-furfurylidene)-4H-imidazolin-4-ones 6 were synthesized by aza- Wittig reaction of vinyliminophosphorane 4 with phenyl isocyanate and subseq
以洋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从土地数量结构、土地质量结构和土地空间结构3个方面分析了土地结构.探讨了丘陵土地资源的特点和分布规律,针对土地利用所存在的
应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B3PW91方法,研究了CO2分子对碳基表面吸附单质铅的影响机理.建立了碳基表面模型,优化得到了包含CO2分子的2种碳基构型以及单质铅在含有CO2的碳基表
以PEO-PPO-PEO嵌段共聚物的PO嵌段数和PO/EO嵌段数之比作为描述符,建立了两参数临界胶团浓度QSPR模型,模型具有物理化学意义,与Tanford热力学模型反映的胶团聚集的结论一致,
塔里木河下游自2000年第一次应急输水以来,七年间共进行了七次应急输水,总输水达到20.48×108m3,多次的应急输水给下游的生态环境带来明显的变化,尤其是河道两侧2km内1920k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