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脱实向虚”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

来源 :国际金融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投入产出模型基础上构建测度一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指标。整体来看,2000—2014年42个样本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绝对值呈上升趋势。与世界平均水平和美国相比,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绝对值较高,但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指数较低,表明我国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不协调,存在一定“脱实向虚”发展特征。本文进一步从全球价值链视角实证检验影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因素,研究发现:第一,实体经济GVC地位越高,越能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一影响在OECD国家更为显著。第二,金融发展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关系在高金融发展水平国家表现为负相关,在低金融发展水平国家为倒U型关系。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本文认为,我国应提升全球价值链中我国实体经济地位,积极落实一系列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堵疏并举”措施,注重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其他文献
本文以后金融危机时期公司债券发行为研究对象,探讨衍生品对冲对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符合套期保值会计准则(CAS24)的有效对冲能够显著降低公司债券信用利差,而衍生品的一般性使用或声称以风险对冲为目的的使用并不影响信用利差。机制检验表明,降低违约风险和缓解投资者与发行人之间信息不对称是有效衍生品对冲影响信用利差的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有效衍生品对冲对信用利差的降低作用在公司治理效率更低的公司、市场化水平更低的地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更高的时期,以及非国有公司中作用更明显。本文的研究不仅深化了衍生品使用
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全球生产、贸易和金融格局正在发生复杂、深刻且影响深远的新变化。本文基于国际货币体系的现状,尝试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未来走势进行短期、中期和长期的沙盘推演,从基本形态、触发条件、作用机制和潜在影响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多重均衡状态。短期来看,美元的主导地位得以延续;中期来看,美元危机及现行体系崩溃的风险上升;长期来看,美元、欧元、人民币三足鼎立的国际货币新体系将最终形成。
本文分析了宏观审慎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宏观审慎政策通过限制银行信贷影响企业从事投资活动的资金来源,进而抑制企业的金融投资。这一过程可以概括为"宏观审慎政策-银行信贷-企业金融化"。本文以2000-2016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显著降低非金融企业的金融投资增长率,有利于抑制企业金融化趋势,回归主营业务,避免经济脱实向虚。考察不同的宏观审慎工具,本文发现,相比于准备金要求,贷款价值比工具对降低企业金融投资增长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货币政策微观溢出效应的两国开放经济模型,提出企业结构性去杠杆需考虑开放经济因素,并在模型中引入企业融资约束机制,利用2002年第四季度-2018年第三季度中国沪深A股1023家上市公司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美联储加息和缩表两类货币政策对我国企业杠杆率的差异性影响。研究发现,美联储缩表在初期对我国企业杠杆率的影响程度较大,但不存在长期溢出效应;而加息在初期影响程度相对较小,但对我国企业杠杆率存在长期溢出影响。在溢出方向上,美联储紧缩性货币政策会显著降低我国企业杠杆率。在溢出结构上,企业融资
随着世界各国频繁出现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入或流出的现象,极端国际资本流动已成为国际金融领域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参考Forbes&Warnock (2012)的方法,基于54个经济体1991年第一季度至2016年第四季度的国际资本流动数据,构建极端国际资本流动时期数据库,可识别四种极端国际资本流动事件类型:"激增(Surges)""骤停(Sudden Stops)""外逃(Flight)"以及"撤回(Retrenchment)"。基于该数据库,分析贸易开放度对极端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实证结果
当前新兴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持续增加,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伴随新兴经济体经济规模的快速增长,其债务规模也在迅速扩大,随之而来的债务风险问题日益受到国际关注。特别是2008年以来,希腊等新兴经济体债务危机频频发生,对世界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研究构建新兴经济体主权债务危机预警系统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本文阐述债务危机形成机理和影响,梳理债务危机相关理论和文献;讨论债务危机预警手段及相关标准选择,总结归纳多种研究模型和方法的优缺点,并说明本文采用Logit模型研究问题的依据和
本文将银行内部创新因素和外部创新环境引入银行风险承担研究框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创新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创新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呈现"U型"的关系,适度创新能够弱化银行风险承担,过度创新会加剧银行风险承担。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创新对非五大行具有当期和滞后的双重影响,而对五大行仅具有当期效应。外部创新对五大行具有当期和滞后的双重影响,而对非五大行的当期影响不显著。企业还款能力、银行贷款质量和创新资产规模是创新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重要中介机制。此外,五大行对创新的敏感性小于非五大行,五大
作为金融科技创新模式之一,P2P网贷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重要渠道,探索如何通过P2P网贷治理"麦克米伦缺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金融科技创新为视角,以长尾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不完全信息的博弈模型,讨论P2P网贷利率形成机制,并选取相关的面板数据,检验P2P网贷综合利率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金融科技创新通过发挥普惠效应并形成普惠价值,服务小微企业融资。借贷双方的力量对比是影响P2P网贷利率的重要因素。合规的P2P网贷有助于缩小"麦克米伦缺口",成为小微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P2P从201
本文采用系统性风险度量新指标LASSO-ΔCoVaR,构建全样本时期及各极端时期全球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传递网络,考察全球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传递水平及结构特征,并着重对极端状态下的风险传递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无论风险输入水平还是风险输出水平,不同股市的动态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但波动幅度迥然不同,且单个股市风险输出水平的波动幅度远大于风险输入水平;第二,成熟经济体经济基本面恶化往往会增强其股市的系统性风险贡献,而新兴经济体则不同;第三,法国、荷兰、中国香港、德国和英国股市的风险溢出水平较高,同其他股市间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美联储货币政策势必会对中国经济产生非线性溢出效应。本文在新凯恩斯开放宏观经济框架下构建理论模型,利用贝叶斯估计和数值模拟,分析美联储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非线性冲击效应,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在面对冲击时的应对措施。研究发现:第一,非线性影响现象体现在美联储增发货币的数量型宽松货币政策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不利冲击,影响幅度较大;美联储降息的价格型宽松货币政策会对中国经济产生有利冲击,影响幅度较小。第二,非线性影响传导机制体现在美联储数量型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影响中美汇率,由经常账户对中国经济产生传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