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性左心室致密化不全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预后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孤立性致密化不全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

方法

2008年5月至2011年4月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确诊的34例孤立性左心室致密化不全患者分为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组和非室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大小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患者临床事件。

结果

入选时室速组和非室速组在左心室大小及LVEF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随访2.92年,室速组死亡5例,非室速组死亡2例,死亡患者的平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73 mm,LVEF 0.31。室速组有6例患者植入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随访期间4例发生持续性室速,其中3例患者ICD正确识别并电除颤治疗分别为2次、2次和8次;1例患者ICD正确识别并电除颤治疗1次,误识别2次。

结论

孤立性左心室致密化不全患者预后与LVEDD、LVEF及室速相关。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陈旧性心肌梗死(old myocardial infarction,OMI)心电图QRS波特征和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 complex,fQRS)的发生率及其时限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在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确诊为心肌梗死的患者335例进行心电图检查,根据QRS波形态分为病理性Q波组(96例)、fQRS波组(158例)、两者均
【摘要】“数”和“形”是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两个元素,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可以借助两者之间的关系来梳理知识网络,进而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形结合  一、课堂导入环节  (一)借助数形结合解释数学概念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数学概念的教学时,通常会以“多理论,多习题”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只是让学生机械地记住了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新型带有心房感知功能的单导线除颤器(A+ICD)植入时及植入后的导线参数及随访情况,评估心房活动所致误放电频率,评价A+ICD的安全性、导线稳定性和识别房性心律失常的能力。方法自2011年5月至2013年9月期间在浙江医院和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入选10例植入(Lumax540 VR-T DX,德国百多力公司)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符合标准的患者,导线植入后测量并记录心房感知、心室感
期刊
【摘要】探究性实验用直观且趣味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不仅有助于营造活泼的学习氛围,还增强了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但初中化学课上开展探究实验的频率并不高,一是害怕影响教学进度,二是一些实验存在危险性不适合操作。发挥探究性实验的作用需要注意这些问题,创新实验方法。  【关键词】探究性;实验;初中化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背景下,探究性实验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有效且普遍的
期刊
目的评价初学者应用改良的房间隔穿刺术的学习曲线。方法改良的房间隔穿刺术仅应用冠状静脉窦导管作为解剖标志即可完成房间隔穿刺。选择2011年5月至2011年12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中心的房颤患者120例。3名既往无房间隔穿刺经验的初学者各接受30例穿刺培训,1名经验丰富的培训者完成30例房间隔穿刺作为对照组。分析下列参数:1针穿刺成功率、总操作时间、透视时间和操作过程中放射剂量。应用曲线拟合统计
期刊
【摘要】对高中阶段的英语阅读教学和学习来说,学生由于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不同,经常会有不一样的学习表现,从而得到不一样的收获,产生不一样的疑问。针对这些“不一样”,若教师只是采取同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其积极作用的发挥必然会受到限制,最终导致整体教学不平衡、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践行分层教学理念,落实分层式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分层教学;高中英语;阅读  一、严谨调查,合理划分学生层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