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思路——以广州增城牛牯嶂地质公园为例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n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F110文献标识码: A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旅游开发,规划先行,只有通过科学的规划,才能保证旅游业的健康、持续的发展,促进旅游同环境的协调。旅游规划是为了满足游客需求、促进旅游地的发展和旅游业健康发展而确定的旅游发展目标、配置旅游要素、选择并制定合适的未来行动计划的过程。旅游景区规划是对旅游规划的进一步落实和细化,主要是指为了保护、开发、利用、经营和管理旅游区,使其能够发挥多种功能和作用而进行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
  一、牛牯嶂背景分析
  牛牯嶂位于广州增城,西邻从化市石门国家森林公园,东接龙门县永汉镇,北承龙门县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南面向灵山洞小盆地,是从化、龙门、增城三县市的交汇点,占地约2万亩。。主景区由三座超过1000米的山峰组成,山坡较陡,河谷切割较深,有不少叠水瀑布和峡谷,附近少有村庄,人烟稀少,植被茂密、原始,是探险猎奇的好地方。
  景区1 h车程范围的客源地主要有广州、东莞、深圳、惠州、佛山等,即使离香港、澳门也不到300 km。至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也不足100 km,交通十分便利。
  牛牯嶂,又名灵山,海拔1084.3米,是增城市最高峰,其特点是雄、奇、险、秀。牛牯嶂形成于燕山四期地质年代,距今几亿个年头,各种各样的造型地貌,似人似物,皇皇大观。这些山石景观是因为致密坚硬的花岗岩石经亿万年的风化、剥蚀、冲刷而形成,其景观及地标价值极为突出,是发展地质公园不可多得之地。
  牛牯嶂不但景色瑰丽多姿,而且矿产丰富,有锡、锰、钽铌、花岗岩石、石灰石等。动植物资源也很丰富,有山牛、山猪、山羊、山鹿、黄鲸、穿山甲、龟、蛇、石燕、画眉、鹧鸪、百灵、山鹰;林木多古松、杉树、红桐、格木、沙树;中草药村多沙参、巴戟、牛膝、鸡骨草、七叶一枝花等。由于高山档住从南海吹来的湿气流,使得这里雨量很充足,人们在牛牯嶂上筑了大猪兜水库和灯芯塘水库,在山脚建了两座水电站,并个筑了灵山公路,直通发电站。
  二、项目定位
  1.总体定位:打造以“探秘自然”为核心,广州首个集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地质构造景观和自然生态、人文景观为一体,具有极高美学观赏价值与科学价值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创建地质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体育旅游、美丽乡村观光旅游品牌和幸福旅游胜地,珠三角地区最大的秘密花园,广东旅游大省新的文化名片。
  2.主题定位:牛牯嶂地质公园景区是以山岳资源和地质风貌为特色,以森林文化展示、地质科普、生态休闲、观光度假和登山运动为主题的综合型地质类旅游景区。
  3.主题形象:凤飞九重凌峰观云海,探觅森林游乐山水间,博古览今品万象神韵,得会风云忆沧海变迁。
  “凤飞九重凌峰观云海,探觅森林游乐山水间”:开门见山,突出资源组合特色。描述 “牛牯嶂地质公园”自然景观优美,增城第一高峰云潮涌动,重峦叠嶂间珍奇鸟兽自由盘旋的景象; “博古览今品万象神韵,得会风云忆沧海变迁”:則是对地质博物馆和地质公园这一特殊旅游资源的最好写照,突出产品针对特质,塑造拥有独特自然和地质文化魅力的核心品牌,着重突出规划区域内资源的多样性、唯一性、独特性;
  4.一个核心:强化“广州首个地质公园”品牌建设,围绕“最后的秘境”这一品牌形象进行资源整合与开发,凸显优势与特色。
  5.两条脉络:广州首个地质公园——地域标志——情境体验式科普旅游产品;
  最后的秘境——神奇自然——森林养生、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6.双重目标:景区——构建现代旅游体系,形成省级生态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社区——旅游地产双轮驱动,以旅游带动城镇建设,营造宜居社区环境
  三、规划构思
  以地球的发展史为脉络,将牛牯嶂地质公园分成五大分区,分别与地球形成的五个阶段结合,以相应阶段的地质特点为主题元素进行规划设计。
  1.太古代区(即旅游形象区)
  地质发展史中最古老的时期,延续时间长达15亿年,是地球演化史中具有明确地质记录的最初阶段。太古代又是地球演化的关键时期,大约39亿年前,地球形成最初的永久地壳,至35亿年前大气圈、海水开始形成。
  2. 元古代区(即山林游乐区)
  紧接在太古代之后的一个地质年代。一般指距今24亿年前到5.7亿年前这一段地质时期。著名的后生动物群——澳大利亚埃迪卡拉动物群就是出现在这一时期。
  3. 古生代(即仙湖祈福区)
  古生代属于显生宙,上一个代是元古代,下一个代是中生代。动物群以海生无脊椎动物中的三叶草、软体动物和棘皮动物最为繁盛。鱼类在泥盆纪达到全盛。
  4.中生代(即云峰休闲区)
  显生宙第二个代,晚于古生代,早于新生代。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为中生界。中生代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开始,到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为止。白垩纪至新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
  5. 新生代区(即体育度假区)
  地球历史上最新的一个地质时代。新生代以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高度繁盛为特征,由于生物界逐渐呈现了现代的面貌,故名新生代——现代生物的时代。
  (图1)
  
  
  
  
  
  四、规划布局
  空间结构分析:一轴三心五分区
  
  (图2)
  
  
  
  
  1.一轴:即为旅游一轴:即为串联区域内旅游形象核心和公共活动核心的景观轴
  三心:分别为 文化休闲之心+云峰观奇之心+山水养生之心
  五大分区:
  太古代区(即旅游形象区): 规划设计具有地质文化内涵的特色风貌区,该景观风貌区的保护与控制要点是:体现地质公园含蓄外显的特色风貌,以具有传统建筑气质的现代建筑为主导、与自然山水为背景是该风貌区的重要景观意向。
  元古代区(即山林游乐区): 牛牯嶂有丰富的溪谷,依托丰富的水资源,着力开发亲水游乐项目,策划打造牛牯嶂 “山水谷”,为旅游者打造一个纯净的步行游览区域;探秘观赏自然生态,沐浴阳光,呼吸新鲜空气,听百鸟争鸣,嗅芳草气息,感受大自然,亲近深生态,体验真生活。本区域内,着重系统的、有风情的、趣味的,结合休憩设施布置步行网络,使人们可以以不同的途径观赏游玩各个景点;其次,还设置有交通枢纽与其它主题区域衔接,具有合理完备的集散功能。
  古生代(即仙湖祈福区): 规划设计具有祈福文化内涵的特色风貌区;该景观风貌区主要以现有建设环境加以整理改造、提升区域主题性,并优化现有植被资源,创造宜游宜赏的和谐环境。游客进入该景区,身穿绿林花丛,脚踏木桥曲道,远望苍翠峰峦,碧绿的潭水平铺在眼前,蒸腾的云气环绕在周围,仿佛置身仙境一般。
  中生代(即云峰休闲区): 在牛牯嶂的民间传说文化本底之下,依托低山丘陵特色风貌,高山森林的神秘和清新,古藤在空中交错缠绕,溪水从山涧喷涌流淌,还有具有传奇意味的漫山怪石,策划突出当地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着重保护提升景区优势资源项目。规划设计在牛牯嶂海拔1084.3米处修建标志性游憩点,矗立峰巅,任凭倚栏远眺,俯视群峰连绵,观览松涛跌宕,尽情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并与峰顶观景平台定期组织天文星象观奇活动,营造科普教育氛围,提升地质公园科学内涵、增加游览项目、吸引更多的游客,使其成为牛牯嶂地质公园观光旅游的核心景观,
  新生代区(即体育度假区): 规划设计新生代体育度假区,以良好的生态自然为背景精心打造冒险刺激型体育旅游及休闲健身型体育旅游目的地。该主题区域将汽车运动与森林游乐相结合,既有公路驰骋的自由,又有归隐山林的安逸,可以体验帐篷露营地、房车营地等。
  
  2.平面布局(图3图4)
  
  (图3)
  (图4)
  
  
  
  
  五、小结
  1.牛牯嶂地质公园的总体规划应强调突出地质文化氛围。
  公园的地形改造要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 展示几亿年前的地质构造,丰富游客的地质知识。
  2.牛牯嶂的规划设计应该传承地方文脉。
  充分利用当地现有的文化资源,如七仙女的湖的传说,花岗岩采石场遗址等等。
  3.牛牯嶂的景观建筑要与自然结合。
  充分注重地方建筑风格,利用当地的红色花岗岩石材,结合现代的仿生建筑技术,设计出有别具一格景观建筑。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对于建筑领域的要求也不再是单纯对舒适程度的追求,而是逐渐向着绿色的方向发展,而这也与时代的要求相符合。当前的社会对绿色节能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建筑领域将顺应时代的潮流,向着绿色节能方向发展,其施工技术也将朝着该趋势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最后对其改良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绿色节能建筑;应用;改良方法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日新月异。在建筑工程暖通空调工程安装施工中,常常暴露出一些问题。这就要求在建筑工程空调安装施工前,首先要对建筑工程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意图进行了解;其次要对各个专业的施工图纸进行熟悉;最后,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做好建筑工程暖通空调系统安装施工控制管理措施。本文提出了建筑工程暖通空调安装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加强建筑工程暖通空调系统安装的措施,保证暖通
摘要:近几年民用建筑电气节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民用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已经成为衡量现代民用建筑物的重要标准之一,建筑电气设计的节能效果直接影响着民用建筑功能的发挥。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节能措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优化民用建筑电气设计的节能措施,提高民用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水平。  关键词:民用建筑电器节能施工与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4文献标识码: A  能源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
摘要:随着我国钢材产量、品种的不断增加,品质的不断提高,钢结构在工程建设中越来越普遍。钢结构与以前的砖混结构相比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轻、结构性能好、造价低、强度高、韧性好等特点。现结合自己在靖边气田第五天然气净化厂钢结构施工中,对钢结构工程的实际情况和现行有关规范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钢结构;安装施工;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TU39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一、钢结构的
摘要:地基基础是一座建筑中最基础的安全质量工程,对整个建筑在日后的修建以及使用过程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桩基础作为深基础技术,是地基基础的补充。本文作者针对民用建筑中地基基础与桩基础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希望能对民用建筑的建设有所帮助。  关键词:民用建筑;地基基础;桩基础;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113文献標识码: A  前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民用建筑的规模也在不断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