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视国籍签证制度

来源 :国际人才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l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上,现代国籍签证制度与过去传统的国籍签证制度相比有如下三个显著的特点:一实行双重国籍,二落地免签证,三签证便利化。中国引进这样的制度,有诸多的理由与好处。
  目前世界上直接、间接承认双重国籍的国家已经不少于1/3了,在冷战、以及国与国之间大规模的战争再也难以形成,甚至长期激烈对抗的矛盾再也难以兴起的时候,在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新的国际竞争环境下,双重国籍不再是在激烈对抗的时候衡量忠诚度、价值取向的唯一尺度,相反承认双重国籍,在今天其实就是一种讲国际政治、讲人才资金双向交流、讲国际化现代化从而落实到便利化的一种文明之举。
  在冷战结束后,特别是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不少发达国家纷纷推行和恢复双重国籍制度,大量受惠的不仅是那些同种同宗的本国侨民,也普惠到其他族群,更多的惠及那些拥有技术、资金的国际人才,实践证明,无论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安全、社会保障、福利上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日益成为现代国际政治一种便民之举、文明之举、开放之举。
  这一更为人性化的制度,好比是数学中的1+1=2这个增量等式关系,在地球日益村落化的今天,移民越来越普及,一个人的出身地如果叫祖籍国的话,好比是1,如果这个人的祖籍国承认双重国籍,就等于这个国家获得了1+1=2的人才资源,反之如果排斥双重国籍,对于这个国家来说,最好的结果是腾出了资源、也牺牲了资源,等于0,即1-1=0,第二坏的结果是一1,第三坏的结果是-1-1=-2,第四坏的结果是-1-1-1=-3,如果肯定这个人是人才,由于今天的移民大都非富即贵、非富贵即人才,因此不难肯定移出是人才的扣减,是-1,由于这个人才与祖籍国没有任何法律关系,移出后成为移入国的人才,则是第二次扣减,如果万一该人才不仅对移入国有用,而且损害移出国的利益,则需要进一步扣减,那么这个等式不就依次变成0、-1、-2、-3了吗?但是这个等式对于移入国,最大的风险是-1,怕彼地是人才,此地不是人才,变成负数,但是这个概率很小,因为移民大都是被挑选过的,即使没有以上三项资源,至少年轻,哪怕偷渡者也是年轻的,所以,-1的概率很小,0的概率也小,l的概率很大,特别是变成为我独用,对别人不利的则是+2,近来世界级的科学发明、财富的创造几乎都是由多国背景的人才直接和间接造成的,如果发生这样的概率,则对两国都是+3,这岂不是天大的好事?
  在以上分析中,暗含着一个移民从人才的角度看,相等于这个人拥有双重经历和智慧,显然这个假设是具有经验判断优势的,在移民的基础上假设可以嫁接出天才,那么这个经验概率更是比较容易被承认的事实。
  1979年~2009年我们实行30年的鼓励留学、鼓励移民、来去自由的国策,如果还不实行1+1=2的双重国籍政策,至少相当于我们流失了双倍的人才。
  鉴于此,自觉推行这一制度的趋势还在向更多国家蔓延,因为人才竞争日益白热化。
  总起来说,现代国籍签证制度与过去传统的国籍签证制度相比有如下三个显著的特点,一实行双重国籍,二落地免签证,三签证便利化,对于中国引进这样的制度,其理由与好处可概括如下:
  第一,实行双重国籍的概念有多种多样,一种可能是我们完全对世界华人承认双重国籍,另一种可能是至少与对方国家对等承认双重国籍,第三种可能是,再退一步至少像很多国家对自己的侨民实行一定期限的免签证,提供尽可能多的签证便利化服务。像台湾地区对于大陆出去的华人也实行免签证。这看似很小的一步,其实是从重视大量的商品贸易到加强服务贸易、资本贸易转变的一大步,是与国际纵深接轨的一大步。
  第二,中国目前是世界上移民最多的国家之一,华人传统上重土亲乡,叶落归根一直是一种类似宗教般的情怀,就像西方人重视基督教信仰一样,如果承认双重国籍,树高干丈,叶落归根,将会有大部分华人从内心深处完全归顺祖国,也不影响他们对定居国的贡献,让他们具体感受到游子万里,故乡还是自己的家乡,这其实是更加高层次的一种文明政治竞争,如果中国承认双重国籍,相当于拓展了一个解放5000多万华人潜在生产力的新渠道、新方式和新手段,拓展了中国的国际空间,也进一步融合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第三,争夺人才、争夺资金,已经成为新时代国际竞争力的主要表现,承认双重国籍、实行华人落地免签证、尽可能实行签证的便利化,也是国境管理、国家形象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现代商业生态、现代科技文明,日益产生大量的双飞双栖的“太空人”,争夺这部分人才和群体,迫使国籍手段的改善日益重要。
  第四,实行双重国籍、对华人落地免签证、签证便利化,可以大大减少签证工作的时间与成本,让国家驻外使领馆集中精力更好地为自己国家的侨民服务,更好地与当地社会、政府沟通,拓深经济、文化交流,把有限的资源更加用在刀刃上。
  第五,实行双重国籍、对华人落地免签证、签证便利化,过去主要担心对于东南亚国家有所影响,现在即使是不少东南亚国家本身也实行了多年的双重国籍,随着冷战思维一去不返,对华人双重国籍问题基本不是问题,给不给自己的同胞双重国籍,完全是中国政府自己对自己侨民的国策问题,几乎不再涉及第三方。
  第六,实行双重国籍、对华人落地免签证、签证便利化,不会给中国带来经济上的负担,由于大部分华人生活在较为富裕的国家,落叶归根时,不单没有养老保障问题,如果他们选择在国内养老归终,还会给国家带来一定的高消费,从经济上是划得来的,从历史上看,华人养老选择落叶归根,往往会把海外不少财富、科技、文明带回来。对于定居国也是乐观其成,因为也是极其有利无害的。
  第七,实行双重国籍、对华人落地免签证、签证便利化,不会影响中国国内社会安全与稳定,相反更能加强国内的安全与稳定,因为即使有少量的人利用双重国籍做些非法的事,其双重国籍正好可以按照国内法来判案,大大利于威慑这些别有用心之人。相反双重国籍的承认由于争得了人心,会更加使中国生活在一个安全稳定的国际环境之中。
  第八,中国长期以来有两大人才、人力资源红利优势,一是农村源源不断地输出青壮年劳动力的优势,二是海外不光有经验丰富的中老年科技人才,由于华人多是一个相对年轻的群体,还可以源源不断地输出大量科技俊才。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展,农村人力优势这部分人口红利正在有计划、有组织地被充分利用,如果实行双重国籍、对华人落地免签证、签证便利化,那么海外人才的这些红利优势也可以得到充分发挥,这是极富有战略意义的开放之举。
  以上八条总起来其实不光对中国有利,对华人的定居国也有利,对世界文明融合有百利无一害,何乐不为呢?
  清朝末期,哪怕那时是多么严重的岁月动荡,清政府也一直坚定地实行双重国籍,对当时的洋务运动、抵抗外敌入侵还是有所帮助的,到孙中山先生的共和革命,如果没有华人完全可以说就没有中华民国,新中国建设、改革开放,华人毫无疑问就是窗口和桥梁,仅在新中国1949年~1979年这特殊的30年中,由于特殊的国际环境,不得不实行了一段时间的单一国籍制度。但是经过1979年~2009年这30年的努力,冷战已经过去,中国与东盟关系大势已经是合作大于一切,2010年自贸区正式开通,历史不可能倒退,选择双重国籍对于两地、两国都有益无害,不断便利了华人,其实也便利了一个中国与世界的双向窗口和桥梁。
  完全可以审时度势承认双重国籍、落地签证、签证便利化,甚至可以考虑成立专门的移民局,制定专门的移民法,实时地与现实相契合,与世界潮流互动,今天所有中国人都正在创造中国世纪,中国与世界正在双向互动,海外华人是中国世紀工程的又一个支柱,为了夯实这个支柱,实行双重国籍、对华人落地免签证、签证便利化,恰是基石中的基石。
其他文献
“2011魅力中国一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评选活动于7月8日正式启动。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的评选环节更为科学、互动机制更为紧密,作为国内唯一一个由外籍人才评选出的“中国城市榜”,可谓亮点频现。    亮点一:外脑热评中国城市    2010年,“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评选活动成功举办,共吸引来自全球17.9万余人次外籍人士参与。与去年相比,今年的评选活动参与性更强
期刊
有一句话我等了30年,现在终于可以说了:“老爸,我总是跟你说,我会回来拿到我的学位的!”  我要感谢哈佛大学在这个时候给我这个荣誉(荣誉法学博士学位)。明年,我就要换工作了(注:指从微软公司退休)……我终于可以在简历上写我有一个大学学位,这真是不错啊。  我为今天在座的各位同学感到高兴,你们拿到学位可比我简单多了。哈佛的校报称我是“哈佛大学历作,这导致了我学生生活的结束,以及通往微软公司的不平凡的
期刊
近年来,“6·18”的内涵更加深化,开展围绕科学发展主题、扣紧转变方式主线的院士献计献策活动,为院士服务地方经济、推动地方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机会。  “我这是第七次参加“6·18”了“6·18”有创意、有新意,规模一届比一届大,层次越来越高,内容越来越深刻,名声越来越响亮。这个平台也吸引了我参与到加快福建发展的进程中来。”——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王乃彦    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亦称“6·
期刊
与外国专家的交流,启发我从另一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引起世人的关注。我自1989年开始从事引智工作,有机会接待苏联、德、法、日、瑞典等国的专家,在学习引进其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就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变化进行交流,了解到他们对中国的看法,双方的观点反映东西方文化与理念的差异,也折射出我国改革开放的辉煌,启发我们换个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    中国才是社会主义的“
期刊
中国真正高速发展起来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民的智慧被充分挖掘出来了。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强国,实现这一目标仅用了这么短的时间,这是非常惊人的,我很荣幸地成为了历史的见证人。  满头的银发见证了岁月的沧桑,一丝不苟的鬓角诉说着一个女人的精致和干练。谷内百合子虽然是一位年近九旬的日本老专家,但是记者一行人来到她陶然亭的家中采访时并不觉得她垂然老矣,通过她将近3个小时的叙述可以看出,她汉语
期刊
国际人才竞争中的人才待遇的标准,通常不是由国内人才市场定价来决定,而是由全球市场人才定价来决定。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就提出国际人才应该全球定价。清华经管学院2009年全球招聘,对海外高层次人才一共发出20个工作邀请,结果只有1个人接受邀请,待遇因素正是主要障碍。    国际人才应全球定价    待遇不仅仅是薪酬收入等显性因素,还包括相对收入、生活物价、发展前景、发挥平台、收入增长空间等隐性因
期刊
社会在不断发展,不断变化。中国共产党也在不断学习,不断调整,不断适应。这种善于从社会实践中汲取经验的能力是中国共产党的突出特色,希望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反思中不断前进!  一边是毛主席的画像,一边是周总理的画像,在并无其他装饰的白墙上,这样的组合看起来如此夺目。记者一行人来到加拿大专家伊莎白·柯鲁克在北外的家中,发现这里面积不大,陈设异常简单朴素,与普通中国老人的家并无二致。不过,住在这里的并不是一位
期刊
“当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天安门广场沉寂了两分钟之后就像突然爆发了的山洪,人们欢呼雀跃、人们热泪盈眶的那场面让我这个美国人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我被一个新国家的诞生感动了,我被她的人民感动了。”  当我刚见到沙博理老先生的时候,真不敢相信他已是96岁高龄的耄耋老人,那是因为他精神矍铄;待我结束对他的采访之后,我不禁又如此感叹,他不仅思维敏锐,而且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在中国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
期刊
外界对中国充满了误解与迷思,一个有见识的外国学生也不敢预测到中国留学会学到什么。但实际上,在中国生活以后,逐渐会感到习惯,也会从迷雾中发现真相并作出理智的判断。虽然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应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但中国真的是一个非常有安全感的国家,市区的犯罪率和美国以及欧洲城市相比较低。中国和其邻国不同,虽然日本和韩国等其他亚洲国家和中国有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差异。  在中国留学是一种独特的经历,这是在其他
期刊
上海合作组织是唯一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而我是这个组织的首任秘书长,当时感觉这对我是一个挑战,而且责任重大。  2001年6月15日,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6国元首在上海隆重聚会,庄严宣告欧亚大陆一个崭新的区域性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2003年5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国家元首在莫斯科开会,我当时担任中国驻俄罗斯大使,也旁听了会议。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