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潮中的上海诗歌

来源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hua7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记得就是八九十年代的时候,陈东东写过一篇文章,谈到先锋诗歌和读者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个是他比较早地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实际上沟通的问题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最近修订的《中国当代诗歌史》不久就要出版,但是我给自己定位就是一个诗歌的外行人,对诗歌的评论肯定有很多离奇的东西,那么现在有一些学生问我大学里研究诗歌的教授越来越少,那你为什么还关注诗歌的问题.
其他文献
叶甫图申科是20世纪苏联诗坛的重要诗人,他面对的即是现实,也是永恒.他是用心灵与苏联现实、与人类世界对话的诗人.在长诗<妈妈与中子弹>中,诗人怀着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
将天然海水放到水族箱以后,原有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各种制约因素消失,许多有害细菌会大量繁殖,侵袭鱼体,使珊瑚礁鱼死亡。故从大海里取来的天然海水一定要加以处理才能使用
施蛰存选编<晚明二十家小品>,除倚文谋生外,还与周作人倡导明人小品密不可分.该选本的价值取向,体现为以风趣为主、注重表现人格风骨的文字与倡性灵、反复古的文学见解.施氏
来自消费者、业者以及立法者三方面对食品可追溯性的要求呈现全球化的趋势,欧盟即将推行关于水产品的全链可追溯性法律法规(EC,178/2002)。美国关于原料标签法于2003年9月30日生
20世纪80年代初期声名鹊起的朦胧诗已经被认可为新时期文学的标志性产品,当它的光影渐渐淡去之后,中国当代诗坛尤其是当代先锋诗歌阵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呈现出怎样的风貌呢?
V.S.奈保尔是当代英语世界最为重要的作家之一,美国读者最多的文艺期刊--<纽约时报书评>曾多次提及他的名字及作品.作为一位别具一格的作家,奈保尔的创作一直密切关注后殖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的历史总结,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这种理论继承体现在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基础的,具体表现在以实践为
20世纪80年代。在“朦胧诗”兴盛后。出现了“新生代”诗人群。四川、北京、上海成为其重镇。上海出现了“海上诗群”、“撒娇派”、“城市诗”等。上海师范大学一度成为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