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将x线应用于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7月期间在本院收治的113例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征求患者意见后,Genant’s半定量法及定量法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对比两种定量方法下的诊断价值,对比单独诊断和两种方法联合诊断结果。结果:半定量法下,94例患者被直接确诊为压缩性骨折,诊断率83.1g%,定量法下,有104例患者被直接确诊为压缩性骨折,诊断率92.04%,两次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x线;半定量法;定量法;诊断率
【中图分类号】R5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 2019) 03-0102-01
压缩性骨折是骨折的一种,较常发生于老年人,可由外伤或骨质疏松等原因引起,压缩性骨折可分为稳定性和不理性的骨折。这种骨折是由于骨头被压扁而形成的骨折,对患者的伤害是比较大的,而及时诊断是临床治疗的重要参考。目前,影像学手段在压缩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较多,X线检查是应用时间较长且相对简捷廉价的诊断方式,而具体的定量方法对诊断结果有一定影响…。现就此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压缩性骨折患者113例,均为本院收治患者,均为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研究时段为2015年7月-2018年7月,本次研究均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同意加入此次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54例,年龄56-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23±2.17)岁。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检查方法:患者取站立位,中心线对准骨折部位,进行正侧位排片。
定量单方法:①半定量法[2]:将椎体畸形分为三级,轻度为椎体前中部或后部高度减少1/5-1/4,或面积减少1/10-1/5,中度为椎体前中部或后部高度减少1/4-2/5,或面积减少1/5-2/5,重度为椎体前中部或后部高度减少2/5及以上,或面积减少2/5及以上。②定量法[3]:于椎体各角选定一点,加上侧面中点,共6个点,并借助这些点测量患者椎体前部、中部及后部高度,并根据数值计算椎体面积,计算前后高度比、中后高度比、及楔形指数,相邻椎体数值差达到15%及以上,确诊压缩性骨折。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种定量方法下的诊断结果和联合诊断结果,计算诊断率并比较。
1.5 统计学方法
将该研究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各项研究数据准确的录入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诊断率以(%)表示,对比差异行X2检验,检验数值参考P值,设定界值0.05,低于该值,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半定量法下,确诊者94例,诊断率83.19%,定量法下,確诊者104例,诊断率92.04%,两次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76,P=0.043);联合诊断下,有107例患者被直接确诊为压缩性骨折,诊断率94.69%,高于单独诊断,但与定量法的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X2=0.063,P=0.423)。
3 讨论
利用影像学手段诊断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多,手段也多样,X线检查、CT检查以及MRI检查都是常用手段,CT检查和MRI检查在部分基层医疗机构中还未完全普及,在临床中骨折的X线检查较为普遍,其图片的信息是指导治疗和观察疗效的重要依据,因此为临床上提供规范而科学的骨折X线诊断报告是放射科医师应具备的基本功。X线图像在经数字化后处理后诊断骨折分型、骨折损伤度的效果明显增强。所以,确保X线检查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所重视。适用于临床应用。
定量方法对压缩性骨折X线诊断的价值有影响,本研究就此进行研究。半定量法下进行诊断,主要依靠视觉判断,而定量法下,则是通过测量椎体高度并计算相关数值后确认畸形状况,相比之下,定量法更为确切,但仍存在漏诊可能[4-6]。所以采取两种定量方法联合的方式,诊断价值更高。本研究显示,定量法的诊断率高于半定量法,而联合诊断,诊断率更高。
综上所述,半定量法和定量法均是压缩性骨折X线诊断的有效参考,定量法更优,而联合应用是确保诊断率的科学方案。
参考文献
[1]吴延伟,孙淑霞.Genant’s半定量法和定量法在X线诊断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7,30( 4): 261-262.
[2]郭宝英,朱魏,赵太茂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x线、MRI影像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ct和nm杂志,2016,14(11):124-126
[3]梁成民,于海洋,崔西龙等.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影像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骨科杂志,2016,19 (1): 24-26
[4]曹建龙X线与CT诊断胸腰椎骨折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6): 55-56
[5]唐一村,林本丹,林慰光,等.x线片和CT影像对胸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诊断意义[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6,26(9):801-806
[6]张有红.胸腰椎骨折通过x线与CT诊断的效果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医药研究,2016. 10 (5):190
【中图分类号】R5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 2019) 03-0102-01
压缩性骨折是骨折的一种,较常发生于老年人,可由外伤或骨质疏松等原因引起,压缩性骨折可分为稳定性和不理性的骨折。这种骨折是由于骨头被压扁而形成的骨折,对患者的伤害是比较大的,而及时诊断是临床治疗的重要参考。目前,影像学手段在压缩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较多,X线检查是应用时间较长且相对简捷廉价的诊断方式,而具体的定量方法对诊断结果有一定影响…。现就此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压缩性骨折患者113例,均为本院收治患者,均为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研究时段为2015年7月-2018年7月,本次研究均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同意加入此次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54例,年龄56-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23±2.17)岁。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检查方法:患者取站立位,中心线对准骨折部位,进行正侧位排片。
定量单方法:①半定量法[2]:将椎体畸形分为三级,轻度为椎体前中部或后部高度减少1/5-1/4,或面积减少1/10-1/5,中度为椎体前中部或后部高度减少1/4-2/5,或面积减少1/5-2/5,重度为椎体前中部或后部高度减少2/5及以上,或面积减少2/5及以上。②定量法[3]:于椎体各角选定一点,加上侧面中点,共6个点,并借助这些点测量患者椎体前部、中部及后部高度,并根据数值计算椎体面积,计算前后高度比、中后高度比、及楔形指数,相邻椎体数值差达到15%及以上,确诊压缩性骨折。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种定量方法下的诊断结果和联合诊断结果,计算诊断率并比较。
1.5 统计学方法
将该研究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各项研究数据准确的录入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诊断率以(%)表示,对比差异行X2检验,检验数值参考P值,设定界值0.05,低于该值,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半定量法下,确诊者94例,诊断率83.19%,定量法下,確诊者104例,诊断率92.04%,两次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76,P=0.043);联合诊断下,有107例患者被直接确诊为压缩性骨折,诊断率94.69%,高于单独诊断,但与定量法的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X2=0.063,P=0.423)。
3 讨论
利用影像学手段诊断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多,手段也多样,X线检查、CT检查以及MRI检查都是常用手段,CT检查和MRI检查在部分基层医疗机构中还未完全普及,在临床中骨折的X线检查较为普遍,其图片的信息是指导治疗和观察疗效的重要依据,因此为临床上提供规范而科学的骨折X线诊断报告是放射科医师应具备的基本功。X线图像在经数字化后处理后诊断骨折分型、骨折损伤度的效果明显增强。所以,确保X线检查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所重视。适用于临床应用。
定量方法对压缩性骨折X线诊断的价值有影响,本研究就此进行研究。半定量法下进行诊断,主要依靠视觉判断,而定量法下,则是通过测量椎体高度并计算相关数值后确认畸形状况,相比之下,定量法更为确切,但仍存在漏诊可能[4-6]。所以采取两种定量方法联合的方式,诊断价值更高。本研究显示,定量法的诊断率高于半定量法,而联合诊断,诊断率更高。
综上所述,半定量法和定量法均是压缩性骨折X线诊断的有效参考,定量法更优,而联合应用是确保诊断率的科学方案。
参考文献
[1]吴延伟,孙淑霞.Genant’s半定量法和定量法在X线诊断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7,30( 4): 261-262.
[2]郭宝英,朱魏,赵太茂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x线、MRI影像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ct和nm杂志,2016,14(11):124-126
[3]梁成民,于海洋,崔西龙等.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影像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骨科杂志,2016,19 (1): 24-26
[4]曹建龙X线与CT诊断胸腰椎骨折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6): 55-56
[5]唐一村,林本丹,林慰光,等.x线片和CT影像对胸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诊断意义[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6,26(9):801-806
[6]张有红.胸腰椎骨折通过x线与CT诊断的效果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医药研究,2016. 10 (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