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6大认识误区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xia9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医学的发展,影像学检查手段(包括X线、CT、MRI、US和PET/CT等)越来越多,在疾病诊断、疗效随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临床科室与影像科的合作也越来越紧密。面对各类影像检查,很多人存在不同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CT成像辐射多、危害大
  勘误:CT成像辐射剂量小,诊病能力高
  患者小李近日肺部不适,前往医院看病。医生建议其进行胸部CT检查,他拒绝,称“CT辐射大,我只做X线摄影”。其实,随着技术的发展,CT成像的辐射剂量已被控制得越来越小,一次低剂量肺部CT成像的X线照射剂量约为1.5毫西弗(mSv),远小于造成人体损伤的单次最大接受剂量。
  此外,CT成像发现疾病的“能力”要远高于X线成像。X线成像就像把体内的全部器官、骨骼都压在同一张平面上,这样难免会有重叠,病灶难免会被隐藏。而CT成像就好比切黄瓜片,一片片黄瓜能让医生清楚地看见切面。X线摄片目前常被用作筛查的首选,CT成像则被作为进一步检查的工具,尤其在肺部病变的诊断中,临床更多采用CT检查。
  误区二:腿部疑有问题,哪侧疼,“照”哪侧
  勘误:四肢骨和脊柱侧位摄片,只需一个侧位片
  患者小王一瘸一拐地到影像科摄片,就侧位片“照”哪侧的问题,向医生发出疑问:“我明明是这边腿疼,为什么拍的是另一边?”其实,X线具有穿透性,能透过表面看清内部事实,不同于肺部侧位摄片(肺部分左右,为更好地显示效果,通常医生会选择不同方向的侧位片),四肢骨和脊柱的侧位摄片,只需一个侧位片即可,并不是哪侧疼就一定要“照”哪侧。
  误区三:床旁摄片真方便,住院患者都能用
  勘誤:“床旁机”只在特殊情况时使用
  随着“床旁机”技术的发展,移动摄片机变得越来越便捷和富有科技感。当病房某些特殊患者申请使用床旁摄片时,其他住院患者看到其方便、省事,也要求床旁摄影。其实,这并不可取。因床旁摄片机的体积较小,电压、电流等各项参数远小于固定式X线摄片机,成像质量不如后者,且移动摄片时的放射防护远不如影像科专用机房全面。所以,只有在患者病情危重等特殊情况时,才可使用“床旁机”。
  误区四:磁共振等同X线射片,也有辐射
  勘误:磁共振不产生放射线,不带电离辐射
  很多患者在接受磁共振检查时,认为磁共振同属放射科,也带有辐射伤害,因而要求给予放射防护。这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因为磁共振是运用原子核的电磁共振原理,不同于X线摄片或CT成像,并不会产生放射线,也不带有电离辐射。
  误区五:磁共振“照”得最“清楚”
  勘误:磁共振与CT成像各有优缺点
  患者一般会将磁共振成像与CT成像作比较,认为磁共振检查时间长、费用高,因此更先进、成像更“清楚”。其实,磁共振、CT成像之间并不存在谁更“清楚”的问题,两者各有优缺点。例如:磁共振不能胜任肺部检查,而运用CT成像就能够更清楚地显示肺部;对膝关节进行检查时,磁共振能更好地显示膝关节的软组织、韧带、半月板等问题,而CT成像则能更好地显示关节的骨质问题。
  误区六:放射科医生只看片、不出诊
  勘误:放射科医生看片也出诊,诊断或更客观、准确
  很多患者认为,放射科就是“照相馆”,医生只负责看片,不出诊。事实上,放射科医生看片更专业、更全面、更有针对性,加之通过询问患者相关病史、症状等,可能会做出更客观、准确的诊断或疗效评价,有时甚至会改变诊断结果。本院放射科十年前就率先在上海市设立放射科专家门诊和特需门诊,解答临床疑难病例。
  专家简介
  曾蒙苏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兼放射诊断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影像学系主任,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放射学会腹部影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核学会肿瘤放疗和影像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任上海市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擅长腹部和心血管疾病的影像诊断,尤其是肝、胰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特需门诊:周二、周四上午
其他文献
生活实例  王阿姨最近总是觉得心慌、心跳加快,活动后或者夜间睡眠不好时,症状更加明显。有时候,她又会出现头晕、乏力,甚至还莫名其妙晕倒过几次。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王阿姨的心率就像“打摆子”,一会儿快,一会儿慢,快时心率高达140~150次/分钟,心里像揣了只暴躁的兔子,慢时心率只有30~40次/分钟,还出现过持续4秒的心脏停搏。医生告诉王阿姨,她这种情况在医学上被称为“快慢综合征”。在医生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死亡率100%。虽无有效治疗手段,但狂犬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1.狂犬病潜伏期有多长  潜伏期是人从被带毒动物咬伤而感染狂犬病病毒到发病的时间,其长短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伤口的严重程度及其距头面部的远近、感染病毒的数量和毒力等。狂犬病的平均潜伏期为2~3个月,极少超过1年。  2.狂犬病病毒通过哪些途径进入人体  感染狂犬病病毒的最主要途径
患脓疱疮,祸根竟在一条毛巾  一天,两位打扮时髦的女士带着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到我诊室求治。小男孩衣着整洁,但当我看到他的面部时,心头不禁一紧:小男孩鼻孔、口唇周围有多个浅糜烂面,上面还有几个小脓疱和淡黄色痂。其中一位女士告诉我,这两天糜烂面明显变大了,小男孩自述糜烂面有痒感。  我认真地看了小男孩的皮疹情况,然后很严肃地告诉这两位女士:小男孩患了脓疱疮,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黄水疮”;好在天气变凉了
时值冬春交替,正是春困时节,古人云“春眠不觉晓”。但是,现代社会生活工作的高速、高压,以及雾霾、沙尘等极端气候环境的频发,失眠人群急剧增加。最新一项数据调查显示,近七成被访者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为什么春季成为失眠的高发期呢?  中医说:  春为四季之首,万象更新之始。春季冰雪消融,万物复苏,柳丝吐绿,春花萌芽,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这时候人体肝阳上亢,会出现头痛、头晕、血压升高,最终导致失眠
食物过敏是指食物中的某种组成成分摄入体内后,作为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而发生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可累及胃肠道、皮肤和呼吸道等。婴幼儿是食物过敏的高危人群,其过敏原主要来源于牛奶、鸡蛋、花生、坚果、豆类、谷类、鱼类及贝壳类,其中牛奶蛋白最为常见,一半以上婴幼儿及儿童对牛奶蛋白过敏是非IgE介导的,50%以上的牛奶蛋白过敏症状仅限于胃肠道。  随着年龄的增长,某些食物过敏将“自愈”  食物过敏在婴
网友给《大众医学》杂志发的邮件  因为生意上的需要,我经常带客人到外面的娱乐场所消遣,曾发生过意外性行为。事后我非常后悔,生怕感染艾滋病病毒(HIV)。我最近看到网上有消息说,国外有通过服药来预防HIV的方法。请问:目前国内有这样的方法吗,服药真能预防HIV吗?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的传染性疾病。尽管1996年问世的抗反转录病毒疗法(即“鸡尾酒疗法”)在
读者咨询:我今年35岁,最近体检,妇科超声报告上写着“疑似子宫内膜息肉”。我没有任何症状,这种情况需要进一步检查治疗吗?  专家解答:若有生育要求,应积极处理,可在宫腔镜下电切除息肉并进行病理检查,排除恶变可能,术后可试孕;若无生育要求,可暂不处理,在下次月经结束后3~5天做B超检查,看息肉是否脱落,以后定期随访即可。  子宫内膜息肉是最常见的子宫内膜病变之一,它是子宫内膜局部的良性结节状突起,由
张阿婆最近老是觉得眼前有虫子飞,在白色的背景下更加明显,每次用手去抓,可怎么也抓不到。张阿婆十分困惑,于是到医院眼科就诊,看看是不是眼睛出了毛病。医生经过仔细检查张阿婆的眼睛,给出的诊断是“玻璃体混浊”,俗称飞蚊症。  飞蚊症非常多见  我们的眼球里面很大一部分成分是玻璃体,约占眼球内容积的4/5。正常状况下玻璃体无色透明,呈凝胶状态,犹如小孩吃的透明果冻。玻璃体对眼内组织有支持、减震和代谢作用。
吸烟(包括主动和被动吸烟)是目前对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吸烟人群的死亡风险大于非吸烟人群,这是被反复证明的事实,也是国际上达成的共识。  吸烟致死,“伤心”占主因  很多人只知道吸烟会导致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系统疾病,却没有意识到,烟草对于心血管系统所带来的损伤更为严重,会导致更多的死亡。  全球每100个因吸烟导致的死亡中,有35个是因吸烟引发的心血管病死亡,多于其他任何疾病。因此,吸烟引发
最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了一家公司人乳头瘤病毒(英文简称HPV)疫苗的进口注册申请。研究数据表明,该疫苗在国内目标人群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国外具有一致性。医学界已达成共识,HPV感染是发生宫颈癌的必要条件。目前已知有100多种不同类型的HPV,其中大部分HPV类型被视为“低风险”,与宫颈癌并无关联;但有14种HPV类型被列为“高风险”,已经证实它们会导致宫颈癌。其中,两种风险最高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