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癣毛癣菌肉芽肿株与体癣株形态学、致病性及比较蛋白质组学的差异性研究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fh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筛选须癣毛癣菌肉芽肿株和体癣株的差异表达蛋白,探讨须癣毛癣菌致深部和浅部感染的发病机制.方法 选取4株肉芽肿株和4株体癣株须癣毛癣菌,行27℃和37℃平皿及钢圈法小培养,观察形态变化.取8只豚鼠,糖皮质激素干预改变豚鼠的免疫状态,每只豚鼠对称部位分别采用表面和皮下两种接种方式接种同一种菌,制备体癣模型和肉芽肿模型,接种后2周左右直接镜检及培养、组织病理检查,验证感染效果.筛选肉芽肿株强毒株和体癣株弱毒株各1株,行双向电泳,质谱检测和NCBI数据库分析.结果 须癣毛癣菌37℃培养,4株肉芽肿株较4株体癣株生长良好;27℃培养,两者形态差别不明显.豚鼠感染实验,所有菌株均构建了体癣模型,4株肉芽肿株较4株体癣株炎症反应明显.3株肉芽肿株形成皮下结节,直接镜检及培养、组织病理检查均显示感染成功.比较蛋白质组学,肉芽肿株和体癣株分别检测到蛋白点(463±20)个与(398±17)个,肉芽肿株有62个蛋白上调表达,体癣株有21个蛋白上调表达,肉芽肿株中有致病意义的蛋白包括烯醇化酶、热休克蛋白家族、丝-苏氨酸蛋白酶、细胞信号转导相关蛋白、能量相关蛋白、细胞骨架蛋白及一些假想蛋白.结论 须癣毛癣菌肉芽肿株较体癣株耐热,易感染宿主;两者蛋白质水平有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清热除湿汤为赵炳南先生治疗湿疹热盛型的基本方,在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应用已有50年历史.我们于2006年9月至2010年6月,用清热除湿汤治疗61例湿疹热盛型的患者,并与传统治疗湿热证的经典方龙胆泻肝汤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的白念珠菌唑类耐药株中唑类抗真菌药物(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作用靶位基因ERG 11基因突变与耐药的关系.方法 用PCR对临床分离的93株白念珠菌的Erg11基因进行扩增、测序,DNAman软件将测序结果与基因库中的X13296进行比对,将突变碱基翻译为氨基酸,确定是否发生错义突变.结果 共检出40个碱基突变位点,包括27个同义突变位点和13个错义突变位点.耐一种药物的
目的 研究氯生太尔体外抗白念珠菌的活性.方法 用微量稀释法测定氟康唑单独及联合氯生太尔对白念珠菌标准株CAF-2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用含10%小牛血清的RPMI 1640液体培养基诱导菌丝形成,计算并比较实验组(氯生太尔作用后)和对照组(未加氯生太尔)10株白念珠菌菌丝的形成率;用透射及扫描电镜观察白念珠菌标准株CAF-2在氯生太尔作用后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氯生太尔在体外能抑制白念珠菌的生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炎症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都造成严重影响.世界范围内的银屑病发病率约为2%~3%,银屑病药物的全球市场每年高达33亿美元.转化医学工是一门新兴学科,涵盖了从基础科学到临床应用的各个方面,是创新药理学工具、生物标记、临床方法和技术的综合运用,其主要目的是将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联系起来,将科研创新成果转化成新的诊疗技术或医疗保健产品.转化医学的流程主要为三个阶段,分
期刊
目的 利用皮肤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技术观察寻常性银屑病的成像特征.方法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120例,选择典型皮损做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查,记录各项指标的扫描结果.结果 12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均存在真皮乳头毛细血管迂曲扩张,113例(94.17%)棘层增厚,106例(88.33%)角化不全,86例(71.67%)角质层内可见Munro微脓肿,71例(59.17%)颗粒层减少或消失.27例滴
期刊
尖锐湿疣(CA)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的性传播疾病.有研究表明,CA的反复发作与患者全身和局部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密切关系,研究显示,CA患者血清Th1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下降,Th2细胞因子水平相对上升,导致Th1/Th2失衡.卡介菌多糖核酸能够提高患者血清IL-12水平,降低IL-4水平,调节和改善尖锐湿疣的Th1/Th2细胞因子免疫失衡,从而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尖锐湿疣临床复发率[1]。
期刊
期刊
患者男,65岁.因背部及上肢水疱伴疼痛11d就诊.患者11d前因感冒出现背部皮肤疼痛,1d后在背部及上肢出现粟粒至绿豆大丘疱疹,迅速变成水疱,成带状分布.在本地县医院诊断为带状疱疹,给予糖皮质激素、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后,水疱结痂,疼痛减轻,但是原带状疱疹的皮损处出现红色斑片.体检:一般情况好,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肩部原带状疱疹皮损上有数个暗红色斑片,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压之褪色,呈带状分布.
期刊
经中华医学会批准,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定于2012年6月14—17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本次会议属中华医学会一类学术会议,将继续以“以人为本的学术促进”为宗旨,全面推动中国皮肤性病学事业进一步发展。同期第二届东亚皮肤科大会(6月13—15日,官方网站http://www.cmacsd.org/eadc2012/)、
期刊
患者男,59岁,因双手足起皮疹16年就诊.20年前因胃部不适自行购买香砂养胃散冲服,每日3次,每次2包,坚持服用20年,偶有间断.16年前右手掌首先出现单个黄色丘疹,逐渐增多,左手掌和双足跖出现类似皮疹,在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为手足癣、毛周角化病、跖疣、寻常疣,口服多种维生素、维A酸类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患者自觉头晕,嗜睡,紧张焦虑,思想不易集中,夜间多汗,入睡后足有震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