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引导”和“全新的眼光”的融合——论当代网络文艺发展的批评定位及理论问题

来源 :学习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kfyw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面引导"和"全新的眼光"的融合是当代网络文艺发展的批评定位,"正面引导"即以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为引导,"全新的眼光"则要求批评能够看到网络文艺的新态势、新特征和新指标.基于这一批评定位,网络文艺的未来发展有几个主要理论问题需要注意:首先,从批评标准看,网络文艺要扎根人民,这是当代网络文艺发展的价值定位.要做到商业性与艺术性的融合与辩证,正确面对网络文艺发展中的市场问题.其次,从创作原则看,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反映论为指导,网络文艺不能沦为"失重"的娱乐游戏,要着力创造网络文艺发展中的"高峰"与"精品".
其他文献
在1960—1990年代的美国中国学领域,利皮特等马克思主义学者,马若孟、罗斯基等新自由主义学者,和以黄宗智为代表的实体主义学者围绕近代中国农村经济展开激烈的学术争论,形成了一大批重要而又彼此针锋相对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Modern China和Republican China等重要学术期刊上的专题讨论,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由于这些论著是被独立分散译介到国内的,在不熟悉相关论争背景的情况下,读者很难了解论著产生的语境、暗含信息和作者的真实意图.本文以其中两次主要的学术争论为切入点,试图就三大学派学者的
身体作为一个哲学文化概念,不仅观照文学写作,更有物质性和精神性多方面的承载意义.在国内的女性主义研究领域,虽然近些年来身体写作的热度有所下降,但是它依然值得关注、总结和反思.从当代身体美学的发展轨迹来看,它在物质范畴细化、窄化和泛化之间不停游移转变,注重感性和理性、身体和心灵的弥合.本文通过梳理东西方世界对身体美学的建构和认知,重审身体写作的美学方法,重估身体哲学的性别意义,拓展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边界,延展泛化身体美学的作用主体和审美经验的适应面,以突出身体美学的综合性引导价值.
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主观心理和认知直接影响人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具有辨识我者与他者、凝聚情感和力量的功能,以及维护统治和巩固政权的政治认同意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中国人民在近代屈辱中觉醒的民族意识,则蕴含着更大的时空范围、更具有超越性的政治共同体理念.它通过激活历史资源唤醒了中华民族对于悲惨处境和奋斗历程的历史记忆,从而在古今历史的对比中强化政治认同;通过挖掘文化资源推动了政治认同客体的迁移,从而在超越民族、宗教、职业、价值观等因素形成的认知分歧中促进政治认同.总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激发历史
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成立于201 1年,历史可追溯到1960年成立的山东师范学院政治教育系政治经济学教研组.学院学科底蕴深厚、平台特色明显.1985年开始(与山东大学联合)招收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98年获准设立全国第一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硕士学位授权点;
期刊
"生产的人"是马克思考察人的本质的一个基础性形象.处在资本主义体系当中的"生产的人"进行着异化的生产,因此,以"生产的人"为分析起点,有助于更完整地理解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批判.技术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外化产物,标识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它在一定社会结构中规定着人的生产样式,所以技术既是"生产的人"的本质的塑造因素,又在资本逻辑下构成了对"生产的人"的统治力量,这种双向运动成为马克思论述技术与"生产的人"的核心.海德格尔与埃德加·莫兰对于马克思的"生产的人"与技术的关
马克思主义空间政治经济学蕴含着探寻和破解空间治理难题的逻辑和方法,市域社会治理内含着解决空间性问题的现实诉求,两者具有内在的逻辑相洽.在马克思主义空间政治经济学视域中,我国市域社会治理中的空间性问题主要表现为城乡空间发展不平衡、城市更新中的生态矛盾、公共空间资源供需失衡、居住空间主体分异四个方面,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应从价值、重心和方法三个维度规划策略路径.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27条初步确立了我国公务行为终身负责制的制度框架,此条排除了监察机关政务处分的适用,规定可以进行立案调查.但是立案调查的性质需要界定,立案调查后的法律责任也需要明晰."去官不免"是中国古代官制运行保障制度体系中对于完善公务行为终身负责制具有借鉴意义的制度,该制度在宋代得以成熟和完善,主要适用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维护私权、促进司法公正等领域."去官不免"规制蕴含的国家治理资源,启示当前要进一步明确公务行为终身负责制的内容,完善公务行为终身负责制的其他配套法
一些学者将"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等同于"逻辑顺序与历史顺序严格一致",进而批判"逻辑与历史相一致"原则,这样的认识是根本错误的.追溯逻辑与历史关系研究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特别是梳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相关观点,有助于理解"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真正内涵."逻辑与历史相一致"是马克思在构建经济学理论体系时坚持的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的叙述原则,逻辑进程既不能脱离历史,也不能处处跟随历史;逻辑发展必须与历史相统一,也必须与现实相一致.只有正确认识逻辑与历史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资本论》开篇商品的性
当前世界各经济体普遍面临增长乏力及经济震荡等问题,如何解释这种不稳定现象的根源、实现长期相对稳定的增长是宏观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后凯恩斯学者在批判萨伊定律的基础上,围绕哈罗德不稳定原理对此类问题进行了系统考察.本文对后凯恩斯学派具有代表性的三种增长理论进行了批判性综述:首先,文章梳理了三种理论关于不稳定性产生的根源以及如何调节以实现稳定等问题的观点;其次,文章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角对三种增长理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批判,指出由于没有抓住资本积累的矛盾运动规律,仅将产生不稳定性的原因归结于流通领域的资本家行为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