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河谷发展无公害稻鸭共作初探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gitalmachine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介绍了稻鸭共作国内外发展情况、优势和意义,并分析了稻鸭共作在伊犁的开展情况、发展思路与建议、发展对策,以推动稻鸭共作在伊犁的发展。
  关键词 稻鸭共作;发展思路;伊犁河谷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8)23-0248-02
  
  现代稻作生产主要依赖化肥、农药等大量化学物质的投入来获得高产稳产,这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也使稻米品质下降。而稻鸭共作生态农业是以稻作水田为条件,以种稻为中心,家鸭田间网养自然与人工相配合的生态工程系统,是有效控制常规稻作生态污染的重要技术途径。
  
  1国内外发展情况
  
  目前,国内对稻鸭复合生态农业有共作、共生、共育、共栖、生态种养和稻丛间家鸭野养等提法,但技术本质相同。稻田养鸭是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20世纪60年代就有技术总结,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已经历流动放牧、圈牧结合和稻鸭共栖等发展阶段,但由于鸭子践踏禾苗与啄食稻穗、稻田天敌为害、食料不足和病虫难防、化肥和农药对鸭子栖息的负面影响以及鸭子规模放养防疫技术不成熟等因素限制以及各地重视程度不够而未能广泛普及。国外稻鸭共作技术于1991年在日本首先流行,它是在借鉴我国稻田养鸭技术和受当地自然农法的启发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农业生产技术。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江苏省镇江市从日本引进了此项技术,其他地方也吸收了日本稻鸭共作技术,开展了有中国特色的稻鸭共作模式的研究,各地也形成了适应本地生态环境条件的不同的稻鸭共作技术模式。
  
  2伊犁河谷发展稻鸭共作的优势及其意义
  
  伊犁河谷地区水资源丰富,是新疆重要的水稻种植区,由于水稻的种植比较效益高,近几年,每年的水稻种植面积在1.3hm2左右。伊犁水稻产区不仅水源丰富,光热资源充足,而且病虫害较少,因此具备发展无公害水稻生产的条件。由于化肥、农药在稻田的大量使用,多年连作严重影响了农田生态环境,稻田的综合功能未能充分发挥,资源未能充分利用。水稻与鸭结合的农作系统和种养模式,将是很理想的结合形式,能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水稻生产而言,它使现代水稻生产从主要依靠化肥、农药、除草剂转变为发挥水田的综合功能,实现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使可持续农业从偏重于理论的阐述转为切实可行的现实生产;就鸭生产而言,它发挥了鸭子许多未被认识、利用的潜在功能,使现代大规模集约养殖转向更符合鸭子生态条件的自然生态养殖,饲养出的鸭子更符合消费者对风味、营养和食品安全方面的需求。因此,稻鸭共作在伊犁河谷推广应用前景良好,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以及可预见的历史意义。稻鸭共作技术具有较多优势:一是节本增收。可实现节本增收675~900元/hm2。二是役鸭增收。由于役用鸭取食田间的杂草节约饲料成本;加之鸭子的口感和品质较好,鸭子的净利润增加。三是优质增收。稻鸭共作稻田在不使用农药、化肥的情况下,其产量与常规栽培使用农药、化肥的相比有450~1 200 kg/hm2的差异。但稻鸭共作稻田生产的是有机大米,是真正安全的大米,消费者的评价很高,稻谷收购价格高于市场普通稻谷20%以上,虽然产量有所下降,但稻谷的产值却高于常规种稻12%左右,稻鸭共作稻田较常规栽培稻田可实现优质加价增收1 500元/hm2
  在大力提倡绿色环保型、可持续农业的今天,稻鸭共作通过农牧结合方式,采用生物技术实现防虫、除草、施肥的目的,从根本上解决了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产生的压力,对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3稻鸭共作在伊犁地区的开展情况
  
  在伊犁河谷水稻种植区,历来就有稻田养鸭的习惯,兵团农场在这方面也做出了一些研究,但是并没有形成一整套的稻鸭共作栽培规程,稻农在稻田里放养鸭子,也都是率性而为,没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目前在伊犁河谷稻区每年根据传统实现稻鸭共养的水稻面积约在133.3hm2,大都是一些自由放养的形式,并没有真正的挖掘出其根本的潜力和优势。为了充分挖掘伊犁水稻生产的潜力和优势,不断提升伊犁河谷水稻的科技发展水平,使稻农实现经济增长和调整产业结构,在伊犁州农科所和伊犁州奶牛场党委的共同协调和牵头下,从2006年4月开始,依托农科院院长基金项目在伊犁水稻主产区奶牛场三连开展了稻鸭共作技术的适应性研究,力争通过我们的试验研究,形成一套科学的无公害稻鸭共作栽培技术规程,为把伊犁河谷水稻产区建设成为新疆的优质无公害稻米基地提供科技支撑。在实施过程中针对项目试验区土壤、水以及水稻和鸭品质指标进行必要的检测,为使稻鸭共作达到无公害的标准要求提供必要的支撑。通过2年的研究已基本掌握了稻鸭共作的基本规律和稻鸭共作栽培技术规程。2008年在伊犁州奶牛场三连建成7.3hm2的稻鸭共作示范区,通过近1年的示范试验,农户实现了双丰收,并且效果显著,同时也为形成伊犁河谷无公害稻鸭共作栽培技术规程提供有利依据。
  
  4稻鸭共作的发展前景
  
  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是当今世界追求的目标,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无公害稻鸭共作生产技术是对传统稻田养鸭技术的继承和发展,它使现代水稻生产从主要依靠化肥、农药和除草剂,转变为发挥稻田综合生态功能,实现水稻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鸭子的多种“役禽”功能。这不仅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而且通过鸭子捕虫、踩草,减少农药的施用,改善鸭肉和稻米的安全品质。稻鸭共作生产出的稻米和鸭肉为绿色食品,符合当今社会的消费需求,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和欢迎。近年来,该项技术在我国南方稻区正悄然兴起,应用范围和面积不断扩大,显示出较强的生命力和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因此,在伊犁河谷研究推广该项技术对提高种稻效益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通过引进和自我研究发现,该项目核心技术成熟,基本没有风险,稻鸭共作稻田使用水稻品种产量高、品质优,役用伊犁麻鸭能有效地控制水稻草害的发生,水稻在不使用化肥农药的前期下,能保证品质且取得较高的产量,稻米目前在市场上质优价高,销售也很抢手。
  
  5稻鸭共作技术发展思路与建议
  
  稻鸭共作总的发展要求是:在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为主线,以关注“三农”为契机,积极开展绿色环保型产业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前提下,必须要加强“企业带头、政府扶持”,从而达到提高农业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稻鸭共作不适合农民各家各户个体种植,这样不容易形成品牌效应,销售难以打开。经过研究,我们认为实行“政府服务+公司+农户(承包户和租赁田户)+基地”的模式较适宜于稻鸭共作初期的经营管理。政府负责出台政策鼓励农户(包括公司)采用稻鸭共作技术并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在初期实行经济扶持,组织技术培训,提供所需物资,主持签订合同,实施全程监测,搞好各项服务等。公司负责筹备稻种、苗鸭、饲料、护网、防疫等必需的物资,签订承包稻田和对稻农补偿合同,对承包人进行管理,对产品进行促销(加工、包装、宣传、销售等),负责产品的检测认定、商标的注册等;承包人负责对雇员的管理,对稻鸭的管护;稻农是稻田的租赁方,在机械插播和收割尚不完备的情况下,有偿育插秧和收割稻谷,并接受包产所得利益;基地的建设由政府统一协调和各方的共同努力,把稻鸭共作基地建设成高效生态现代农业的宏伟工程,造福一方百姓。
  
  6发展对策
  
  6.1组织协调
  稻鸭共作无论规模还是效益在我场都是一个相当大的惠民工程,需要财政、农牧、科技、水利、质检等部门通力合作来完成,所以政府应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并建立一套切实有效的管理机制。
  6.2技术培训
  稻鸭共作是生态农业产业开发在伊犁河谷开发的先例,在田间管理、技术应用和病疫防治等关键环节上需要对有关人员加强培训,提高常规操作和应急情况的处置能力。
  6.3销售
  销售是稻鸭共作成败的关键环节。一是把稻鸭共作的产品注册为绿色食品标志,取得合法进入市场的资格。二是将鸭稻米鉴定为有机米品牌。三是在品牌没有打开国内及国际市场的情况下,可界定为伊犁特产,作为礼品类商品,以团体消费为目标,强力促销。四是力求促成订单农业。五是寻找大客户如部队、大企业、大超市、大饭店及外商,以实现效益最大化。六是是提高包装品味(档次),充分利用广告等促销手段,闯市场,闯名牌。
  6.4政策倾斜
  政策方面除了资金、技术扶持外,还应研究制定特殊的政策措施。适时把稻鸭共作试点区确定为“科技扶贫项目示范园区”,争取上级的更大支持;加大各方面的帮扶力度;把推广稻鸭共作技术适量定为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村等,以便获得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
  
  7参考文献
  
  [1] 沈晓昆.鸭稻共作——无公害有机稻米生产新技术[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 徐亲阳,金千瑜,章蓉蓉.稻鸭共育是一项安全、绿色、高效、实用的新技术[J].中国稻米,2003(3):42.
  [3] 冉茂林,陈铮. 我国稻田养鸭的发展及研究现状[J].中国畜牧杂志,1993,29(5):58-59,61.
  [4] 徐德利,张明敬,孙皓,等.鸭稻共作高效生态农业集成技术研究[J].生态农业,2004,11(2):5-7.
  [5] 甄若宏,王强盛,沈晓昆,等.我国稻鸭共作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技术展望[J].农村生态环境,2004,20(4):1-5.
  [6] 王兆骞.中国生态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防雷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精密电子设备抗过电压、过电流及电磁脉冲的能力极低,缺乏防范的系统,一旦遭受雷击,设备将会遭受重创。主要介绍了直击雷防护、雷击
通过"医学英语写作四结合教学活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来促进学生医学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医学英语写作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教学的补充手段,来培
总结研究生参加病理学实验课教学的体会,对将来从事实际教学和科研工作很有益处,对同行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也能给予借鉴.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加,越来越多聘用护士进入了医院护理队伍,已成为医疗单位人事改革后护理工作的新生力量并且正在从"补充力量"向"重要力量"发展。聘用
MARVELD1定位于人类染色体10q24.2,该基因mRNA全长3238bp,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为18.9kDa,具有抑制肿瘤增殖,使细胞周期发生阻滞等作用。前期研究发现,MARVELD1的氨基酸序列在人
针对某工程的泄洪冲砂中孔进行体形优化,通过多个工况下的冲刷试验,获得冲刷深度及冲刷位置,根据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原理对射流入水断面流速进行计算,同时采用目前应用较多的
通过61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前超声图像的观察与经手术后病理结果证实所得结果对比分析。方法应用超声诊断仪对右下腹麦氏点及其周围作广泛的扫查。结果6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在考试结束后,对试卷进行分析,已经成为现代考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考试信息的统计分析,可以从中获取进一步的数据,并以此来展开评价,在数据中发现问题,进而促进教学工作的改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将对医学教学大有裨益.本文主要探讨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改进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体会.
近年来,随着4G网络全面普及,5G时代的到来,以及智能手机行业全面发展,曲面屏、折叠屏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手机的性能也越来越好,各大游戏厂商分别将PC端大型游戏移植到移动端来,不断涌现出各种类型的手机游戏。手机游戏的发展也经历了从一开始井喷式爆发到目前的马太效应的过程。由于游戏策划者对于手机游戏的用户需求、用户特征、用户行为习惯定位不明确,导致市面上的游戏同质化严重、制作水准低、体验感差,大大的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