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辽博 迷失在文物宝藏里

来源 :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宁省博物馆的前身是东北博物馆,于1949年成立,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博物馆。1959年改称辽宁省博物馆。辽宁博物馆的书画收藏与故宫博物院齐名,馆藏作品创下无数个“第一”。如欧阳询的《梦奠帖》,五代董源的《山口待渡图》,唐张旭的《古诗四帖》、怀素的《论书帖》,北宋赵佶的《草书千字文》、《瑞鹤图》,元赵孟頫的《红衣西域僧图》等,其中唐周昉《簪花仕女图》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被誉为辽宁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2013年的“旷世荟珍——辽宁省博物馆藏中国古代书画精品展”珍宝云集,平时也偶有临展交换到各地博物馆,比如去年9月在北京故宫武英殿里的《赵孟頫特展》中的《红衣西域僧图》等。
赵孟頫的《红衣西域僧图》局部。

  随着辽博新馆的开放,老馆将成为沈阳故宫分院。现在新馆的建筑面积达100013平方米,陈列展览区共有三层22个展厅,使用面积达24101平方米,馆藏文物近12万件/套,其中有一部分是国家一级文物,现已成为东北最大、国内一流的中央与地方共建国家级的博物馆。

穿越蛮荒 散落在时空深处的珍宝


  我按照时间的顺序首先来到辽宁博物馆三楼的展厅,这里分别用五个展厅展示了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战国至隋唐时期、辽金时期、元明清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辽宁文物馆藏。
彩繪骑骆驼俑(唐)。
青铜虎子(北燕)。

  穿过仿制山洞形状的展厅大门,抬头望向展厅墙上熟悉的辽宁版图,不熟悉的是在28万年前至4万年前,这片土地上古老的辽宁先人已经开始在这里繁衍生息。鸽子洞遗址、金牛山遗址、仙人洞遗址曾经都是原始人类生活的家园,尽管这时的家园仅仅是处天然的洞穴,还要忍受风吹雨打,各种野兽、疾病与死亡的威胁,但都阻止不了人类进化的脚步。
  这时,一个名为“骨鱼镖”的物件引起了我的兴趣,它出土于辽宁海城小孤山的仙人洞遗址。这个长得像一小节树杈的东西,原来是旧石器时代原始先民捕鱼用的工具。它是用鹿角为材料,用锯、切、刮等技术制成,以当时的技术水平可以想象制作这个用具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活。而且把鹿角的两侧作出双排倒刺,有“栏”有柄,方便于叉牢猎物。有关人员实验证明,用它竟可以捕捉60厘米以下的大鱼。真是没想到几万年前的老祖先们竟是那么聪明能干!这个小小的“骨鱼镖”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也是我国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唯一的一件骨鱼镖。
  走过旧石器时代,来到新石器时期,我的一转身,时光却走过千万年。眼前的“玉猪龙”,静静地躺在展台上,样子萌萌的,倒过来像一个大大的逗号。它睁着又大又圆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陌生的世界。而它的年纪已有五六千岁了!这件玉器是红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据考证,此件玉器出土于墓葬中,为成对佩戴在墓主人胸前,是按一定规格制成的原始“礼器”。它高15厘米,宽10.2厘米,厚3.8厘米,呈乳白色,身体卷曲如环,吻部前突,背部有一穿孔,扁圆厚重。如果不是看到它标注的名字,我真以为它是一只猴子。这件玉猪龙是红山文化玉猪龙中最大、形制最规整的一件,是馆藏珍品之一。红山文化是以20世纪30年代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遗址的发掘而命名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约有7000年至5000年。辽宁地区的红山文化主要分布在西辽河和大凌河流域,距今约有6000年至5000年。其中出土的玉器、陶器等都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位于辽宁省朝阳市的牛河梁女神庙遗址出土的“女神头像”,也是这一时期红山文化的一件珍品。牛河梁女神庙遗址的考古发掘被列为全国五大考古发现之一。
青花五彩十二月花卉杯(清康熙)。
《簪花仕女图》局部。
《瑞鹤图》 局部。

从初开到辉煌 承载历史的瑰宝


  第二展厅展出的是距今约4000年至2500年的夏商周时期的馆藏文物。这一时期的中华大地从蒙昧走向文明,辽河流域的文明的曙光驱走了史前的混沌。辽宁地区的青铜文化与中原夏商王朝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又不失自己的特色。展厅里色彩古朴、形状多变的陶罐,仿佛再现着当时先民们生活的场景。在第二展厅里最多见的就是青铜的鼎,鼎在中国古代乃国之重器。所以,各种图案繁杂,形状各异的鼎在展厅里总是处在醒目的位置。在辽宁省喀左县小波汰沟出土的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的“饕餮纹大圆鼎”赫然而立,它高86厘米,口径61厘米,直耳深腹,胎壁微薄,口沿下及足上端分别饰单层兽纹,三足均有扉棱,重达百余斤,是国内出土最大的商代圆鼎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商王畿以外的最大的铜鼎。此鼎用饕餮纹做装饰,想必是当初在鼎里装满了大鱼大肉,围坐在它周围的人一定也都是重量级的吃货吧。   接下来的我,跟随着时间的线索来到战国至隋唐时期的第三展厅。战国晚期的中华大地正从诸侯征战的分裂走向逐步统一,辽宁地区也逐渐成为中原文化的一部分。秦汉以后,辽宁已经成为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然而在统一的前夜却是多少血雨腥风,数量众多的青铜剑及车马配件,演绎着铁马金戈的战争画面。在众多冰冷的青铜器中也不乏有散发温情的器物,它叫“青铜虎子”。“虎子”作为古代溺器,一般都制成伏虎状,常见于江南地区,且为瓷器居多,北方较少见。但这件北燕的青铜虎子就出土于辽宁省北票市冯素弗墓葬中。它四足伏地,威猛中不失生动可爱,周身除铸出的花纹外,在颈、背、胸、尾部位又用细线刻划出毛、须等细节,使生硬冰冷的青铜器幻化出许多灵动的韵律。我久久地望着它,想象着这一件器物在千年前承载了多少关爱与期盼,最后它的主人又将它放在身边,安抚死后的灵魂。
  在展厅里走走停停,怎么也看不够这些充满历史厚度与文化艺术之美的展品,站在唐代的“釉陶舞马俑”前,仿佛还能听见那踏着节拍的清脆的马蹄声,那优雅的身姿永远定格在白净的陶泥里,背上的铃铛摇响了大唐盛世的乐章。那边的“彩绘骑骆驼俑”也是唐代的作品,踏着漫漫黄沙一直陪伴着位于辽宁朝阳鲁善都墓的主人度过漫长的地下岁月。
青瓷飞鱼形水盂(五代)。

辽金时期 辽宁地区曾经的黄金时代


  繁华终有落幕时,华夏历史走进另一个时代——辽金时期。辽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统一北方的王朝,五代十国时期,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落,于916年在龙化州(今内蒙古昭乌达盟八仙筒一带)即帝位,建立辽政权。辽宁地区是辽王朝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北地区是一部分后族和皇族的领地,成为辽朝重地之一。第四展厅里充分展示了这一时期不但有一些佛教器物,还有如“酱釉鸡冠壶”、“双陆棋”等许多日常生活用品。我最喜爱的是这个展厅中一件极其温润精巧的瓷器——耀州窑青瓷飞鱼形水盂。辽宁博物馆在市政府广场的旧址,博物馆外围就有按这个青瓷飞鱼形水盂造型修建的装饰物。这件青瓷水盂高9.3厘米,长14厘米,宽7.4厘米,白瓷胎,内外施满青釉,釉色润泽晶莹,成豆绿色,整体造型为龙鱼形,上颚向上翻卷,双翅如鸟儿的羽翼一样展翅欲飞,鱼尾也向上翘起成U形。器内隔成两室,底置小圈足,瓷质细腻坚硬。在鱼翼和鱼尾的顶部均匀分布着晶亮圆润的水珠,仿佛这只神奇的鱼儿刚刚从水中跃起,两侧的羽翼上和尾巴处还挂着水珠,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它设计精巧,质地上乘,让人爱不释手。耀州窑是中国北方青瓷的代表,北宋是耀州窑的黄金时期,这件飞鱼形水盂的年代在五代时期,出土自辽宁省北票市水泉的辽墓中。可见当时远在关外的辽宁与中原地区已有非常密切的交流。远在白山黑水的风雪塞外,屋内炉火正旺,书房的案头,放上笔墨纸砚,还有这一款耀州窑青瓷飞鱼形水盂,这是何等的风雅。
  生时风光,死后更是厚葬。在1975年沈阳法库县叶茂台辽墓出土的覆盖在墓主人身上的“缂金龙纹被衾”,以精湛的工艺向后人展示了当时纺织业的高超技艺。这件丝织品是覆盖尸体的夹被,全长约2米。棕黄色纱质被里,衾面由八幅宽窄和长短不等的横幅拼缝而成。以缂丝为地,用片金线缂织海水云龙纹,每一幅都有一云龙,但每一幅又有所不同。能在年代如此久远的古代墓葬中出土这样高规格的丝织品,实属不易。从而成为极其珍贵的馆藏文物。看着这片薄薄的丝织品,那上面一条金龙在云海间腾跃,威武的气势依旧震撼魂魄,可以想象它在刚刚织就时是怎样的富丽华美。
饕餮纹大圆鼎(商)。

元明清的宝藏 厚重威严精致奢华


  穿过巨大的辽墓壁画,就跨入了元明清时期的第五展厅,元朝的“白釉黑花龙凤纹罐”,流露出元代粗犷厚实的器品风格,张牙舞爪的巨龙仿佛要征服四海;沉重的明代铜炮彰显着抵御外族侵略的决心;“汉、满、蒙文龙头宽温仁圣皇帝信牌”昭示着最后一朝皇权的威严。众多的文物串起华夏源远流長的历史,中华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器展厅里,一对“描金云龙纹青玉碗”在各种玉器中显示出一种低调的奢华。它的口径11.5厘米,底径5厘米,高5.2厘米,内外壁均以金粉描绘四条两两相对的龙纹,内心还绘有一盘龙,龙间空隙还填绘有缠枝莲花纹,线条极其细致流畅,碗底部描金楷书“乾隆年制”方形章。我想也许只有乾隆盛世才会有这般高品级的青玉碗,它沉静不失尊贵,端起它,谁还会用它吃饭,恐怕只剩下小心翼翼地把玩思量吧。在明清瓷器精品中,满眼的精美瓷器令人不知从哪里看起,每一件都散发着动人的光彩。青花、粉彩、洪武瓷器、永宣青花、乾隆青花、康熙五彩等等,每一件都是精品,每一件都让人百看不厌。其中一件永宣时期的“宝石红釉盘”在花团锦簇的瓷器中如一抹红霞,淡雅悠远。口沿有一条俗称灯草口的白色透明边线,使器皿色彩柔和线条优美,造型规整隽秀。辽宁博物馆中还有许多珍藏未对外开放,如书画部分,包括著名的《簪花仕女图》就收藏在此,还有许多国宝级的文物有待静静地揭开面纱的那一天。真想再多看一遍这里的展品,怎奈还有二楼的中国古代铜镜展、辽代陶瓷展、中国古代佛教造像展,一楼的明清玉器展、明清瓷器精品展在等待着我。于是,我匆匆下楼,探索另一片文物的宝藏。
辽宁民间绣品展厅。
釉陶舞马俑(唐)。

  博物馆参观,你会惊叹这里珍藏的宝藏是如此的丰富,为它们的美深深触动;你会由衷地有一种民族自豪感,深深地为自己拥有一个历史文化如此悠久丰厚的国家而感到骄傲,更会深深地热爱脚下这片土地。
  TIPS
  交通:公交128路(沈阳站西广场-国际软件园南)坐到省博物馆站下车。公交130路、108路、100路到智慧四街全运三路站下车。地铁2号线换乘有轨电车1号线或3号线也可到达。
  推荐:辽宁省博物馆与辽宁省图书馆只隔一条马路,有时间可以去辽宁图书馆看看书,环境很好,在辽图里还珍藏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手稿。
  其他:在辽宁省博物馆周围没有什么饭店,可自备吃食,也可在辽博里的餐厅吃点,但种类不多。辽宁省博物馆每周一(国家法定假日除外)闭馆,除夕日闭馆。
其他文献
1 八大关花石楼。  如果从地图上看,青岛的海岸线如同一条丝线,把海滨众多的景点串了起来。要说青岛海滨最吸引我的景点,莫过于八大关。作为青岛近现代城市发展的见证之一,八大关的成长历史尚不过百年。然而,从它出现的第一天起,它的发展就与这座城市的命运息息相关。因为它的存在,青岛中西合璧的历史文化特征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它的风雨历程恰恰是青岛回归后近百年历史的凝聚和缩影。2 蝴蝶楼外景。3 公主楼。八大
沿渡河镇→纤夫文化走廊→神农温泉→小神农架  沿渡河镇  湖北省重点老区之一巴东县沿渡河镇位于长江以北,地处AAAAA神农溪国际旅游风景区中上游,东连溪丘湾乡,南邻官渡口镇,西抵重庆市巫山县,北接神农架林区。随着宜巴高速的开通和双神线改扩建工程的完工,沿渡河镇成为西连重庆、东接宜昌、北上神农架的交通要道,素以“川鄂咽喉”“神农明珠”“小武汉”著称。  沿渡河镇山清水秀,物宝天华,人杰地灵,资源富饶
小峪子站  景点名称:老象峰景區  公交车:东直门乘852/918路公交车至平谷城区后转乘平20、平34路小公共  开业时间:4月初-10月底  电话:010-61940273  票价:30元  去看大如山的象就去平谷。平谷区大华山镇有一山峰犹如巨象天造地设般屹立在山巅,身高51.8 米,体长82 米,自成一峰,鼻、眼、身、腿惟妙惟肖,“老象峰”因此得名。更有奇者,转换角度观之,又成子母联体之双象
国展站闸机数量比15号线其它车站多了一些,通过5米高的玻璃窗,就可以看到国展的展区。工作人员介绍,因为国展经常有展会,所以闸机数量较其它车站多了七八台,以方便乘客出入。进站大厅的门高约3米,展厅面积也宽敞了许多。站外有两个P R停车场,以及一个自行车停车场。新国展周围的商业比较繁荣。欧陆广场是包含餐饮以及购物的卖场。地铁西侧有一个美食广场,东侧被四五家酒店、宾馆、写字楼占据。附近主要的住宅类型为别
颐和园  Summer Palace  对颐和园的整体解读一直困扰着人们。颐和园是清王朝建起的最后一座大型皇家园林,是北京也是全国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皇家园林中规模最宏伟的一座,在这座皇家园林里,有传统的道家一池三山布局;有大量的宗教文化建筑;有众多的宫殿群;有举目皆拾的江南园林文化元素;它还是最经典的借景艺术之作。而且,还和军事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乾隆时代起,园中的昆明湖就做过水师的操练场,光绪年间
9月30日上午,第十六届北京国际旅游节在地坛开幕。此次活动适逢新中国成立65周年,围绕“和谐北京,快乐之旅”的主题,以特色多样的旅游活动,吸引海内外广大游客,为国庆黄金周增添了一抺亮色。北京市副市长程红、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马林、北京市旅游委主任宋宇、东城区区长张家明、副区长王中华以及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参加了活动。北京市旅游委主任宋宇主持开幕式并发表讲话,希望更多国内外的友人来北京旅游,预祝北京国际旅
在古木参天、山光水色的湖南长沙湘江西岸,有一片典雅、庄重的古建筑群,这就是为世人瞩目的中华“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院以山名,山因院盛。岳麓书院存在于世已经超过一千多年了,不夸张地说它是目前世界上最老的高等学府之一。岳麓书院坐落在岳麓山下。古人视岳麓山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是衡山之麓,因而得名岳麓。岳麓山近市而不喧,林深而泉甘,因而为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幽雅的自然环境。  宋真宗亲赐院名  当车子
北京大学东门站位于中关村北大街与成府路交汇口的北京大学东门,因此得名。地铁站南侧是繁华的中关村科技园,往北是圆明园,往东则是成府路,可以前往清华大学南门。成府路两侧大学林立,清华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就位于此。  水木清华,荷塘月色,竭尽玲珑剔透,令多少执着青年着迷;穹顶礼堂,东门主楼,尽显规模气派,使无数狂生少年扼腕;最喜新图书馆,中西合璧,科技与传统之结晶。清华大学,
对游客来说,中山公园比太庙(劳动人民文化宫)有人缘。文化宫太专业化,总觉得它是办舞蹈班、绘画班、开文学讲座、办摄影展的地方。中山公园内,社稷坛的古建在游人眼里和太庙的古建一样不被看重,但它适合全家老少一起进来玩,适合年轻夫妇、恋爱情侣们进来玩,更适合带着孩子们进来玩。花坛布置得漂亮,牡丹园、芍药园按季开花,唐花坞暖房里四季姹紫嫣红;东南角,水池假山廊榭别有情趣;西侧,有坛内墙,其墙内翠竹幽篁紫藤花
沈阳市皇姑区泰山路12号,一个看似普通的城市地址。这里坐落的既不是摩天大楼的商厦写字间,也不是政府机关居民区,而是一座位于都市的大公园,而这座大公园里面竟有一座金碧辉煌规模宏大的清代皇家陵寝——昭陵。由于这座陵寝位于沈阳市的北部又称为北陵,而公园也因此叫北陵公园。  昭陵里埋葬的,就是沈阳故宫曾经的主人——清太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华表。北陵公园 尽赏四季美景  每天清晨,一些溜早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