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治岩:在底层行走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jun35380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4月,齐齐哈尔市第23中学组织作文大赛,靠资助上学的穷孩子徐双、安宁、訾岩写的作文获了大奖。巧的是,这3个学生虽然不在同一个班级,可写的却是同一个《我最敬佩的人》——昂昂溪区人武部部长崔治岩。
  
  “如果组织信任我,我带个头和沙丘斗一斗。”
  
  昂昂溪,蒙语“狩猎场”,昂昂溪区水师营镇,嫩扛北岸的一个小镇,当年清军训练水兵之所。数百年沧桑巨变,滚滚嫩江一再南移,留下上千米宽的古河道上黄沙欺人。狂风之下,四处蔓延。湿地遭毁,草原被埋,良田沙化,30多万亩“沙坟丘”,威逼着东北老工业重镇齐齐哈尔市。春秋两季,沙土肆虐,水师营镇仅存的土地亩产不足百斤。
  水师营镇的严重沙化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1992年,这里被列入国家防治沙漠化重点工程。
  1996年春,38岁的崔治岩由某师技术部副部长提升为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人武部部长。他第一次参加区委常委会,研究的就是治沙工程。面对大家提出的一大堆难题,身材魁伟的崔治岩站起来表态:“如果组织信任我,我带个头和沙丘斗一斗。”
  哪知,崔治岩的第一仗败得真惨。带领50多名专武干部和民兵辛辛苦苦忙乎了一春半夏,栽下的2万棵杨树苗被一场大风吹得无影无踪。树吹“跑了”,好不容易召集起来的民兵也跑了一半。
  首战失利,崔治岩并没有放弃。内蒙古牙克石林业学院、东北林业大学,大、小兴安岭林区苗圃,他跑了半年,带回来不少“学问”。
  “三九四九,棒打不走”,这个时节,崔治岩又领着民兵踏着冰雪上山了。他要巧借“地冻三尺”之寒,把一棵棵碗口粗的樟子松、白桦连根带土刨出来,移植到沙丘上。这事儿,听起来惊人,做起来吓人。黑土地冻得“咣咣”的,一镐下去,一个白点。树有多高,根有多长,四五个大小伙子抡了一天大镐,才刨下一棵树,一块带树根的冻土坨子用塑料布一包,就塞满了一辆卡车。
  来年开春,河床上那片最厚的沙丘,被1000多棵大树“拴”住了。
  就靠这招,崔治岩在古河道上种下来一座有200余种、160多万棵树的森林公园。老百姓一进公园就想起崔治岩。水师营镇3个沙患最重的村子在公园里立了一座碑,刻下了这段8年治沙的艰苦历程。
  
  “这一百多条命要扔在水里,我这个抗洪副总指挥,就得跳江谢罪。”
  
  1998年夏天,几场暴雨,平静的嫩扛变成了一片汪洋。
  昂昂溪乡五福村一位老汉回忆道:“我活了80多年,头一回看过那么大的水。”五福村家家养种牛,是个富裕村。大水刚到村边,政府就派人一再动员他们搬家,可仍有一百多人舍不得家业,迟迟不走。
  洪水说来就来,一夜工夫,五福村成了“孤岛”。老百姓拖儿带女,牵着牛羊,挤在一个高坡上。眼瞅着水还在涨,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河堤上,一宿没睡的崔治岩急得团团转:“这一百多条命要扔在水里,我这个抗洪副总指挥,就得跳江谢罪。”
  天一放亮,崔治岩就带着昂昂溪乡副乡长张克成顺着扛沿,跑了二十多里,凑了两大一小3条抽沙船。
  崔治岩和张克成一人跳上一条船,从身上脱下救生衣给开船的穿上,直奔五福村。雾大浪高,侧水行船。7米长的船一会儿被冲到下游,一会儿在水中打转,好几次差点“扣斗”。3公里的水路,他们足足开了1个半小时。
  117人就被这条船一趟趟地运到了河堤上。命保住了,可这伙人还是望着五福村抹眼泪。
  崔治岩明白了:牛是五福村的命根子。
  “这活还得我们干!”崔治岩又上船了。
  一趟,两趟,三趟……天擦黑的时候,五福村几百头牛全运了出来。
  崔治岩下了船,一屁股坐在了河堤上,一口气灌了两瓶矿泉水,刚想松口气,就听老百姓说:“沙坨子那儿有两家‘外来户’好像没出来。”一听这话,河堤上一片寂静,大家的眼睛都齐刷刷地望着崔治岩。
  天越来越暗,水越涨越猛。眼瞅着电线杆就剩下个“十字架”,崔治岩“噌”地站起来,迅速穿上救生衣,拿了几个手电筒,崔治岩又出发了。沙坨子比五福村还远1公里,船在洪水中转了两个小时,崔治岩的嗓子都喊哑了。黑暗中,终于有了回音,手电一照,那7个人站在房顶上,水已没了肩膀。
  河堤上,拢起了几堆大火,民兵和老百姓在盼着他们。“船回来了!”7口人一上岸,就跪下了……
  
  “好事要办好,村民的工作我来做!”
  
  “很多人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崔部长这人,能多一事就多一事,越是碰硬的事他越敢往前站。”昂昂溪区工会主席康玉清提起崔治岩就激动。“就拿修乡村路来说吧,这是几任班子都头疼的事。区常委会上,他站起来就拍胸脯,我干!”
  其实,崔治岩刚当人武部部长,就一身尘土一身泥巴地把昂昂溪区所有村庄走了个遍。村里的路,晴天是“扬灰路”,雨天是“水泥路”。下一点儿小雨,别说走车,连人都出不去屋。冷天“猫冬”,热天“猫雨”,老百姓两季“猫”在炕头上,你说能富吗!
  必须得修路!1997年春天,崔治岩带着民兵上路了。清掉浮土,压实黄泥,铺上石子,烫上沥青。8米宽的乡村路,修得比高速公路还下力。
  路修得挺直溜,可活干得并不是很“顺溜”。那年,路修到了大兴村,被一座小庙拦住了。一听要扒庙,老百姓“炸锅”了:“谁扒咱的庙,咱扒谁的皮。”乡领导一看就麻烦了,掏出电话要找派出所。崔治岩一把拦住:“好事要办好,村民的工作我来做!”
  大巴虎村基干民兵崔彦冰父母开的小食杂店正好在规划的路中央。崔彦冰领着大伙儿去扒小店时,老爹上去就是一嘴巴:“你这个败家子,胳膊肘往外拐。”
  崔治岩把崔彦冰劝了出去,搀着两位老人回到屋里,一盘腿,坐到了炕头上。
  “大叔大婶,小店的生意咋样?”
  “不咋地,一天也就对付个三块五块,一下雨就进不来人。”
  “等这条路要修好了,我们在路边给你盖一个新店,买卖就好做了。”老俩口你瞅我,我瞅你,乐了。
  不久,崔家的门前多了一条笔直的沙石路。新开的食杂店,生意越做越红火,一年后就盖起了新瓦房。
  
  “崔治岩带出的这支队伍不简单,抗洪抢险、扶贫帮困能冲上一线,打仗也能冲上一线!”
  
  崔治岩不糊涂,知道什么是“主业”,什么是“副业”:人武部的大项工作有3个,一是“征兵”,二是“编兵”,三是“参建”。组织民兵参加地方建设,他干得有声有色。征集民兵员入伍和民兵编组训练,他也不含糊。
  先说征兵。这个“关口”事关军队人员质量,让崔治岩把得“噔噔的”。有一年,一位老领导找到他:“我有个实在亲戚要当兵,你给办一下。”这位老领导是崔治岩成长进步的良师益友。崔治岩到人武部报到,就是他亲自送来的。不但把他送来了,还拉来了桌椅板凳和一大堆办公用品。这个情,崔治岩没法忘,可一打听,老领导的亲戚体检不合格。
  为这事,崔治岩找到老领导唠了整整 4个小时,最后说:“孩子学习成绩不错,我负责再给他推荐一个好学校,复习一年。”
  老领导的面子没给,可当年为了让大专毕业生杜磊当兵,他到人家跑了三四趟才说通。崔治岩8年送走400多个兵,没一个被退回来,有80多人立功,17人提干。
  再说编兵。这是人武系统的一个普遍难题。难在哪?“纸上编兵,无兵可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身强力壮的小伙子都外出打工去了。一次,军分区组织人武系统民兵专业比武,要求昂昂溪区人武部出一个民兵示范班。崔治岩找了3天,还没凑成半个班。
  “民兵也是兵,没了兵,还要武装部长干啥?”崔治岩大刀阔斧,接连推出几项改革措施——
  改革民兵编组。从抓城市社区编兵试点人手,要求各街道建立召之能来的社区民兵组织。某街道人武部长,因为一句“编不了”,崔治岩在区常委会上毫不客气地指出他“不称职”,当即被撤换。经过3年努力,昂昂溪区社区民兵组织,已成为一支集担负战备训练和维护社会稳定于一体的坚强力量。
  提高训练层次。推行单兵升级训练法,探索城市防空袭训练难题,请驻军部队指导训练,磨砺出一支作风顽强、素质过硬的后备尖兵。2000年9月18日,齐齐哈尔市组织军地联合防空袭实兵实装实弹演习。崔治岩带领的民兵防空分队大显身手。他们组织有序、反应敏捷、行动迅速,时而疏散群众、时而观测预警,一挺挺高炮对准“敌”机进犯方向昂首待发。一位将军看过他们的精彩演练,大加赞赏:“崔治岩带出的这支队伍不简单,抗洪抢险、扶贫帮困能冲上一线,打仗也能冲上一线!”
其他文献
荸荠俗名马蹄,它含水分多,易腐烂,难于贮藏。适时采收对于荸荠的质量和贮藏很重要:采收过早,球茎尚未充分发育成熟,产量低,味淡,且不耐贮藏;采收过迟,则因营养物不断消耗,致
为国服务最终能否成功,有诸多的因素,找准切入点是为国服务的关键,也是为国服务有望成功的第一步。正在踏上为国服务之路的胡琦寅来自芬兰,当驻芬兰使馆教育处的黄志刚老师通
桃花源千百年来一直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地方。重庆大学一位年逾古稀的老教授,在一次意外的省亲中看上了四川省蓬安县万和乡的风水宝地,于是,他仿效陶渊明,毅然告别了喧嚣繁华
淋巴瘤病理分型和临床表现复杂、疑难病例多,因此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要不同学科协作。多学科诊疗(MDT)模式可以减少淋巴瘤患者误诊误治、缩短诊断和治疗等待时间、增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