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计划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lj4037400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前两期的介绍中,任我行带的队伍历经10多天考验,顺利完成了布迦神山的两段探线。本期6人小队继续前进,用时7天完成了此行的最后一段,他们又经历了哪些故事?
  起始点:俄噶格乡露六卡村—雅安镇荣噶村,全程约71 公里
  时间:2020年8月28日~9月3日
  用时:7天

D1


  行程:今天是路况最差的一天,基本都在大石海里跳来跳去。翻越5294米的色娘隆措垭口,行程8.67公里,爬升846米,下降349米。最高海拔5294米,最低海拔4580米。
  露六卡村大概有10户人家,家家几乎都开了家庭旅馆。初秋季节,牧民用除草机,把草除去一部分,收集起来作为牦牛冬天的草料。
  我们来到一条沟的旁边开始爬升,长满草皮的坡爬起来很省事。爬升200米休息,这个平台很适合观景。牧草微黄,野花绽放,望对面雪山巍峨,三条如瀑的冰川悬挂在山体中,冰川脚下是一个不大的冰湖。
  继续前行,到达色娘隆措,天气不好,绿措也黯然失色。我们沿着湖的左边行进,湖头位置就是今天苦虐的开始。石海一眼望不到边,上了一个平台,以为会有点路,想得美,依旧是石海。
  连续几个小时都是在石头上跳来跳去,走这种石头路,需要专注,身手矫捷,一点也不能大意,不然很容易崴脚、滑倒。
  下午3点,我们距离垭口还有约100米的石海爬升,时间紧急,不想被淋成落汤鸡,就得加把力。约4 点左右,大家翻上标注点5320米的垭口,实际数据来看,垭口海拔为5294米。

  垭口没有名字,右侧有不断融化的冰川,表面灰尘很重。右侧山体风化严重,崩塌形成的斜坡是各种各样的石块,常有落石轰隆隆落下。
  下坡石海和上坡一样多,走在上面,像跳舞,能锻炼全身208块肌肉,比练瑜伽都过瘾。
  天边乌云越聚越多,大雨马上就要来了。如果被淋湿是很容易失温的。此时我们已经下降到海拔5100米的山谷里,有一块平整的河滩沙地,赶紧安营扎寨。
  一切刚刚好,帐篷搭起来,暴雨也来了。风太大,帐篷摇摇晃晃,我们只能用身体在内帐里顶着。雨来得快也去得快,没过1小时很快转小。

D2


  行程:今天是过得最苦的一天,翻越海拔5300米的乱石垭口,遇上风雨天,下午6 点扎营在5180米的斜坡临时营地。行程5.39公里,爬升375米,下降322米。
  早上细雨一阵接着一阵,直到中午时分,天气还未转晴。今天依旧在大石海里行进,雨天更加担心湿滑,可是事已至此,进退两难,改道下撤需要走20 多公里,路况也不一定好,没准比这还难走。
  雨一阵一阵的,越往高处越冷,我在海拔5200米的石海中跳来跳去,行走中虽然身体产生热量,但是一件单衣已经顶不住了。天空突然袭来小冰雹,夹杂着雪花,我赶紧找了一块大石头做避风港,拿出雨衣套在身上,以防失溫。
  手指已经冻僵,我补充热水与能量之后,继续前行。回望后面的队友,也都穿上了雨衣,在距离我不远处的乱石堆上艰难挪动,像蜗牛一样。

  快接近垭口了,虽然天气不好,但是原地休息危险性更大,这里没有水源,没有平地。只能抓紧时间赶路,下降到海拔低些、安全的地方。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登顶垭口,这是个野垭口,当地人都不走,到处是各种形状的大石头,乱七八糟地堆成一片,一眼望不到边。俯视下方,一潭碧绿的湖水镶嵌在谷底,尽管天气不好,湖水颜色依旧碧绿惹眼,旁边的冰川洁白耀眼,薄雾徐徐升腾,像仙境一样,给这个湖增加了些许神秘感。
  继续在石海里穿行,慢慢下降,终于看见草皮,证明折磨人的大石海路结束了。此时快下午6点了,找了一块草甸,有微微的倾斜坡度,赶紧安营扎寨。今天大家都受寒气了,需要驱寒保暖,刚准备好,雨又来了,噼里啪啦下个不停。
  听着风雨声,我反思自己,北京的空调大床网络水果大餐都不香吗?受这活罪到底图什么呀?图风景、图情怀、图探索……自己都不知道答案。
  有时候我很后悔这样找虐,可是过去以后就会不长记性,还会计划下一条路线。这也许就是重装长线的魅力吧,痛并快乐着!这次的雨下得时间长,希望明天是个好天气。

D3


  行程:今天休闲轻松,行程6公里,下降600米,包车15公里,夜住着尼普牧民家。   下撤点:公路,出去很方便。
  雨夹雪下了一夜,积雪有几厘米厚。磨蹭到10点才拔营出发,沿着河边草坡下降,路很好,走起来很轻松,一口气下降到4800米的草甸上。
  焫茸冰川被两座山峰共同托起,就这样猝不及防地轰然出现在面前,迅速占据了所有的视野。
  一条巨型冰雪缎带宽阔而纯白,从遥远高耸的布迦雪山山顶被一直拉扯,延伸到两山山脚之下,两旁的褐色山体,有些许微黄的植被点缀其间。如此震撼壮观的美景,是我心之所往的地方。往下走,海拔越来越低,雪早已不见,牧场由微黄变为青绿,煞是好看,今天一整天都在欣赏美景之中度过。
  下降到沟底,往前行进一点就是公路。这是布迦雪山为开设旅游景区特意修的路,这里将来也会像雨崩一样热闹。公路尽头是冰川下的圣湖,周围挂满了五彩经幡,湖水碧绿色,名叫“绿玉湖”——也就是焫茸湖,与布迦雪山组成神山圣湖的信仰。
  湖水在太阳照耀下显出不同的颜色,层次分明,这里是接触冰川最近最直观的位置了。湖的另一头就是冰川了,冰舌直伸碧蓝色的湖里,冰的褶皱与冰碛非常明显。焫茸冰川是国内目前发现的最大的悬冰川,只有近距离接触,才能感受到有多么震撼。
  现在来这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偶遇北京过来的3辆自驾车,带了30多个镜头,专为摄影而来,车上带了洗衣机、咖啡机、茶具、几箱酒等等,出来旅行生活品质一点也不降低。
  晚上我们回到了露六卡村,包车前往着尼普,在着尼普附近的藏民家过夜。

D4


  行程:今天翻越了海拔5350米的着尼普垭口。行程8.88公里,爬升804米,下降370米,最高海拔5360米,最低海拔4550米,营地海拔5050米。
  早上9点从着尼普牧民家出发,沿着河沟缓坡行进3公里,到了一处草地上。牧草很好,我们选择草皮陡坡直拔400米,到海拔5100米的地方。
  中午的休息点是最佳观景处,抬头可见雪山巍巍,仿佛触手可及,看起来非常高大、直观。我们能看到完整的雪峰,雪峰下的冰川、冰川下的小冰湖、冰湖边金黄的植被,这是一幅完整的画。
  继续前行,来到着尼普垭口底下,都是碎石坡。这个垭口是此次行程中最高的垭口,但是很好翻,路迹明显,顺着走就行,坡度陡的时候,用登山杖撑住,不要下滑,谨慎一点,大家不一会儿就到了垭口顶。
  站在垭口向下望,能看到3 个小海子,颜色都不同,一个是蓝,一个是绿,另一个是浑浊型的,各有特点。
  向垭口的另一侧望去,一挂洁白无瑕面积广大的冰川横立在眼前,冰舌太长,望不到尽头。我们下降需要经过这条冰川,在冰面上行走,需要一万个小心。掉进冰裂缝、暗河,滑坠,都是难以补救的危险。
  可是这条冰川不得不过,我们只有全神贯注,脚下踩稳,每走一步用登山杖试探,确认安全才敢邁步。
  通过冰川,下降到碎石路,前方就是翡翠色的杜钦措了,一汪绿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加明媚耀眼。湖边的湿地碧草青青,我们来到湖边,选择平整干燥的草坪安营扎寨。
  原以为这里的河是冰川水,含矿物质高,不能直接饮用。意外的是在湖边湿地草丛中,有天然的泉眼,矿泉水清澈甘甜。

D5


  行程:今天翻越5100米的杜钦垭口,摩托车可以翻过去的垭口。夜宿央堆村藏民家,海拔4600米,行程15.16公里,爬升351米,下降856米,最高海拔5157米,最低海拔4625米。
  早上10点拔营出发,我们沿着湖的右边行进,缓坡下降。出河谷,越往下走,坡度越陡,好在都有路迹,牧道很好,顺着走就行。
  到达地图标注点小绿措附近,坡度突然加剧,很陡。下去是河谷,河面很宽,河水很浅,卵石裸露,找大一点的踩着过就行。切换到对面,就离爬坡不远了,向左拐,进入山谷斜坡,连续300米高的草甸斜坡,爬起来很累。
  草地踩上去软绵绵的,踩得多了,腿也跟着软绵绵的,坡度不高,却很漫长。从低处到高处一直在爬升,太消磨意志力了,人只剩下机械行走。
  途经姐妹湖,一蓝一绿,湖边斜切坡上有牧民摩托车压过的痕迹,证明这个垭口很好翻。到达杜钦措垭口顶,很平很开阔,有牧民堆砌的玛尼堆。
  阳光正好,偶遇了当地的两位阿妈,带着一位小男孩,和我们一样都是去央堆村。他们走得很快,传统的服饰颜色很鲜艳,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告别他们以后快速下降,忽然电闪雷鸣,冰雹大雨狂风都来了。
  接着往下走,路况好,走得快,下到底沿着河的右边走,走着走着,天气快速转晴了。高原上,天气变化比翻书还快。行至谷口,有一小铁桥,下去就是央堆村。已经能看到下面修的平整的水泥路,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村子,里面有小卖铺,移动电信都有4G 网络,接近城市文明了。

D6


  行程:行程8.65公里,爬升536米,下降172米,其中2公里公路,其他都是野路和1 公里的大石头路。临时营地海拔4997米。
  今天是不寻常的一天。早上9点,我们从藏族朋友家出发,沿着公路行进约2公里,过铁桥后进入要探路的山谷。起初有明显的牧道,走着走着就不见了,遇到一位老者在放牦牛,之后发生的事与这位牧民都有关系。
  我们上前询问,对方热情回应,用似懂非懂的藏汉双语加手势交流,问我们做什么的?我们如实回答,牧民比画手势让我们回去。
  我们只有认真解释:来这里的目的是徒步旅游摄影,宣传当地的人文风光。我们不挖虫草,不偷牦牛,也不捡石头,不盗猎,会注意安全您放心吧,我们过两天就回丁青了。牧民像是听懂了,笑呵呵的。   我们继续前行,根本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沿着小溪边向前方缓缓爬升。在距离不冬措500米左右的位置,前队3人,我、雨落姐、大山哥挑了一个舒适的地方卸包大休息,等待后队队友。
  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后面的两位队友被央堆村村民追上来拦截住,要求下撤。得知上面有我们,他们攀爬大石海陡坡上来找到我们,坚决要求我们回去。
  他们都会汉语,能够很好地交流。先到的是4位少年,约15岁左右,红色衣服皮肤白净者看起来是个小领导,人未到声先到:
  “谁让你们来的?你们从哪里来的?来做什么?”
  “我们都是个人自愿来的,来旅游拍照。早上从央堆村上来的,前几天在布迦雪山,经过的每一个村子都登记了。”
  “接到有人举报,你们带着枪。”
  简直哭笑不得,我们怎么可能带枪?那位老牧民错把登山杖当作枪了,下山报告了村长,村长组织村民拎着1米多长的木棒,跑了5公里的山路特意来追我们。
  雨落姐说:“小伙子,你认真看看我们这几个人,哪个也不像是猎人呀,我们都是退休人员,爱好户外,欣赏大自然的风光,来看看你们这里的不冬措。”
  红衣少年嘀咕着,三个老头,两个女人,一个个呼哧喘气的,是不太像猎人。
  他们把包打开检查,翻了个底朝天,没有查到可疑物品。反而对我们的装备非常好奇,他们都没有见过,我们分别解释名称和用处。
  最后村长拍照登记了我们每个人的身份证后,气氛缓和了很多。我们笑着说:“这是登山杖爬山用的,不是枪,以后会有更多和我们一样行头的人来你们这里徒步、旅游。见得多了就不会闹这样的误会了。”
  误会解除,大家都放下了戒备心,开始愉快地聊天。当提到我们要去不冬措拍照,他们都表示愿意陪同我们走一段。
  浩浩荡荡的大队伍一起同行,有了藏族朋友的领路,我们很快就来到了碧绿色的小湖边,湖水近处是绿色 远处是碧青色,圆形的湖,湖边落满了山体崩塌形成的大石头。
  送到此,藏族朋友不再前行,我們合影留念以后,告别他们,沿着湖边大石头行进至湖头的水沟里,从这里进去就能看到要翻的垭口了。这条沟全部都是大石海,一路跌跌撞撞,终于走过来了。
  在落石沟的尽头,有一块平整的空地,此时已经下午4点多,距离垭口有220米的爬升。由于和藏族同胞交流耽搁了3个多小时,我们担心下午天气突变,加上未知垭口的难度,看等高线地图有100米的陡坡,不敢冒险,决定就地扎营。

D7


  行程:翻越不冬措垭口5185米,行程18公里, 上升312米,下降1020米到达荣噶村,此次行程圆满结束,包车晚上9点到丁青优雅宾馆。
  早上10点拔营出发,向不冬措垭口行进,都是大石海碎石坡路,没有一点路迹。好不容易上了一个平台,坡度稍微缓了一些,可是大石海更密集了,人在石头上跳来跳去。
  艰难地往上走,开始陡峭的第二个100米爬升,流沙坡加上石海,走一步滑半步,还要时时担心落石击中下方队友。
  距离垭口20米,滑石坡更陡了,人像是在爬墙一样危险,双脚踩稳,重心向前,弯着腰,每走一步都要脚下扎实,再迈下一步。生怕重心不稳背过去,那就是灭顶之灾。这样的地方出了问题就不是小问题,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领队介绍说,这个垭口太野太危险了,是纯找虐,不适合大多数徒步者,应该走守静笃设计的丁扩拉垭口,那里有明显的牧民通道。
  我们好不容易爬上不冬措垭口,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在垭口望着远处的群山,苍凉大气,层层叠叠,旷远苍茫。
  接下来都是下坡路,下到噶布多半山腰的时候,能够清楚地看到下面的公路。路况很好,过河点大桥也修得非常好,村子的民居偏汉化,砖瓦房很整齐。
  回望高山上自己曾经走过的路,一点痕迹也没有,像是从未来过。这一路的艰辛与欣喜,已经消失在缥缈云深处。
其他文献
2018年6月5日,以全球瞩目的体育盛事为背景,阿迪达斯通过个性化故事讲述的形式重塑了传统营销战役,将56位来自全球体育文化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创造者聚集到一起,其中包括里奥·梅西、卡洛琳 · 沃兹尼亚奇、法瑞尔 · 威廉姆斯、陈奕迅、鹿晗、彭于晏等。阿迪达斯坚信:运动员无时无刻不在运用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改变着他们的比赛、生活,乃至世界。在主题为“创造力就是答案”的营销战役中,阿迪达斯旨在激励体育、
中国户外金犀牛奖  提名冲出贝阿  总导演  张鹏云  分集导演  郭慕巧  摄影师  伊德强、林逸诚  特殊摄影  黄严俊  提名理由  本作品以自驾探险者田小禾(熊队)带领一支“史上最穷的车队”,在2018年挑战世界十大最危险线路之一的贝阿公路。以此为背景进行了为期20天的拍摄。耗时3个月,这部时长超过两小时、涵盖了车队探险始末的完整纪录片《冲出贝阿》于2019年完成。除去旁白、调色、配乐,里
Little boy lost who took 25 years to find his way back home to mum: Saroo Brierley used Google Earth to track down his family 6,000 miles away—as portrayed in an acclaimed film starring Nicole Kidman.
Vibram Five Fingers(Vibram五趾鞋)    这款Vibram五趾鞋相信大家在杂志网站上都有所见,但真正尝试过的并不多,造型让人捧腹,采用五指分开的结构,能够让穿着者更好地体验脚趾的接触感觉,同时也能分外加大脚趾和地面的接触摩擦。尤其能够穿着它来做一些像瑜伽一样需要触摸脚趾的健身运动。    Vibram五趾鞋具有四种款式,用于跑步、徒步、攀登和水上运动。由于鞋底是完全按照人
虽然铁人三项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就存在了,但这项运动真正变得受欢迎也不过是最近几年的事而已。长久以来,它一直被视为一种只适合拥有惊人耐力,且或许是感觉不到痛苦的人的运动。但实际上是,它离你我并不遥远。任何一种运动或健身项目,总会给人们带来好处,否则我们一开始就不会投入其中。铁人三项也是一样。不管你是新手、业余爱好者或是经验丰富的老手,皆能从铁人三项的训练与竞赛中获得许多益处。1.因过度训练而
【 C 】The American Family Reshaped  in the Recession    W hen Frank Benavides and Lynn Golder had their first baby last year—a cheerful little girl with wide, dark eyes—they agreed that it would be bes
在亚洲地区很少有一场比赛可以将Nicolas Martin、Cristofer Clemente、LudovicPommeret这样世界顶级的越野跑运动员聚拢到一场比赛中,而2016亚洲Skyrunning冠军赛 MSIG大屿山50做到了,这是一场群星荟萃、闪耀天空的赛事。    2016年12月4日亚洲Skyrunning冠军赛 MSIG 50在香港大屿山脚下展开了激烈的角逐。来自世界各地的逾千
无聊是种奢侈,变老是种特权。  冰箱里最后一点红酒也许该留给你。  不断被拒绝,反而是种解脱——欣然接受它。  时而闭嘴,时而开口。掌握时机就掌握一切。  对于那些紧追你车的司机,你能开多慢就开多慢。如果他们愤怒超车,就抛给他们一个飞吻。  我的祖母——心高气傲,目空一切——曾说过,永远穿干净的内衣,因为不知道哪天你就进了抢救室。  鞋子很重要。不要因为糟糕的鞋子而被人拒之门外。  有些东西留给自
Muncaster CastIe芒卡斯特城堡
位于内蒙古西北角的巴丹吉林沙漠是中国四大沙漠之一,连绵起伏的沙山间有144个内陆湖泊。沙山沙丘、风蚀洼地、剥蚀山丘、湖泊盆地交错分布,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寺庙共同构成了巴丹吉林的“五绝” 景观。一般的游客去巴丹吉林沙漠往往都是自驾穿越,或者是骑着骆驼翻越沙山,固然有趣,但却难以鸟瞰壮丽的巴丹吉林沙漠全貌。  巴丹吉林沙漠的沙山也十分独特,在沙漠腹地密布高度约为200~300米的复合型沙山,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