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名将马超后裔传奇

来源 :侨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ao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门世家马援及其先祖与后代
  马援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心腹爱将,他的先祖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赵奢的大儿子赵括战死,小儿子赵牧与其子赵兴父子俩均担当赵国的将军。赵兴不忘伯父赵括“长平之战”之耻,于是用祖父赵奢“马服君”的封号,改赵姓为“马服”姓。后去“服”字,单姓马,马兴是扶风马氏的改姓祖。因为这个缘故,赵奢的后世子孙均奉马服君赵奢为始祖,赵牧(拔)为一世祖。
  马援(公元前14年-公元49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公元28年,他投奔识人用贤的光武帝,成为刘秀心爱的大将。公元41年,他被授予“伏波将军”称号(“降伏波涛,平叛靖乱”之意),后加封新息侯。
  马英九先生也是马援后人,祖居地是湘潭县。2005年,马英九的父亲、台湾马氏宗亲总会理事长马鹤凌先生亲率台湾及马来西亚宗亲总会寻根祭祖代表团一行30人,到陕西毕家村寻根祭祖。代表团受到当地乡亲几千人的热烈欢迎,并受到时任陕西省省长陈德铭的亲切接见。
  马超后人逃亡亚美尼亚的前因与后果
  近年来,关于三国马超后裔在亚美尼亚的报道,在国内炒得沸沸扬扬,这一说法缘于记者马良的文章《三国时期逃过灭门大祸马超后代扎根亚美尼亚》。其中提到,亚美尼亚有一个大姓“马米科尼扬”,据说其祖先来自中国。马米科尼扬家族在亚美尼亚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亚美尼亚史》明确记载,马米科尼扬家族的始祖名为马抗(也译作马姆贡),公元3世纪由中国迁徙而来。马抗自称其父为中国一位国王,名叫阿波格,他因罪而出走波斯。为了追杀马抗,中国向波斯追缉。当时的波斯萨珊王朝(226年-642年)不想交出马抗,也不想因此得罪中国,就让马抗投奔其属国亚美尼亚。亚美尼亚国王收留了马抗,并将大龙(达隆)省分封给马抗。后来,马抗因战功获得亚美尼亚国王的欢心。于是,国王就按亚美尼亚姓氏的习惯,赐马抗姓马米科尼扬,亚美尼亚的马氏家族从此开始。
  从此,马米科尼扬成为中古时期亚美尼亚的一大家族,至今仍广布西亚。公元4世纪初,马氏家族开始兴起,在亚美尼亚王朝中位居要职。5世纪初,波斯人在当地强制推行拜火教引发了普遍的不满。亚美尼亚人遂揭竿而起,多次反抗之后,终于获得相当的自治权利,并保留了基督教信仰。而其领导者以及事成之后的若干代自治总督,都出自马米科尼扬家族。
  所以,三国时期马超家族后裔远遁亚美尼亚,并保存马氏一脉于亚洲西部之说,有亚美尼亚历史典籍可为依据,见诸国外的一些资料可以作为佐证。不过国内媒体大多数反应是时空遥远,属假新闻,或是天方夜谭。而我因为工作关系,接触到一些亚美尼亚人,他们都言之凿凿的说有中国血统,并委托我帮助弄清楚他们是怎么来的这一历史谜题。我则抱着朴素且单纯的想法,认为没有人会随便认老祖宗的。既然他们这么认真,而且几乎举国认同,我也以“不管你们信不信,我是信了”的新闻发言人的超霸自信,开始试图从历史的只鳞片爪中搜寻“呈堂证供”。结果还真像那么回事,从人物、时间、地点和路线,都能在中外历史中找到些蛛丝马迹。
  马超(176-222),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是东汉末征西将军马腾之子,马援之后。马超从小生活在汉羌族杂居地区,奶奶是羌族人,他在血缘上与羌族有着密切联系。凭借着这样的先天优势,马超甚得羌、胡之心,得到了凉州地区羌胡少数民族的支持。长大后,马超子承父业,成为著名的军事将领,割据凉州,雄霸一方。他勇猛彪悍,个人作战能力极强。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赤膊上阵”,叙述的是潼关之战时,许褚为保护曹操,脱光上衣与马超鏖战的故事,出自《三国演义》第59回。221年,马超升任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藻乡侯。
  要说马超一生也够不幸的,为了自己的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不但自己的前几个老婆孩子赔个精光,还搭上老爹。马超前后共有四子一女,老大老二老三先后被杀。马超死后,小儿子马承继承了马超“爨乡侯”的爵位。不过从年龄上看,马超卒于222年,享年47岁。那时他的小儿子马承应是20岁左右。而蜀亡于263年,那时马承已60多,所以逃亡的应该是马承的儿子,即马超之孙“马抗”——亚美尼亚的“马姆哥”。
  至于跑路方向,只有_路向西。这段演绎中国历史上没有记载,因为马承及其子非王侯将相,进不了正史,不过是“白驹过隙”似的小人物而已。而且马超这一支从此亦不见于马氏族谱,但在其故乡扶凤县城南五泉镇毕公村飞凤山上,宋时曾修马伏波将军祠,专祀马援。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重修,增祀马融、马超,改称“三马”祠,说明故乡宗亲还是承认马超是他们同族的。
  而西行路线是:羌地(小月氏)——大月氏——安息——亚美尼亚。为什么不是向其他方向?因为西边有他们的亲朋可以投奔。
  综上所述,足以证明马超和盘踞西凉的羌族有着不解渊源和良好人脉,包括他祖母系的亲朋好友,以及追随过他的众多羌氐部落首领和部下。所以他的儿孙后人沿着他的足迹,躲进羌地避难就显得理所当然了。不过这里与魏国毗邻,还需远遁,继续向西,进入大月氏。
  大月氏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种族,汉通西域、佛教东传,都与大月氏有直接的密切的关系。两汉经营西域,最初动机是为与大月氏联盟。汉武帝招募出使大月氏的使者,希望与这个匈奴的世仇建立联盟,共同对抗匈奴。
  所以,马承之子“马抗”先是跑路到羌族与月氏混居之地,然后借助月氏人的帮助,再逃往大月氏,也就顺理成章了。而羌族与大月氏彼此间一直未断联系,始终互相往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能大月氏由于忌惮他们记忆中的大汉,亦或是由于汉朝已与当时的波斯萨珊帝国(前朝是安息,现伊朗)有过交往。反正是“马抗”率队继续逃亡到大月氏西边邻国安息,寻求庇护。2世纪时,欧亚大陆上四大帝国按照自东向西的方位,分别是:东汉、贵霜(月氏)、帕提亚(安息)和罗马(大秦)。也就是说,马抗从两端穿越了贵霜(月氏)、帕提亚(安息)两大帝国,最后到达古东罗马帝国的东方属地亚美尼亚,完成在现代人看来都不太可能完成的壮举!
  亚美尼亚马超后裔之传奇
  5世纪初,为加强对亚美尼亚的统治,波斯当局强迫亚美尼亚人改信波斯人信奉的拜火教,引起了亚美尼亚民众的强烈反对。450年,东亚美尼亚出现全民起义,起义军的统帅就是“马抗”的后代瓦尔丹·马米科尼扬(388-451年)。起义遭到波斯当局的残酷镇压,451年5月6日,双方在阿瓦拉伊(现伊朗境内)进行决战。在战前的誓师大会上,瓦尔丹·马米科尼扬说:“懵懂而死,与草木同朽;悟道而生,是为永生。”这句话后来成了亚美尼亚人家喻户晓的名言。瓦尔丹·马米科尼扬率领6.6万亚美尼亚人与占绝对优势的波斯军队殊死抗战,他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波斯士兵也有6万多名阵亡,迫使当局做出了让步,不再要求亚美尼亚人改信拜火教。
  482年,东亚美尼亚在瓦尔丹·马米科尼扬的侄儿瓦安·马米科尼扬(440-505年)的领导下,再次爆发了反对波斯人统治的起义。最终迫使波斯当局签署和约,使亚美尼亚实际上恢复了自治地位和宗教自由,瓦安也成为波斯驻亚美尼亚第三任总督。
  从此,瓦尔丹和瓦安·马米科尼扬就成了争取亚美尼亚民族解放和独立的英雄。1991年亚美尼亚独立后,还设立了“瓦尔丹·马米科尼扬”勋章,表彰为争取国家独立做出突出贡献的人。
  瓦尔丹也成了亚美尼亚人的常用名字,我在广州接待过俄罗斯籍亚美尼亚商人瓦尔丹。他的儿子也叫瓦尔丹,父子竟然同名同姓。在中国古代要避讳,而在亚美尼亚和俄罗斯是出于爱与尊重。结果白云机场送行时,航空公司因为重名,取消了其中一个机位,广交会结束机票很紧张,差一点没飞成,所以我印象非常深刻。
  关于马超后裔在亚美尼亚的故事,我将继续探访亚美尼亚,探根溯源,追踪报道。
其他文献
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和单片机的组合,实现推焦计划的自动编排、加煤计量的自动记录、装煤量的自动显示与提示等功能。
简要介绍了用高效微生物(H·S·B)对攀钢高浓度焦化废水进行处理的中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对焦化废水处理后出水各项污染物达标(GB13456-1992)且脱色效果好,剩余污泥产
本文阐述了焦化污水的三种有效的处理方法,生物脱氮法、焚烧法和膜生物反应器法。各焦化厂可以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处理方法,从而适合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和自身
本文简单回顾了煤化工的环境文化成果,然后探讨了完善煤化工的环境文化建设应采取的策略,包括:1、树立绿色煤化新概念;2、积极推行清洁生产;3、采用清洁工艺,将环保介入工艺设计过
本文首先介绍了对本厂装煤除尘系统进行改进的思路,包括:1、测定除尘系统在整个装煤过程中的吸力变化;2、尽量减少从焦炉装煤口溢出的荒煤气量;3、改善高压氨水的喷洒效果;4、提高
会议
推焦烟尘是焦炉生产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文中对干式除尘地面站工艺和湿式除尘地面站工艺进行了工艺特点、投资费用、占地面积、运行维护等方面的比较,指出了湿式除尘工艺在焦炉烟
本文从科研开发、工程设计、和主要产业三个方面对鞍山热能研究院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又介绍了其在焦化环保方面所做的工作,包括:1、煤资源特性评价和合理利用的研究;2、配煤炼焦
会议
提出了吲哚加盐萃取方法和吲哚溶析结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加盐萃取方法提高了吲哚萃取的选择性,溶析结晶方法提高了吲哚收率。 研究结果还表明,以混合甲基萘油为原料,可以制
通过对改质沥青生产过程的研究,使用氮气压釜,消除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减少了环境污染,达到了清洁化生产的目的。
采用高效孔板波纹规整填料及高分散液体分布器等塔内件技术对原钢板网填料的煤气洗苯塔进行技术改造,使原三塔串联操作变为单塔运行。改造后较改造前不仅洗苯系统阻力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