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农业投入的资金和政策分析

来源 :农业经济问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somen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迅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GNP)平均每年递增9%,居于同期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前列。但是,伴随这一过程所发生的产业结构变动,并未如人们预期的那样出现明显的“高度化”特征。与改革前相比,第一、二、三产业占GNP比重的变化幅度只在2—3个百分点以内波动。种种迹象和事实都说明,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现代化的起点仍然立足于庞大的农业部门:首先,农业部门向社会提供约35%的消费品和大量工业原料,并吸收59.5%的社会劳动力,不失为满足社会消费
其他文献
【正】 乡镇农技、水利、林业、畜牧等业"八大员"如何发挥本身的职能作用,为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提供全面的优质服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去年我们对绛县陈村镇改革经营管理体
【正】 乡镇企业净收入是指乡镇企业到帐的销售收入,减去已销产品的料、费等物质消耗,应缴纳的销售税金,上缴管理费和"两部"财务制度规定的各项提留,然后再减去实际缴纳的所
【正】 农村内部服务的实体化,是就服务主体的实体型而言.它要求服务内容的承担者,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经济实体,其经营手段,必须符合"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经营"的原则.服务有
<正> 目前,科技进步在振兴农业中的作用已成共识。然而,科技兴农的战略目标究竟是什么,加速科技推广需采取哪些主要对策,对这些关系科技兴农成败与否的重大问题,却未见形成明
<正> 完善农村社区合作组织是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性工作。陕西省从1980年开始,分期分批抓这项工作,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对此,有必要加以总结和进一步探讨。 一
农村非农化,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农村工业化,是近年来颇为流行的两个概念。原不见经传,而约定俗成,逐渐流行。但是这两个概念却容易做出有损农业的似是而非的解释。下面,从四个
<正> 根据生产函数理论,在农业技术不变的条件下,农业投入越多,农业产出也就越大;在农业技术进步的条件下,农业技术的进步会引起农业投入规模报酬的提高,从而使不变的农业投
【正】 现阶段增加农民的劳动积累必须运用经济的手段,建立农民自觉进行劳动积累的内在激励机制.其要点如下:(一)强化土地的产权约束首先要明确土地所有权的代表,实行土地所
农业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畜牧业发展研究也成为热点之一。但过去的研究基本上是以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为背景,以发展和完善小生产商品经济为理论框架,不利于畜牧业商品经济的再发
<正> 国营农场的个体经济经历了缓慢而曲折的发展过程,只是在近年来经济改革的推动下,它才显出生机并获得逐步的发展.但是直到现在,人们对它的理论认识仍然是十分模糊和肤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