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三联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及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来源 :北方药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lonbal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三联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及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14例行PCI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例选取时间2017年1月-2018年1月,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135例在PCI后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两联抗血小板治疗(即两联组),79例在PCI后采用西洛他唑+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三联抗血小板治疗(即三联组),对比两组的疗效和对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两联组与三联组的亚急性血栓(SAT)发生率和30 d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三联组的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和病死率均低于两联组(P<0.05).监测发现,两组术后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延长,且三联组的时间长于两联组(P<0.05).两组术后的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虽然比治疗前均有所减少,但仍在正常范围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CI术后应用西洛他唑+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三联抗血小板治疗,能够降低近期死亡率和MACCE发生率,且不会增加脑出血等副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企业竞争力是一个综合、复杂的问题。企业竞争力研究是一项系统化、多维化的工程,需要包括企业、行业、国家的宏观视角,需要包括企业竞争力内在影响因素、外在表现形式、评价检
互联网的诞生,使“地球村”的设想成为可能,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的互联网事业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速度却是快得惊人,截止到2008年底,我国
随着因特网的快速发展,Web上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为了帮助人们从海量的信息资源中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搜索引擎应运而生并且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人们对信息专业化和精细
学术信息开放存取的顺利开展需要与其适应的政策来规范和引导其健康、稳定地发展。虽然我国对开放存取的研究已经有较长时间,但至今还没有出台任何学术信息开放存取政策。本
摘要:为筛选适宜菠菜不同胁迫下基因表达水平分析的内参基因,本研究选取ACT11、ACT2/7、G6PD、ELF1B、UBC2、TUB、TUA和CYP2共8个常用内参基因作为候选内参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通过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软件分析和评价其在不同胁迫下菠菜幼苗中的表达稳定性。结果表明,8个候选内参基因在不同胁迫处理下菠菜幼苗中的表达丰度及稳定性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