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首次揭示西瓜甜瓜“甜蜜基因”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__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瓜甜瓜是如何变甜的?这个谜底终于被我国科学家解开了!北京时间2019年11月2日零时,《自然-遗传学》以两篇长文形式在线发表了两项由我国科学家主导的瓜类作物基因组研究成果,并同时刊发了相应的专评和社评。两项研究分别构建了甜瓜和西瓜的全基因组变异图谱,揭示了两种水果的驯化历史及果实品质的遗传分子机制。据介绍,上述两项研究是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北京农林科学院及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协同创新的成果。
  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徐永阳介绍,其所在团队联合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西班牙巴塞罗那基因组中心及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青岛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法国农业科学院等19个国内外科研机构,历时5年,共同构建了世界第一个甜瓜全基因组变异图谱,首次系统阐释了甜瓜的复杂驯化历史及重要农艺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
  甜瓜研究团队分析了千余份甜瓜种质资源的基因组变异,共鉴定了560万个SNP(单核苷酸多态性)。在此基础上,发现甜瓜可能发生过三次独立的驯化事件,其中一次发生在非洲地区,另外两次发生在亚洲地区并分别产生了厚皮甜瓜和薄皮甜瓜两个栽培亚种。三次独立驯化“异曲同工”,都导致野生甜瓜失去了苦味和酸味并获得了甜味。此外,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手段,定位了200余个与甜瓜苦味、酸味、果实大小、果肉颜色等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和位点。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许勇团队、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刘文革团队、美国康奈尔大学Boyce Thompson研究所费章君团队和中国农科院深圳基因组所黄三文团队等组成联合攻关团队,采用单分子测序、光学图谱与Hi- C三维基因组联合分析,完成了全新一代西瓜基因组高质量精细图谱绘制。这是迄今为止最高质量的西瓜基因组序列图谱。
  西瓜攻关团队继而对400多份种质资源开展了基因组变异分析,共鉴定近2 000万个SNP。在此基础上,首次明确了西瓜7个种之间的进化关系,发现野生黏籽西瓜是距现代栽培西瓜亲缘关系最近的种群,也发现了利用野生西瓜进行抗性改良的基因组痕迹。此外,鉴定获得了与果实含糖量、瓤色、形状等性状关联的43个信号位点,提供了关键候选基因。
  (摘編自《农民日报》)
其他文献
<正> 一、前言 NiTi形状记忆合金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迄今在工业上有许多实际应用,但它作为生物医学材料植入人体,还是最近几年的事。据报导,NiTi合金早在七十年代初,美、
本文根据水口水电站混凝土重力坝强震观测台阵在四次不同地震中的地震记录资料,采用ARX模型和频谱分析法对重力坝的动力特性进行研究。论文推导并验证了多输入单输出ARX模型的适用性与有效性,研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并首次将该方法运用于重力坝的模态识别。识别的模态频率和阻尼比与传统的峰值点拾取法基本一致,也与有限元法计算结果接近,说明结构的自振频率和阻尼比主要是由结构本身特性所决定的,表明ARX模型识别的动
<正>《中华耳科学杂志》已创刊5年,出刊20期,发表了诸多基础与临床研究的优秀论文,为了表彰优秀作者,鼓励更多热爱本刊的热心作者,读者,本刊将举行第二届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一
期刊
目的探讨乙状窦后进路面神经干梳理术治疗半面痉挛的机理与方法.方法全麻下乙状窦后进路进入桥小脑角,在手术显微镜下对Ⅶ、Ⅷ颅神经周围进行探查,并进行面神经干梳理术.结果
通过4个预应力混凝土宽扁梁框架边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试验研究,对宽扁梁边节点在模拟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形态、特征荷载、滞回特性、骨架曲线、延性以及耗能能力等
【正】主办: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工程联合会承办: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会议主题I.国内外工程震害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