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以气味活度值为依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树莓中典型性挥发性香气成分.方法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离鉴定不同树莓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结合气味阈值评价16个不同品种树莓的气味活度值,并采用气味轮图法确定树莓的香气类型,运用主成分分析评价树莓中不同香气成分对整体香气的贡献.结果 Mac black和Bristol主要香气成分是芳樟醇、香叶醇,总气味活度值均低于10,以玫瑰香、花香和香脂香为代表香型;其余14种树莓中Reveille总气味活度值最高,β-紫罗兰酮、α-紫罗兰酮、芳樟醇
【机 构】
: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生物工程学院, 北京 10002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以气味活度值为依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树莓中典型性挥发性香气成分.方法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离鉴定不同树莓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结合气味阈值评价16个不同品种树莓的气味活度值,并采用气味轮图法确定树莓的香气类型,运用主成分分析评价树莓中不同香气成分对整体香气的贡献.结果 Mac black和Bristol主要香气成分是芳樟醇、香叶醇,总气味活度值均低于10,以玫瑰香、花香和香脂香为代表香型;其余14种树莓中Reveille总气味活度值最高,β-紫罗兰酮、α-紫罗兰酮、芳樟醇、1-壬醛为关键性风味化合物,香气类型以紫罗兰香为主,以柑橘香和玫瑰花香为辅;主成分分析表明主成分1贡献率为53.98%,主成分2贡献率为46.01%,Bristol和Mac black与主成分2呈显著负相关(P<0.05),其余14个品种与主成分1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芳樟醇、β-紫罗兰酮、α-紫罗兰酮、1-壬醛对树莓香气的贡献最大,是树莓的典型性挥发性香气成分.
其他文献
目的 优化木聚糖酶与纤维素酶组成的复合酶法提取木瓜果皮果胶工艺,并对其产品性质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以木瓜果皮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分析单一酶用量、复合酶比例、复合酶量、料液比、pH、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因素对粗果胶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设计正交实验获得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结果 优化得到的粗果胶最佳提取工艺为:酶解温度为60℃、酶解时间为3 h、料液比为1:50(g:mL)、复合酶量为120 U/g,最终粗果胶得率为28.67%.在此条件下所得木瓜果皮粗果胶制品达到国家标准要求,酯化度为62.4%,属于
目的 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纸质食品包装材料中五氯酚的分析方法.方法 2 g样品经过0.5%甲酸-甲醇超声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经Waters Oasis PRiME HLB(200 mg/6 mL)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洗脱液氮吹浓缩至近干,经甲醇复溶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以C18柱为色谱柱,甲醇-5 mmol/L乙酸铵(65:35,V:V)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进样量为20μL,检测波长为217 nm.结果 五氯酚在0.05~10.00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同时测定玉米和植株中苯唑草酮和莠去津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 样品经乙腈/水提取,C18和乙二胺-N-丙基硅烷化硅胶(primary secondary amine,PSA)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模式下采用UPLC-MS/MS测定,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