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基因和B7-1基因共转染诱导大鼠的抗乳腺癌免疫效应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jiren_rub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共转染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和B7-1诱导免疫应答的能力和抗乳腺癌免疫治疗的作用.方法 7d龄SD大鼠接种乳腺癌细胞后,每天观察有无肿瘤形成;转基因细胞接种荷瘤SD大鼠,观察肿瘤体积的变化及生存期;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2及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结果 SHZ-88、B7-1、MIP-1α和MIP-1α+B7-1细胞接种10 d后致瘤性分别为100%、30%、20%和0;荷瘤大鼠的生存天数分别为53.40±1.14、63.80±1.64、64.20±1.92及(89.00±2.55)d及外周血的CD4+、CD8+、CD4+/CD8+比值、IL-2及IFN-γ的含量,MIP-1α+B7-1组均高于其它组(P<0.05);接种14、28及40d后,MIP-1α+B7-1组大鼠的肿瘤体积均小于其它组(P<0.05).肿瘤中心或对侧腋窝接种肿瘤细胞,诱导的抗肿瘤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共转染MIP-1α和B7-1,可产生协同抗乳腺癌效应。

其他文献
槐耳清膏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多糖蛋白[1](polysaccharide of trametes robiniophila murr,PS-T),能诱导人直肠癌细胞株(HR8348细胞)发生凋亡[2],对血管内皮细胞体外构建新生血管有抑制作用[3].但槐耳清膏对肝癌在体内的生长和转移的干预作用尚无报道.本研究利用裸鼠人肝癌转移模型LCI-D20[4]进行了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动物实验,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