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增强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实用性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w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必修文化课程之一。语文教学目标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培养发展学生智能、强化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同时能提高学生的从业实力、人际沟通、合作技巧以及良好的个人修养等。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由此提高语文教学的实用性也成为各语文教师研究的重点,旨在让语文课程的学习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实用性
  1语文教学在高职院校中的地位
  语文教学目标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培养发展学生智能、强化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同时能提高学生的从业实力、人际沟通、合作技巧以及良好的个人修养等。
  2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现状以及反思
  语文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相对于专业课来说语文课程在学校属于一门边缘课程,开设语文课程不仅是为了和其他课程融会贯通,更是为了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学生以后的工作中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开学之初就会开始学习语文课程,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很多学生在潜意识中就认为自己已经在小学和初中一直持续的上语文课,到了高职阶段自己是来学习一门技能或者说手艺,而语文教学对于自己的需求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上课的时候大多会开小差,出现上课睡觉、不专心听讲、学习态度散漫诸如此类的情况。上语文课对于他们而言并没有真正在课堂上学到一些需要掌握的知识或者说学到得甚少,远远低于预期,没有达到上语文课的目标。
  基于上述学生上课的种种不良现象,教师也进行了反思,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此来培养社会需要的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所以上课的方式方法应该进行一些合理的改善,更多得是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相互促进。由此语文教学当中应该融入一些和学生专业相关的知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可以起到推动的作用,让学生对于语文课程有更加深入的认识,所以增强语文课程的实用性问题亟待解决。
  3增强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实用性的方法
  3.1教材选用
  忌随意,要选用符合学生的学情、实事求是为学生考虑,有配套练习册让学生可以巩固知识。看教材,了解教材大体框架特点以及内容,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选用文科和工科的教材,以此来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所要掌握的知识点。吃透教材,对教材当中的重点和难点把握得当,让学生准确把握知识点。
  3.2教师和学生
  教师要创造性教学:针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例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大部分会当老师,那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当中加入让学生写教案、自主备课然后上台讲课等教学内容,以此让学生提前感受教师的工作内容。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表现进行打分并提出建议,让学生不断进步的同时也激发学生的上课兴趣。要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采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根据某个问题开展头脑风暴,进行分组讨论,并且课堂教学要建立起能体现师生交流互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新模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每个班的不同个性,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3.3教学活动的转变
  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例如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介绍工艺流程这个版块的时候,可以进行效仿,直播讲解开网店的流程,这样不仅创新了教学模式,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举一反三,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把晦涩的知识融入到实际的专业中。
  合理地进行知識的拓展与延伸。知识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作业也不仅仅局限于写作、阅读,可以合理地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不同的作业布置。例如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我的空中楼阁》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可以根据文章描述以及自己的想象画出这个房屋的平面图,然后制作房子的模型。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3.4教师自身多方摄取信息,争做通才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加强相互交流。教师应当积极参与教育科研,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最大限度地提升高职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使高职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林瑞惠.人文性和实用性视角下的中职语文教学——基于课改理念与职教特色[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04).
  [2]乌仁娜.对基于职业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教学的思考[J]. 青海教育,2019(02),
  [3]张永亮.基于职业素养的中职语文教学分析[J].职业,2019(34).
  [4]孙瑜.中职语文教学方法创新教育研究[J].科技风,2020(01).
  [5]王瑞卿.浅谈如何提高中职语文教育的实用性[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6).
  [6]冯建云.浅谈如何提高职高语文教育的实用性[J].今日中国论坛,2013(Z1).
  (作者单位: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淀粉由于来源丰富、成本低廉、绿色环保、无毒健康的可生物降解物质,在食品包装领域应用广泛。但是淀粉膜较差的防水性限制了其应用。本文论述了改善淀粉膜防水性的几种主要的改性方法,即复合法、共混法、化学法和表面改性法。  【关键词】淀粉;改性;生物降解  塑料包装材料由于不能降解而带来白色污染。而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由于良好的生物降解性成为包装材料的潜在的替代品。淀粉是自然界含量丰富的生物基可降解聚合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文化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综合性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而技校作为为社会培养专业性人才的重要基地,对于相应技校学生的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技校班主任在对学生管理工作联系班级学生与学校之间的重要桥梁,班主任对班级内学生的重要引导或与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性技能,带动学生个人素养的提升,为了能够培养出更加高水平的技术性人才,技校班主任就需要不断加强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自身在管理过程当中的重
期刊
【摘要】随着高校陆续复学复课,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往常更加艰巨繁琐。学生是一个庞大又特殊的群体,学生的身心健康、思想政治教育等不仅关系着他们成长成才,也关系着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因此,在后疫情时代,做好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  2020,一场骤然袭来的大疫,以如此刻骨铭心的方式,植入中华民族的记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长对于子女的教育要求也在不断的上升,尤其是针对于学前英语学习来讲,要求孩子具有听说读写的多种能力。因此,为了促使高职学生更好适应将来的岗位要求,保证学生的今后发展,高职英语教师要切实重视学前英语教学的有效开展策略。在此,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于高职学前专业的英语教学策略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高职英语;学前;方法  对于在高职学校中进行学前教育专业学习的学生而言,
期刊
【摘要】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初中各个学科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人才,这已成为当前各个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其中德育教育作为提升学生思想品质,树立正确价值观等的重要条件,将其贯穿在各个学科教育教学中,能够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在初中教学中需要摒弃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通过结合情境教学的模式,以让学生在教学情景中
期刊
【摘要】在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注重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授课,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最终达到增强初中历史教学的高效性的目的。本文注重从微课教学法、翻转课堂以及合作教学三个角度,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授课。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在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的知识记忆方面,并不注重讲授学生相应的历史学习方法
期刊
【摘要】高中化学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其中分层教学法能够全面考虑学生的实际情情况,可以满足层次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帮助他们提高对学习化学的自信,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之中,高中化学教师应该要对分层教学有足够的了解,充分认识分层教学,逐渐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策略  分层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全面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与学习能力的前提下而开展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主要
期刊
【摘要】本文以天然淀粉的性能缺陷为切入点,讨论了淀粉的三种化学改性方法,即酯化改性、交联改性和氧化改性。并分析了具体的改性工艺和实验参数。  【关键词】淀粉;改性;生物降解  淀粉是自然界储备量第二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它是由葡萄糖失水缩合得到的聚合葡萄糖苷。因其来源丰富、价格低廉且具有可再生性而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物化性质的局限性,如乳化能力低、水溶性差、稳定性不足等缺点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与互联网相关的领域也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火热,物联网技术是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实物与虚拟智能技术的结合,物联网正在逐步融入到现代城市建设中的方方面面,也正在为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带来更多的可能性。目前,智慧城市成为了城市发展的热点话题和趋势,如何将物联网技术融入到智慧城市建设当中,更好的发挥物联网的优势是本文的探讨重点。  【关键词】物联网;智慧城市;智能。 
期刊
【摘要】自“健康中国”战略推行以来,基于“健康中国”的体医融合发展就成为了医学院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这一发展趋势不仅提高了医学院校人才教育的完善度,也解决了以往医学院校只育智、不育人的发展困境,所以,基于“健康中国”战略下的体医融合理念对学校体育教育进行优化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由此,本研究将围绕下述3方面内容分别进行探究,希望凭借下述探究结果能助推“健康中国”战略下医学院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