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初诊、初治霍奇金淋巴瘤(HL)患者的临床特征、疗效、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35例初诊、初治HL患者临床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影响其疗效及预后的不良因素.结果 135例患者中男78例,女57例,中位年龄32(7~ 77)岁.中位随访时间42(12~141)个月.135例HL患者发病高峰年龄段介于20 ~ 30岁间,69.6%患者以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病理以混
【机 构】
:
610041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血液病研究室,610041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血液病研究室,610041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血液病研究室,610041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初诊、初治霍奇金淋巴瘤(HL)患者的临床特征、疗效、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35例初诊、初治HL患者临床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影响其疗效及预后的不良因素.结果 135例患者中男78例,女57例,中位年龄32(7~ 77)岁.中位随访时间42(12~141)个月.135例HL患者发病高峰年龄段介于20 ~ 30岁间,69.6%患者以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病理以混合细胞型(MC)和结节硬化型(NS)为主,分别占所有病例的59.7%及34.0%; MC亚型中男性较多(66.2%),而NS亚型女性较多(61.4%).114例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中达完全缓解者73例(64.0%),总有效率为77.2%.2、3及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1.2%、88.0%和80.9%,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1.6%、80.3%及76.0%.早期预后不良型患者中96.3%接受足疗程化疗,13例(48.1%)联合局部放疗;其3、5年生存率高于预后良好型及进展期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45岁、B组症状分别是影响MC亚型和NS亚型患者疗效的不良因素;年龄≥45岁、有B症状、肝脏肿大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HL多发于年轻患者(<45岁),初诊多处于疾病早期;以MC亚型为主;B症状是影响疗效及预后的不良因素.对患者进行适宜疗程的标准剂量化疗结合放疗获益最好。
其他文献
【摘要】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将大多数的时间用于讲授基础知识,一味地追赶教学进度,完成固定的教学任务,使课堂中师生、生生的互动时间较少,使学生被动地学习知识,对很多数学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很多教师更新了教学理念,创新了教学模式,开始以学生为本,致力于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入互动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还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本文就
例1,女性,48岁,月经量增多,伴经期延长1年余.宫腔镜发现宫颈10 mm×8 mm大小息肉样赘生物.查体未发现其他异常,遂行息肉摘除送病理检查.大体观察:息肉样物10 mm×8 mm×5 mm,灰黄,略透明,质地中等.光镜观察:上皮下大量体积小、胞质少、核圆细胞弥漫分布,部分细胞核偏位,形态似分化的浆样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核分裂象可见;免疫组化:CD45(+)、CD20(-)、CD79a(+)、C
目的 探讨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Ⅱ)联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高危Ph染色体阳性(Ph+)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17例行allo-HSCT的高危Ph+白血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慢性髓性白血病(CML)8例(加速期1例、急变期7例),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9例.在allo-HSCT前后给予尼洛替尼或达沙替尼治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所
目的 研究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患者采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或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及阿霉素方案化疗.其中16例患者化疗后联合自体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评价其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80例患者中位年龄57(25~78)岁,总反应率80%,完全缓解(CR)率46.3%.中位随访25(1~81)个月,患者1年及2年总生存(0S)
目的 探讨原发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临床病理学特点、分子生物学标志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原发胃肠道DLBCL患者临床资料、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分析患者初诊时疾病状态与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 92例患者中位年龄59(7~89)岁,男女比例1.56∶1,常见发病部位为胃(50.0%)、小肠(15.2%)、结肠(12.0%)、回盲部(10.9%)和多部位受累(9.8%).非
目的 探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复发或失败患者挽救治疗手段.方法 对移植后复发或失败的2例SAA患者应用环孢素(CsA)与左旋咪唑(LMS)交替隔日应用方案(CsA& LMS方案)联合达那唑(DNZ)进行挽救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判断疗效.结果 ①例1挽救治疗后3个月HGB、中性粒细胞(ANC)恢复正常,PLT升至30×109/L以上,达血液
21世纪以来,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在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使慢性期CML(CML-CP)成为一种可控制的慢性疾病.但无论是优化临床TKI选择、早期疾病监测、实现免治疗缓解(TFR)、扩大新的TKI的临床应用以及最终彻底清除CML干细胞方面,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现就本届美国血液学年会(ASH)上涉及CML治疗的热点进行概述。
【摘要】阅读实践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有重要作用。文章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在建立专项数据库的基础上,尝试利用直观的数据和图示,从识字量、词语使用两个方面对朝鲜族小学生写话投稿作品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以解释其在课外阅读中取得的成果。 【关键词】课外阅读;写话;数理统计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适当增加阅读量是新课程改革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具体要求[1]。从朝鲜族学生习得第二语言角度来看,良好
目的 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三探针联合检测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7例B-ALL患儿全部行三探针(TEL-AML1、BCR-ABL、MLL) FISH联合检测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207例B-ALL患儿经FISH三探针联合检测,151例(72.9%)检出异常,包括典型阳性信号44例、非典型信号148例(其中41例为多探针同时检出异常).常规
为推动我国的干细胞研究工作,加强我国干细胞研究科学家与国际同行间的了解、学术交流与合作,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部、天津市科委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干细胞医学中心、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2014年天津国际干细胞论坛(2014IFSC)拟定于2014年11月1—3日在天津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