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堂写话课引发的两点思考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tao_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练习6的“说说写写”内容是,说说、写写自己喜欢吃的水果。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拿出带来的水果,看一看水果的颜色和形状,摸一摸果皮的质地,闻一闻水果的香味,并将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说给自己或同桌听一听;接着,我让学生剥开(或削去)外皮,看一看里面的果肉是什么颜色,味道怎么样,再将看到的或感受到的说一说;最后,让学生将前两部分连起来按顺序说几句连贯的话,先说给同桌听,再上台交流。在反复说的基础上,我提议大家把说的话动笔写下来。
  由于说得充分,学生在写时,都表现得很轻松,一会儿,就把小手举得高高的,急着展示自己的作品。我赶紧指名上台交流,孙某大声地读起来:“我喜欢吃的水果是西瓜。西瓜长得又大又圆。还穿着一件带黑色条纹的绿衣裳。切开西瓜,里面露出红红的果肉,上面布满了黑色的籽,我咬了一口,感觉甜甜的,凉凉的,好吃极了。”我听了,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高兴地说:“你观察得真仔细,把西瓜的特点都写清楚了,老师听了,都想尝一口了。”接下来,李某又上台喜滋滋地读起她的文章:“我喜欢吃香蕉。香蕉的形状像弯弯的月牙,它的皮金黄金黄的,剥开外皮,看见里面的果肉是白白的,咬一口,甜甜的,软软的,非常好吃。”我又激动地表扬这位学生:“你真能想象,把香蕉比喻成弯弯的月牙,这样一来,句子就更生动了。”……
  课后,我迫不及待地把全班学生的写话都看了一遍,发现他们都能有条理地把水果的特点写清楚,篇幅虽短,但语言流畅、充满童趣。平时常听有些老师总抱怨自己的学生习作写不长,还有些老师感慨高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跟三、四年级时差不多。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忽略学段习作目标,盲目拔高要求。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不难发现,新“课标”对每个学段的习作要求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因此,我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感受,然后让学生根据观察和感受的顺序说一说、写一写,这样一来,学生就有话可写、乐于动笔了。尽管只有三言两语,但已达到了习作目标。这时,我唯一要做的就是充分地肯定他们的习作,让他们获得一种成就感,激发写作的兴趣,而不是在为他们写得不长黯然神伤。我想,如果从低年级起,老师就能遵循学段习作目标,踏踏实实地指导学生习作,同时坚持用该学段的目标来欣赏学生的作品,学生就能把习作看作是个轻松的过程。
  2.缺少真切的体验,导致学生怕写作。有些老师总抱怨自己的学生不会写作,其实,不是学生不会写,而是老师没让学生充分地感知与体验。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走出学校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生活,体验生活,并深入观察生活,以获取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充实自己的素材宝库,使写作内容丰富多彩,题材方式多种多样,个性风格各具特色。
  (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其他文献
大江流水向东方,  汹涌奔腾浪打浪,  动物一见时机到,  混水摸鱼饱私囊。  您看那,牛羊虎兔下了海,  猪狗猴鸡经起商。  沧海桑田变化大,  这其中,变化最大的要属猫咪乡。  乡里年年大丰收,  建起一个四层高的大粮仓。  粮仓需要管理员,  猫咪们争着把位抢。  猫小李,猫小杨,  猫老刘,猫老王,  挤破脑袋往前闯,  最后一致选举德高望重的猫老张。  猫老张,  性格憨厚学识广,  嫉
期刊
传统的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编程可以在系统内部模块重用,但是系统内部的复用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企业要求不同编程语言平台上实现的异构系统可以实现功能共享。面向服务架构(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