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看上去很美,是否可做?

来源 :创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dly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纬张颖
  无线互联网被大家追捧了好几年,到今天还没有实质性的商业爆发,开心网、新浪微博的崛起也让大家开始憧憬关系平台上未来巨大的商机。这些我都相信,也都买账。但是,恰恰在全民疯狂、全民创业、全民投资的时候,我们每个人反而要能保持适当的冷静,做足够的思考,定靠谱和适合自己的目标,准备好打持久战!(11月16日12:46来自新浪微博)
  
  左乐的微博
  作为一个老百姓,感觉国内制约无线互联网爆发最大的因素是资费太高,第二个是终端设备落后。虽然现在世面上有很多不错的移动终端,可网络有限的覆盖范围,时断时续的信号和短暂的电力供应都使用户不能像使用有源终端和有线网络那样无所顾忌地畅游互联网。(11月16日12:57)
  
  猫猫的看法
  新浪微博做得是真的挺不错的。它最成功的一步就是最及时地推出了各手机平台的客户端,而且它很好地支持了图像分享的功能。集聚效应已产生。接下来,其他想做好微博的公司,就很难跟进了。(11月16日12:58)
  
  慌乱的岛
  社交平台/移动平台面临的问题是能不能撑起基础的架构和营造平台/开发者/用户三者的互动生态环境,并假定平台能够甘愿只做基础性服务,转而在开发者扶持和用户体验两个层面进行发力。只有在用户的参与意愿和消费养成,以及开发者存在可持续发展空间的前提下,国内的平台才有成为FacebooWApp Store的潜力。(11月16日13:02)
  
  WiSTONE吴刚
  首先明白这是个生意,爆发不爆发的不去想。认真做踏实了,每年有增长就好了。(11月16日13:06)
  
  即通网-朱安全
  爆发的是你口袋还是市场气氛,就看你是否清醒地认识自己,一要有准确的客户定位,分清谁是凑热闹的谁是掏钱的。二是必须简单到种田上岸的80前人群都很乐意接受你的服务。三是在持续赢利中打持久战。四是有整体产业链条的“世界观”。请张老师指点。(11月16日13:39)
  
  主持人回复
  
  这条微博是想从最近越发火热的移动互联网这个产业出发,延伸到对两个关键问题的讨论:看似热点,是否真是热点?即便是热点,如何成为赢家?这两个问题,都需要创业者和投资者冷静下来仔细考量,特别是在国内这么一个跟风严重、创新缺乏的环境下。
  首先,看上去很美的东西我一般都会持怀疑态度,这是我在国内做投资被逼出来的直觉。你要经历过多次从“嗯,有戏”到“唉,没戏”的过程,也要被忽悠过多次之后,可能也会同我有一样的直觉。原因是什么?其实很简单,国内的很多高科技创业、特别是互联网创业,其实都是从复制国外的一个成功模式开始的,但从一个好的模式出发到成为一个好的生意,由于国内的用户习惯、商业环境等关键因素和国外大不相同,这条路可能很漫长,也可能根本就是一条不归路。看上去很美,走近了可能让你大跌眼镜;或者用网友的话来讲,爆发的是市场气氛而非你的口袋。
  其次,就算真的是热点,那么为什么你是赢家而非他人呢?优酷上市了,市场反响到截稿日为止还不错,但网络视频这一路上砸掉了多少钱、有多少先烈产生?网络视频作为一种产品当然是目前互联网的主流应用,理应是真正的热点,但做的人太多、资金量太大、成功者太少,大多数人都在半路上掉队,因此创业者在进入所谓热点行业(不打折的热点行业)的时候一定要深思熟虑。
  这个时候,创业者需要考虑如下三个问题:
  ◆如何在进入时便已是红海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出发要好)
  ◆如何面对产业巨头进入时树立的竞争壁垒?(途中别掉队)
  ◆如何在最终的剩者竞争中实现赢利并持续增长?(冲刺有力)
  创业者如果对以上三个问题没有考虑清楚就进入的话,很容易遭遇困难。回想2005年,中国互联网行业诞生了上百家标榜着所谓Web2.0的网站,到今天还良好运营的有几家?
  面对移动互联网、关系网络平台产品等新兴市场,创业者需要冷静思考,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制定相对谨慎的目标和预期,将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才有机会获得最终的成功。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