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德育工作改革与创新思路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es_St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纵观当今时代,世界各国纷纷制定德育战略目标,普遍认为德育对青年学生是不可或缺的。在这种背景下,探讨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很有意义。然而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德育理念滞后,教师队伍德育工作意识不高,能力不强,德育内容陈旧、落后,德育方式、方法不够新颖等问题。因此,必须转变旧的德育工作理念,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注重专业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发挥传统道德教育的作用,尊重学生个体、培养学生个性,从而实现高校德育工作的全面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高校;德育;改革;创新
  
  
  一、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高校德育工作有助于应对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
  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伴随着经济频繁交往,高校面对着西方文化的大量传播和侵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学生交费上学、自主择业,新一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背景、家庭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对高等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二)高校德育工作有助于国家稳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德育工作事关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人才的政治方向。如果不加强德育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引导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可能出现全社会思潮混乱,影响国家稳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
  (三)高校德育工作有助于学生成人和成才
  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人就会偏离方向,甚至走上与社会对立、危害自己和国家的反面;没有健康的心理,人就会意志消沉、情绪低落、思想混乱,甚至走向伤害自己、轻生的绝路。德育工作是教会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保证,如果失去德育工作对人生成长过程中的有益辅导,学生就不能健康成长,不能做对社会有益的事,不能实现人生价值。
  二、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理念滞后
  当前高校的德育工作在实践中更多关注的是按照社会规范的需要来确定培养规格和设计培养过程,非常强调德育的社会价值、工具价值,认为德育就应当无条件服从政治统治的需要,德育等同于政治思想教育。一些高校还长期忽视受教育者自身德性发展和完善的需要,忽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道德习惯的培养,忽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认为受教育者就必须服从教育者的意志,教育者必须对受教育者严加管理和监督。
  (二)高校教师队伍德育工作意识不高,能力不强
  当前,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特别是院系负责人)、教师对高校德育普遍存在错误认识,对新形势下德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政策不落实,措施不力,对德育工作者不关心,经费投入少,德育工作无起色。特别是有些领导干部和教师,认为德育是务虚的,在当前大环境下难有实效;认为德育就是政治教育,是政治课教师的工作。
  (三)德育内容陈旧、落后
  由于受陈旧观念的影响,一些高校的德育内容政治化倾向严重,学校往往片面强调思想政治内容,学生们被教育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集体,忽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利益主体多元化和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现实。这样的德育内容显然不利于学生的自由、自主、平等主体意识的形成和良好品德的塑造。
  (四)德育方式、方法不够新颖
  在目前一些高校的德育工作中,“灌输”仍然是最主要的方法,教育者错误地把学生当作装灌美德的容器,把活生生的道德实践转换成规定性的道德规范知识。这种强制灌输性的教育既缺少学生的实践活动,又缺少体验,是崇尚独立自主、讲究自由选择,以理解为接受的根本前提的大学生所厌烦的,这种德育方法导致了大学生“知而不信”,“言而不行”。这种灌输教育方式脱离了学生的道德经验和能力,限制了道德智慧的发展,也抑制了个体的个性与自由。
  三、高校德育工作改革与创新的思路
  (一)必须转变旧的德育工作理念
  旧的德育理念存在忽视受教育者的个人发展需要的倾向,我们应该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主体性的提高。提高学生自主教育能力的关键,一方面是加强各级各类学生组织的建设,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首先,应加强对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组织的指导,完善各种政策,扶植学生成立有益于思想进步、有益于增智健体的学生社团,切实发挥好学生会、学生社团在学生成长进步中的作用。
  其次,我们必须大力开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大力开展促进学生受教育、长才干的学生志愿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二)必须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
  目前高校德育工作不仅要注意进行社会主义理论与道德的教育,还应加强心理和性方面以及生活方式的指导。在德育过程中,表率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明显的示范作用。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勇担重任,努力克服和抵制来自方方面面的诱惑,坚定信念,只有“自信”才能“他信”,而不能“出师未捷身先死”面对高校德育的新挑战无力无为,甚至以向学生传递消极反动思想为荣。
  (三)注重专业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一是增强德育针对性。德育的目标一定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思想状况进行充分调研,了解其道德状况和需求,围绕国家德育目标及时调整德育大纲,制定德育计划、策划德育活动,从而保证德育效果。
  二是改变德育机制。呼吁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适当改革我国现行德育机制,借鉴国外一些好的做法,把德育变为品格“内化”活动,而不是“品德知识考试”。
  三是要学会科学的渗透。专业渗透是一个系统工程,比如:德育在自然科学的渗透中,始终围绕三个问题的解决而进行,过程具体形象,效果润物无声。事实上,所谓“渗透”应该是一种自然的融入,体现在时时处处、点点滴滴。
  (四)尊重学生个体、培养学生个性
  创新教育不仅是时代的召唤,更是提升个体生命质量意义的召唤。因此,在高校德育中要尊重个体,尊重个性,要注重“兼容并蓄”“和而不同”文化氛围的培养,让各类“人才”“德才”“怪才”都被重视,使其才能得以施展,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在新形势下,我们要顺应世界潮流,从创新教育出发,在德育实践中注重个性,培养,服务个体价值的体现。
  当今时代,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历经了无数次革命风暴的洗礼与磨砺,迎接着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没有理由犹豫、彷徨、更没有理由怠慢这一工作,我们应坚定信念,理直气壮深入细致地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王慧丰.浅论科学发展观与高校德育的结合[J].成功(教育).2008(11)
  [2]何雅敏,阚红波.论多元价值观下高校德育教育途径的创新[J].传承.2008(08)
  [3]卢绍娟.美国高校创新教育对我国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启示[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4]马刚.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发展的趋势及问题研究[J].新闻天地(下半月).2010(03)
  
其他文献
【摘要】《红字》是纳撒尼尔霍桑的主要代表作品,自1850年发表后就引起欧美文坛巨大轰动。小说以隐喻、象征手法与深邃主题形成一种特殊风格,作者在小说中融入了一定的女权主义思想倾向,这种思想时至今天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主人公海斯特这一人物形象入手,解析《红字》中的女权主义。  【关键词】红字;女权主义;海斯特       《红字》的创作背景为19世纪,美国第一代女权运动迅猛发展时期,当时特
期刊
【摘要】我国煤炭生产企业的发展与社会进步同步,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企业实行人本管理的政策支持,人本管理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是企业文明发展的历史必然。  【关键词】煤炭企业;人本管理;科学管理方法       一、国有煤炭生产企业实行人本管理的必要性  (一)、人本管理理论与科学管理(传统管理)理论的区别  人
期刊
【摘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中华经典是中华文化的结晶。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让经典名著薪火相传。小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着眼于自身的发展,还要让中华经典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利用中华经典诵读传播勤劳进取、自强不息的的民族精神。本文将结合小学诵读状况,分析利用中华经典诵读来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中华经典;诵读;德育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古代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而礼仪作为
期刊
【摘要】当前,随着士官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士官队伍建设越来越成为军队,特别是基层部队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士官是部队建设的主体力量,士官队伍的不断扩大,士官能力素质的高低成为影响部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因素,成为制约提升“能打仗、打胜仗”能力的突出瓶颈,如何抓好士官队伍建设已是军队基层部队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军队基层;士官队伍建设;把握“五好”       一、严格按需选配,把
期刊
客户关系管理(CRM)是代表增进赢利、收入和客户满意度而设计的,企业范围的商业战略。其核心思想是以“客户为中心”,建立为用户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组织,找到、留住并提升价值客户,从而提高组织的盈利能力效益、社会效益,并增强竞争优势。  CRM是企业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管理理论和方法,是企业运用技术对营销管理的创新。在CRM理论中,客户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因而应对企业与客户发生的各种关系进行全面管理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教育的重要地位也越来越凸显。要成为合格的技术型人才首先必须保证有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有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而作为学校、社会、学生之间的“纽带”,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尤为重要。如何做好中职学生的班主任?本人通过总结多年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的经验发现: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必须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必须对工作有热心,对学生有爱心,并讲究工
期刊
我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城市化,而城市化的实质是农民市民化。因此,我国每年有大量的农民通过城市化而变成城市市民。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急速增加,慢慢地,这些外来务工人员扎根城市,我们开始称他们为“新市民”。由于制造业蓬勃发展,中国沿海发达地区出现“人工荒”,供求关系的改变让“农民工”有了讨价还价的权力。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对新市民群体关注度的不断提高,该群体的地位稍有提
期刊
【摘要】为了跟适应时代的发展,高职高专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也应当与时俱进,在管理手段和管理思想上做出必要的转变。做好高职高专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要注意发现问题,并且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争取做一名学生喜爱,工作到位的高职高专学生辅导员。  【关键词】高职高专;辅导员;学生管理;思想工作       一、高职高专辅导员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自制力不足,学生管理难度较
期刊
【摘要】依托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业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由于其具备操作简单、盈利模式新颖等特点,不仅诞生了许多专职的“网络卖家”,就连许多传统销售或服务行业都在积极的拓展电子商务业务,在这其中,广告的投放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电子商务;广告受众;经营理念       1.电子商务网络广告的成因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转型和发展,在商品流通领域里,电子商务业务的异军突起给传
期刊
【摘要】吕敬人作为当代中国书籍设计界的主要领军人物,其设计了大量的书籍作品,这些作品中都呈现出了独特的艺术设计风貌,并被界内人士称为“吕氏风格”。本文将试图从吕敬人的设计自然观、设计人际观和设计物用观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来解析吕敬人的书籍设计思想。  【关键词】吕敬人;设计自然观;设计人际观;设计物用观       艺术家的艺术作品能够反映其艺术思想,决定其艺术思想的基础便是其对“艺术观”的认识。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