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风险防范课程内容探析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a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风险防范这一课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法律知识,从而提升其对创业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能力。因此,课程内容应包括创业法律基础理论课和实践课两部分。
  关键词:创新创业;法律风险防范;课程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05-0021-03
  Abstrac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et up the legal risk prevention course i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for college students. Its purpose is to enable students to better grasp the legal knowledge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o as to enhance their ability to identify and respond to entrepreneurial risks. Therefore, the course content should include two parts: the basic theory of law and the practice course.
  Key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legal risk prevention; curriculum content
  中央办公厅于2015年5月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在国内高校普遍推行就业创业指导、学科前沿以及研究方法等有关课程,并将之归入到学分管理,构建层层推进、科学合理、以及有机连接的创新创业教育专业课程群。教育部在2012年颁布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文件对高等学校开设创业课程的内容和目标等予以规定;2016年要求所有高等学校都应当开设这一课程。而就当前已开设的课程情况而言,课程内容涉及创新创业过程中的相关法律问题很少,而且该课程多由管理学背景的教师讲授,因此从有利于防范创业风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出發,将创新创业法律风险防范课程作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风险防范教育现状
  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常常因其法律风险意识的淡薄和法律知识的欠缺而陷入困境,并因此而面临一定的法律风险;再加上大学生创业的企业,通常而言规模偏小,一旦企业涉诉,很容易背上债务,甚至导致创业的失败。因此,对于创业大学生来说,如何防范、抵御和化解创业过程中发生的法律风险,是其应当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
  然而在现行课程体系下,对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而言,获取法律知识的课程主要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创业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更多的是法律知识的普及,培养学生的法律修养;“创业基础”课程中涉及的法律风险的内容有限,不足以培养学生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从师资队伍的角度看,创业基础课多由研究管理学、经济学领域的教师或辅导员讲授,而这些教师多数没有法学专业背景,很难对创新创业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进行全面系统的讲授。由此会导致未接受过专门性法律教育的创业大学生,认识不到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的潜在法律风险,在实践中更多地专注于技术研究、企业管理等事项,而在创业过程中的很多环节上忽视了法律风险的存在,很少关注如企业形式、合同签订、知识产权、融资、税收等创业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法律问题。因此,科学合理地设置创新创业法律风险教育课程,有利于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提高其法律风险防控意识。
  二、理论课程内容设计
  笔者所在学校的调研团队(为研究本课题而成立的团队)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黑龙江省辖区内8所高校的部分在校大学生、大学创业园入驻企业,就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风险认知状况进行调研,通过数据反馈的信息进行了整理,发现大学生在创业项目选择、创业政策理解、企业设立、融资风险、知识产权法律风险、合同订立与履行、劳动纠纷、企业治理、商业经营等方面存在认知误区,而这些误区会给创业企业带来运营风险。从一定程度看,多重法律风险制约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法律教育,依托教学,防范风险,以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维护高校毕业生在创新创业中的合法权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中的法律风险和应对措施,是法律风险防范课程的重要内容。
  (一)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防范
  前文提及的调研团队在调研时发现,大学生对专利申请、专利转让、商标注册、商标许可使用、商标侵权等方面的知识欠缺了解。如:从调查结果发现,了解申请专利保护与商业秘密保护区别的约占13%,不了解的占53%,听说过的占34%;就专利转让的方式,有43%的学生选择签订书面合同,选择到知识产权局办理手续的占34%,口头预定的占23%;了解商标侵权具体表现形式的占12%,不了解的占69%,听说过的占19%。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多集中于软件开发、网络服务等技术领域,因此会涉及到专利、商标、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的法律问题,由于多数理工类大学生并未接受过与知识产权相关的知识培训,导致他们既可能侵犯到他人的知识产权而承担严重的法律后果,还可能在与他人合作过程中没有约定知识产权的保护条款,使自己的权利遭受侵犯。而一旦侵害他人的知识产权或自身知识产权遭到侵害均有可能带来创业失败的风险。实践中存在大量大学生专利、注册商标被风险投资人利用法律规则“合法”据为己有而导致大学生“血本无归”的案件。   因此,在课程内容上要注重知识产权相关知识的介绍。一方面,学生要学习在注册商标、研发产品时检索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基础知识及文献,确保不侵犯他人权利;同时,还要学习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怎样在合同中明确知识产权保障条款以及界定保密范畴等,以此来确保自身权利不受侵犯。企业竞争中,大部分依靠知识与人才,二者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其法律调整规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创业者必须学习、了解相关内容,不去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同时也有效地管理和保护好自己的无形财产,从容应对知识产权纠纷[1]。
  (二)融资法律风险防范
  创业资金的取得是开展创业活动的关键,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融资问题是其面临的最普遍的难题。大学生创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是小额贷款、民间贷款以及私募股权投资或引进风险投资等方式,而理工科学生普遍对股权的抵押、质押,反担保、股权置换等一系列专业融资概念与融资渠道并不了解,其在融资谈判中常常处于信息不对称的谈判状态,风险投资方借助复杂的融资法律概念设立仅有利于己方的条款。一旦企业发展良好,风险投资人会利用协议条款获得企业核心技术乃至控股权,而一旦创业失败,协议条款的不平等亦导致大学生本人承担较重的债务负担。因此,有必要设置与融资法律风险有关的课程内容,例如,在创业融资方面,需要介绍《物权法》、《担保法》等有关融资借贷方面的基础法律知识,介绍国家为了支持高校大学生创业而颁布的特别法律规定,例如《中小企业促进法》,其第12条明确指出“政府应当创立中小公司发展基金”,在创业辅导和服务、支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支持技术创新等项工作中用于扶持的事项等[2]。此外,还要对融资概念、融资的方式、公司预期收益与融资成本之间的比较以及融资人的法律主体地位、债转股条款等有关专业方面的问题进行介绍,以此降低创业大学生自身利益受损的风险。
  (三)企业设立、治理与运营法律风险
  合理防范和应对知识产权与创业融资法律风险,仅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前提条件。在获得启动资金,进入创业实质阶段后,仍会面临很多法律风险,其相关法律制度均是理工科学生在学生时代所未接触过的“新领域”,如:企业实体组织形式选择的风险。一般来说,根据《民法总则》、《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法律规定,大学生创业的组织形式常见的包括:个体工商户、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企业以及个人独资企业等,选择的注册形式不同,其优势和劣势也会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设立程序、税款缴纳规定的不同,投资人承担法律债务的有限或无限连带责任的不同,资本投入、企业发展路径的不同等,这些均是大多数理工科大学生所未能掌握的内容,因此,有必要加强创业大学生对相关法律制度的理解和掌握,便于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组织形式。
  企业设立中的法律风险。在企业设立之初,很多创业大学生对公司章程、合伙协议效力等内容缺乏认识,为企业日后的制度建设、经营管理留下了巨大的隐患,因此,应当培养大学生在企业设立阶段就要树立起风险意识,避免日后给公司的治理带来风险。
  企业实体运营中的法律风险。大学生创设实体企业后,仍需要面对很多复杂的管理方面的法律风险,不仅包括公司内部治理问题、还涉及财务会计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工商监管、税务审核以及在企业活动中大量存在的不同种类商事合同的签订、履行与救济和商事仲裁等问题。此外,在企业现实经营中,创业学生需要和各种市场主体以及政府主管机构接触。如果在纳税、劳动者权益保障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创业组织都有可能陷入被动,甚至可能存在被吊销营业执照的风险。在调研团队针对已创业设立企业的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中得知,有10%的企业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近三分之一的企业未给员工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还有部分高新技术企业未与员工签订竞业禁止和保密协议。而面对这些问题,都离不开对《合同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知识的学习,只有熟练掌握相关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才能在发生纠纷时,不至于陷入被动。
  理论课程涉及诸多法律制度,在有限的学时内不可能面面俱到,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应充分研究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将面临的主要法律风险,选择相关知识点,注重对学生法律思维的培养,从而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如何降低其创业时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培育其法治观念,提升其预防创业法律风险的意识。
  三、实践教学课程设计
  高校设立法律风险防范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提高解决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问题的实践能力,要想使大学生熟练地应对创业过程中的法律风险,仅学习法律基础理论是不够的,还要立足于实践,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教学课程。例如,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培养法律能力类的课程,包括公司法律实务以及法律谈判等方面课程。这些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完善现有的教学模式,运用讨论式、案例式、到创业基地参观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办法,鼓励创业大學生主动学习相关法律知识,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实践课[3]。
  (一)开设案例教学课程
  案例教学在创业法律教育过程中是最为常用的办法之一,可以实现较好的效果。授课教师可以在讲解真实案例的基础上介绍创业与法律风险的关系,采用模拟等教学模式,引导创业大学生全面考虑创业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还可以设立虚拟实践平台,将创新创业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展示出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法律风险的存在,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二)举办法律实务讲座
  学校可以邀请经验丰富的法律实务专家,就企业经营过程中规章制度的制定、知识产权管理、法律纠纷的预防和解决等问题开展专业讲座。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案例教学和实务教学的方法,使创业大学生通过案例和实务真正理解与掌握创业法律风险防控方面的理论与实践[4]。
  (三)提供创业项目法律顾问
  法律风险可能发生于创业的各个环节当中,突发性强,不可能及时、有效的避免创业过程中发生的所有法律风险,因此,高校可以通过提供创业项目法律顾问,在法律风险发生后尚未产生不利后果前,及时为创业大学生解决其在创业实践中遇到的实际法律问题,做好应对创业法律风险的违约成本评估和风险责任评估,帮助创业大学生最大限度的降低法律风险,为其提供一支对诉讼、仲裁、调解等救济途径熟练的,具有良好法律素养的教师队伍。   开设此类实践课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亦可以在实践中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课程学习,创业大学生可以更好地将法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创业活动中,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四、结束语
  多数创业大学生缺乏创业经验,法律意识薄弱,创业面临较高的法律风险,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风险防范这一课程,是学生创业成功的保障。该课程内容的设计,既要立足于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在理论上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可能涉及到的相关法律风险,形成课程的核心讲义,又要立足于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将法律知识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根据定期调研反馈的结果,及时调整每学期的课程讲义,这样才能实现课程对创业学生的指导作用。课程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之一在于好的师资,创新创业法律风险防范课程涉及两个领域的知识,对于师资要求较高,任课教师既要有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还要对创业教育有所了解,同时还需要具有丰富的法律实务经验,因此打造知识结构和能力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对于课程的开展至关重要。在国家大力提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前提下,高校应不断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关注大学生创业中所面临的法律风险预防与应对的教育,使其能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从法律的角度分析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创业法律风险,为其创业活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吴家曦.中小企业创业经营法律风险与防范策略[M].法律出版社,2008,(11).
  [2]王慧.创业学院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3,(11).
  [3]王德斌.论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及其课程体系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1).
  [4]朱文胜.大学生创业法律風险防控体系研究[J].就业指导,2013,(03).
  [5]黄艳葵.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法制与经济,2017(04):17-19.
  [6]李进付.大学生创业的法律风险防控及法治保障[J]. 思想理论教育,2017(06):93-97.
  [7]雷聪聪,景创杰.新常态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法律保障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9):31-32.
其他文献
<正> 先进国家的围产儿死亡率已降至5‰以下。而我县的近3年死亡率分别为10.07‰、10.75‰、12.29‰。1996年1月至1998年12月围产儿数共11179例,其中围产儿死亡数123例,死亡
河北省威县国家税务局吴睿鸫认为,“收入倍增”作为十八大报告的热门词汇正在从文字变为现实。根据十八大报告,到2020年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O年翻一番,这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施工监理的首要工作,其重点是:以工序质量控制为核心,设置质量控制点,严格质量检查,加强成品保护。设置质量控制点,是对质量进行预控的关键,对于加快施工进度,减
<正> 当今护理正由功能制护理模式(以疾病为中心)向整体护理模式(以病人为中心)转变,再者,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21世纪的护理工作范围将日益扩大,正由医院扩延到社区
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河北省民政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民政部、省委和省政府的部署,精心指导全省15261个社会组织、7.1万多名党员和4456个党组织开展工作,有力促进了全
《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课程是一门讲述材料测试仪器和方法的重要课程,是从事材料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由于《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有很高的实践应用性,是本科生、研究生进行科
近日,山东省烟台市民政局下发《关于推进“四社”平台、人才、权益、服务融合,促进“四社联动”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以推进社区、社区社会组织、社工服务组织、社区志愿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对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足月妊娠行择期剖宫产术的初产妇为观察组,50例足月妊娠自然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为对照组,两组产后均实行母婴早期接触,早
近年来,安徽省福利彩票事业呈现出速度较快,结构趋优,效益提升、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随着发行规模的不断扩大,福利彩票发行工作已经进入了高位运行阶段,也进入了彩票发行的关
期刊
危重病人抢救需要考虑时间、空间、人力、设备、药品等因素.①抢救时机:时间就是生命,在第一时间内迅速开展抢救.②抢救环境:建立一定床边空间,满足抢救时人流、物流需要.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