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理论下的汉蒙新闻翻译研究

来源 :科技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okao5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随着各民族之间不断的融合,民族之间的交流就显得非常的重要。新闻媒体是国家政策的传播媒介,是连接各族人民和中央之间的桥梁,对于加强民族交流和弘扬民族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蒙古族是我国少数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之间的和谐发展关系到民族稳定和国家团结,汉蒙新闻翻译,可以让蒙古族的人民更好的理解党的方针和路线。本文从功能对等的角度分析汉蒙新闻翻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应的解决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汉蒙新闻翻译。
  关键词:汉蒙新闻;功能对等;翻译
  汉蒙新闻翻译是新闻传播中实现蒙古族语言和汉语互译的一种方式,随着科学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日常生活中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其中,新闻、广播、网络是最主要的方式,随着汉蒙民族经济、文化的不断交融,使之交流越来越多。汉蒙翻译可以让蒙古族人民准确快速的接收到国家方针和政策,对于两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有着重要作用。
  1 功能对等理论
  (1)概论。
  美国著名翻译学家尤金·A·奈达曾指出,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只有原文作者和译文作者在阅读文章时会具备相同的感受,语言是次要的,信息内容才是最主要的。功能对等理论就是以原文或者译文为基础,在翻译过程中了解作者的思想,不用局限于一字一句,从作者的角度出发,对文章进行表述,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在功能对等翻译下要遵循目的性和实用性两种基本原则。
  (2)目的性原则。
  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者有时候会因为文化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加入一些自己的主观思想,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要知道翻译工作是一个比较严谨的工作,翻译的目的视为了传播文化和思想,只有贴近读者的环境,才能使新闻翻译更加能被读者接受。
  (3)实用性原则。
  新闻翻译过程中要注重新闻的实用性原则。在翻译的时候要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意思,翻译出原文的人、事、物,注重消除文化差异,突出新闻的实用效果,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造成了汉蒙两族的文化差异,特别是语言上的表达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新词汇,加大了翻译工作的难度,所以,汉蒙语言翻译者要简化翻译过程,利用对等理论进行翻译,可以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
  2 研究目的、方向和意义
  (1)研究目的。
  新闻作为一个重要的传播媒介,它可以使民众了解到最新的社会时事动态、国家政策方针以及经济发展方向等重要信息。从民众的角度出发,由于收到的教育水平的局限,民众对于新闻的接收程度有很大的差异性,新闻传播的最主要一个目的就是大众化,使民众可以快速的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汉蒙新闻翻译,主要是两种语言的交汇和传递,由于两族文化背景的不同,蒙古族民众对于汉族文化的理解可能会存在一些不足,,这就需要汉蒙新闻翻译者,在翻译新闻的时候,尽量将新闻意思以通俗易懂的方法传递给蒙族人民,使之更容易接受,就十九大报告“实现伟大梦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四个伟大为例,汉蒙翻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可以落实“梦想、斗争、工程、事业”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以便于民众更好的接受新闻内容。
  (2)研究方向和意义。
  新闻的准确性对于民众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汉蒙新闻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首先就要保证新闻的准确性,确保通过蒙语表达的意思和新闻的主要意思相同,这确实具有一定的难度,这需要汉蒙新闻翻译者具备一定的专业化水平,对蒙语和汉语的句式和结构理解要深刻,在翻译新闻之前,要吃透新闻所表达的主要意思,在运用简洁语言总结新闻主要内容将新闻翻译出来,加快民众对新闻的接收速度。
  汉蒙新闻翻译是两民族文化交融的表现。从国家层面而言,汉蒙新闻翻译加强了两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对民族稳定和国家团结有着重要的作用;从民众角度出发,准确、简明的汉蒙新闻翻译可以加快民众对党中央的方针和政策的理解。
  3 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民众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众对新闻的理解程度越来越深,汉蒙新闻翻译的必要性也突显出来,但是,随着新词汇和新的专业术语的出现,汉蒙新闻翻译者的工作越来越重,对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汉蒙新闻翻译者在翻译新闻的时候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准确理解原文内容。
  汉蒙新闻翻译者要在翻译之前理解原文表达的内容,掌握作者多表达的意图。但是翻译者往往会忽略这个重点。例如最近新闻上的“破”与“建”的理解,很多翻译者把原文当中的“破”理解为“破坏”认为是在“破坏”中下功夫,“建立”上见成效,其实它本来的意思是在“突破”上下功夫,在“建设”上见成效,这就是翻译者对原文的意思没有清楚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翻译还会误导读者。
  (2)正确处理原文与译文的语法结构。
  不同的文化差距导致了汉语和蒙语在语法上的结构不同,新闻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掌握好两种语言语法结构的变化,正确的翻译新闻意思。汉语中,语法一般是以主、谓、宾为主,蒙文的语法结构一般是主、宾、谓,形容词在前,动词在后。例如“喝茶”、“带帽”、“跳舞”等在汉语的表达上是动词在前,名词在后。蒙语则与之相反,它的表达形式主要是“茶喝”、“帽带”、“舞跳”,翻译者在新闻翻译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文理不通或者逻辑混乱的病句,如果在翻译的时候发现了,一定不能按照原文直接翻译,要在不曲解作者意思的基础上,对原文词语的形式进行适当的变动。如果不对此加以改变,直接翻译出来就会导致读者对文章产生局限,就不清楚文章多表達的主要意思。研究证明,在不曲解作者意图的基础上,灵活多变的翻译新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原文理解的难度,更能使读者接受。
  (3)要有正确的翻译观念。
  翻译观念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尤其是从事新闻翻译的工作者,对新闻翻译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要重视新闻传播的正确性,保证读者能够接收到正确的新闻信息,只有如此,才能认真的完成每日的新闻翻译工作。
  4 结语
  随着信息化普及越来越广泛,新闻媒体在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汉蒙新闻翻译,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两族之间的文化融合,促进了两族之间的经济、政治交流,汉蒙翻译的重要性在传递文化的范围中越来越明显,希望以后汉蒙翻译可以产生更多优秀的作品,提高民众的阅读能力,使汉蒙两族的交流更加密切。
  参考文献:
  [1]巴尕力.功能对等理论下汉蒙新闻翻译方法研究[J].中国报业,2017(10):70-71.
  [2]斯琴高娃.功能翻译理论视野下的汉蒙新闻翻译探讨[J].科学中国人,2016(30).
其他文献
出口商品在生产、运输、买卖的过程中接受的来自政府或同业协会的直接或间接的补助、奖金称之为补贴。其中,向国内出口商品生产者提供的以提高其增值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能力的
1980年代初期,哈佛大学商学院营销学大师利瓦伊特(Theodore Levitt)在哈佛商业评论里的一篇署名为“全球化的市场”中说道,“强而有力的科技,正将世界推向一个单一的共同体”。我
近日,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与华育国际集团进行了软件人才合作签约仪式。
在现代社会里,教育(含普通教育,专业技术教育,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实际上是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振兴教育事业是落后国家、落后地区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惟一出路。贵州省作为西部落
患者,男,18岁,回族。双眼视物模糊、羞明18年。患者自幼即畏光,不愿睁眼,6岁后自觉双眼视远物模糊,但视近物尚可,继之视力逐渐下降,羞明仍存在。于1988年12月26日来我院就诊
被评为兰州军区科研先进单位的第23医院外二科,近几年来积极收集信息,瞄准国内先进水平,以发展矫形、显微外科为突破口,加强科室业务技术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形成了自己的专业
摘 要: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轨道交通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最佳选择。近些年轨道交通呈现高速态势,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问题是交通日常管理的重点问题。及时、有效的轨道交通电力调度应急处置措施能,有效的减小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率或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轨道交通电力调度的应急处置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人们的生命安全,是需要相关部门和企业给予最大的重视的,本文就对制约轨道交通电力调度应急处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
近几年来,我军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整体上看仍远远跟不上发展的形势,军队医院整编后,绝大多数驻军医院不设中医科编制,如何在驻军医院开展中医工作,
1985年以来,我院对7例慢性脓胸伴支气管胸膜瘘的患者采用病灶清除加带蒂大网膜胸腔移植 (下称新法)进行治疗,并与同期7例采用病灶清除加纤维板剥脱加胸改的方法(下称传统法)
期刊
患者,男,16岁,学生。于1988年2月20日入院。4天前食“凉皮”后感上腹不适,24小时后解柏油样便,每日4~5次,每次约50~100g。入院前一天呕血性液体一次约600ml。既往无胃肠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