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于心,快乐成长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a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社会,小学生责任意识比较欠缺。培养小学生高度的责任感,成为德育的重要内容,亦是为培养学生成为人格健全的发展型人才奠基。教育中应以榜样激励,培养责任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班级的事情抢着做,培养荣誉感;以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浸润责任素养,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展露能力,把握自己的成长。
  关键词:小学生;责任意识;教育
  “培养学生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有了责任感,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有了责任感,才善于去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展现自己的能力;有了责任感,才会时刻准备伸出一双援助之手,进入更高的境界。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小学生尚缺乏足够的责任意识:认为学习是给家长学,拿到考试卷,只看分数而不思索错题的原因,甚至没有人督促就不能认真写作业;认为自己作业完成便可以自由玩耍,家中家务理应由家长包揽;自己做错了事情,不知承担,却找出许多借口;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追逐打闹,旁若无人……殊不知,自古便有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培养小学生高度责任感,是为培养学生成为人格健全的发展型人才奠基,一个人能承担多大的责任,就能取得多大的成功。
  一、榜样激励,成长由自己负责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对小学生进行自我责任感的培养,不能光靠口号或抽象的结论,而是应该树立起形象、生动的榜样。通过学生身边榜样力量的挖掘,消除学生认为责任感高不可及的偏见。在学校中,教师应以日常教育为契机,明确责任目标,展开“每周之星”的评比,及时点评激励,“我成长,我负责”,培养学生班级主人翁意识。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注意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当然,在出现不好后果之后,如考试不理想,父母和老师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分析,在共同交流中一同找出避免这种后果的途径。这样学生的责任心才会慢慢培养起来。
  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班级的事情抢着做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要从家庭生活做起。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很多家长只知为孩子付出,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干,导致一些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只知道无条件获取别人的爱,并认为是理所当然,忽视给予别人同样的关心和爱。孩子的责任心是父母责任心的折射,父母富于责任心的言谈、举止会被子女模仿、认同、内化,从而对其责任感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可以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如帮爸爸妈妈刷碗、拖地等,使孩子从小看到自己生活的意义,看到自己的行为能为他人带来幸福,感到自己是为别人所需要的,是有用的,从而萌发自豪感和责任心。
  在学校教育中,要营造良好的班风,以强烈的集体责任心去感染每一个学生,要让学生明白:在一个班里,就如坐同一条船,同起同落,班级就是每一个成员的第二个家!在班级中,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为班级建设添砖加瓦。要培养学生的小主人意识,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合作能力,让学生们体验到为班级做事是光荣的,班级事务人人有责。
  三、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浸润学生责任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责任意识古而有之。
  “老老实实做人,工工整整写字。”在写字教学中,有时可将字的构字规则与为人处世的原则结合起来,在日常教育的点滴中融化哲理,使学生在情趣盎然的学习中既掌握写字规律,又感悟做人的道理。如相互支撑才为“人”,一人一半,善于分享是“伴”,有山有水组成“州”……人能写字,字也“写”人。
  在詩文教学中,可利用古诗文好读、易记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品味对家乡的爱恋;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传达对母爱的感恩;在“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中扬起努力拼搏的风帆……琅琅的诵读中,以德熏陶,用心感悟,潜移默化中增进学生责任意识。
  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中外书籍中有关诚信、责任心等内涵丰富的文章,开展阅读竞赛,这样既丰富学生的人文积累,又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快乐成长。
  每个孩子都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只要我们积极引导,孩子的责任心就会逐渐增强。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非智力因素,责任意识影响到儿童的学习与智力开发。同时,它也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责任在于心,将成长把握手中,让责任展现自己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云兴小学)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知识: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掌握突厥、回纥、吐蕃等民族悠久的历史,唐和突厥、回纥、棘羯、吐蕃、南诏的密切关系,唐对突厥、袜褐故地的管辖。  (2)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历史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本课民族关系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加强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确立为祖国社
摘 要:“重”校本课程,“轻”国家课程,主要是从办学特色的角度来强调校本课程的重要性。 “重”和“轻”只是反映对课程的认识层面和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种策略,国家、地方、校本三种课程在学校并存,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开设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这样就为学校特色的形成,学生不同兴趣、个性和特长的发挥留下了空间。把握好办学的分寸与尺度,充分认识校本课程的价值并作好校本课程这篇文章,使校本课程成为学校长
摘要:“五严”背景下,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凸显成为了高效课堂教学实现的关键。笔者以为以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为实现高效英语课堂教学的突破口,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高效。  关键词:凸显主体;高效课堂;英语教学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言技能的培养离不开学生个体的积极参与和反复实践。英语教师必须摒弃学生是“接收知识的容器”这一错误观念。通过改变课堂组织形式来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
班主任所从事的,是塑造人的工作。处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人,又是千变万化的。尤其是初中毕业班的学生,面对沉重的学习与升学压力,压抑失望、烦躁不安等不良心理因素集于一身时,如若引导不慎,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将有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引导学生逐步培养良好的心理,营造出张弛有度的班级文化氛围显得尤为重要。对此,本人根据自己近十年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不断摸索,找到了一条切合工作实际的路子:
摘要:本文结合本人这几年在校内开展的养殖鳉鱼、恐龙“虾”,种植玩具小南瓜、珍珠朝天椒、小番茄等有趣的科学实践活动,从培养观察能力入手,促进学生观察的恒心、观察的细心及对生命的热爱之心,并分析了小学生在养殖和种植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实践提出了培养学生“三心”的做法和策略。    关键词:养殖;种植活动;兴趣;“三心”    在科学课程中,关于植物、动物、生命体的课程是一块很大的内容。三年级上册有《
摘要:所谓正衬,又叫陪衬,它是同类事物或相类似事物的并举映衬。如以空旷衬孤寂,以萧瑟衬悲凉,以繁华衬繁荣,以新绿衬生机,以勇衬勇,以美衬美等。总之,要么以喜的气氛烘托喜的心情,要么以悲的气氛烘托悲的心情。所谓反衬,就是运用矛盾的一个方面去映衬另一方面。如以敌衬我,以动衬静,以丑衬美,以恶衬善,以乐衬悲,以月小衬山高,这是一种“相反相成”的技巧。写人描景,正反映衬,烘云托月,是诗人的惯用笔法,掌握这
摘要:本文首先列举了两则小学“正面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案例,针对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中出现的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结合有效性理论,对两个案例进行了几点剖析阐述:①激发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先锋;②有效讲解,提高效率;③预设课堂中可能发生的情况,有效处理;④练习手段多样化,延续学生的练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指标;激发兴趣;有效讲解;预设课堂  案例背景:  某地进行体育教师赛
数学是一种语言,“以前,人们认为数学只是自然科学的语言和工具,现在数学已成了所有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等的工具和语言”。不过,这种语言与日常语言不同,“日常语言是习俗的产物,也是社会和政治运动的产物,而数学语言则是慎重的、有意的而且经常是精心设计的”。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同样,数学的学习也不能离开阅读,这便是数学阅读之由来。  一、调查与分析  小学生对数学题阅读不够细致,造
摘 要:思维能力是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灵活性、创造性等品质的综合体现。语言和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就对教师的教学语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实践证明,良好的教学语言,能诱导幼儿学习的内驱力,唤起注意,启发思考。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该如何把握教学语言,在教学实践中本文作者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关键词:语言教育;创新思维;教学语言  一、教师准确精
摘要:教师要在英语课上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个性特征,备课时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适时的指导,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英语教学;小组合作;教学方式、    在我国,大多数高中的班级人数都偏多,少则四五十人,多则六七十人。可是英语教学需要多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小班教学是英语课的理想模式。因此,英语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