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 de Vougeot 伏旧园

来源 :红酒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19890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los de Vougeot位于法国勃艮第地区,面积50.6公顷。特色品评:口味醇厚,回味力强,具有春天的气息。
  伏旧园是于公元1110年,由天主教一支信奉“耕食苦修”的西都派教会成员在伏旧河(Vouge)的沼泽地和森林中开垦出来的。1227-1370年间,随着逐渐收购邻地,这里形成了超过50公顷的园区。也因此园葡萄收成及酒质极佳,所以广为人知。拿破仑东征时,据说曾派人强行索取本园珍藏40年的酒王,颇有骨气的园主戈布理院长差人传达:请皇帝自己来喝。另外一个说法是有关于一位拿破仑麾下的比松(Bisson)少将,有一次他率队经过此园时,下令部队致礼,从此每当法国部队行军经过时都会如此。这是全国唯一享此殊荣的酒园。
  伏旧园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也遭充公拍卖,辗转到1818年被银行家欧瓦所得,次年欧瓦又购得罗曼尼·康帝园。这位大发战争财的园主维持着葡萄园的统一,直到1889年有6位商人各以60万法郎购得伏旧园。日后伏旧园一份份被割让出去。现在约有82人共有这座法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园区,其中15人占有整个园区的60%,另外6位所有人共有20公顷土地,因此造成酒园产酒品质不一。
  伏旧园位于一个海拔240-270米的山坡上,坡度平缓,四周围着一个有500年历史的石墙。本园土质随高度差异而不同,据分析有6种土壤,最高处为棕土,金色为石灰石与砾石而少黏土,土壤仅40厘米;中段以下土壤厚达一米,但砂石少黏土多,就会影响排水效果,因此伏旧园红酒品质也因高度而成正比。据说以前本园分酿三种等级的酒:教皇、主教与教士。园区最上层出产“教皇”级,是进献教皇的贡品;第二级“主教级”,进献地位仅次于教皇的国王、主教及其他贵族;第三级才给教士及一般人。
  本园被所有品酒大师指责的一点就是品质的良莠不齐。每年各园的产品即使在环境不变的情况下,也不能保证相同的品质。造成这个现象最主要的问题是园区所有权的分散。不像波尔多区的大厂,可以将一级酒以正牌出售,其余纳入二级酒。拥有伏旧园的那些聪明酒农与酒商将园区较好的部份(较高的园区)与较差区域所产的葡萄混合榨汁酿酒,使得品质一致、利益均沾;这当然使得伏旧园的名头失去光泽。目前葡园年产约18万瓶到20万瓶之间。在其石墙外还有16公顷的园区,不列入顶级,故以“伏旧园一级”或干脆只叫伏旧园。另外,本区也产白酒年产量不过五六千瓶,品质平平。
  


  列入顶级的伏旧园一般是以位置愈高,愈接近城堡的园区为佳。其中最受瞩目的是雷洛园及卡本塞园。亨利·雷洛在1924年购进康帝园一半的股份,30年后的1954年将产权转给两个女儿Pauline(保琳)和Marcelle(马莎尔),后者即是大名鼎鼎的“Lalou(拉鲁)”女士,号称勃艮第的“酒坛铁娘子”。次年拉鲁就和康帝园的另一股东布罗杰家族共同经营康帝园。同时自1972年起,她也经营家族事业。拉鲁为筹集资金,她让日本高岛屋集团于1990年承购雷洛股权的33。6%,并且在附近大买农地,最后导致内讧。酒园和拉鲁打起官司,拉鲁的姐姐和另一大股东罗杰联手将拉鲁逐出酒园。这便是酒界有名的“康帝园政变”。
  拉鲁女士被逐后,专营雷洛高社的自家酒园,将康帝园的管理方式搬来。雷洛园在伏旧园区共有三片园地,两片由下层延至中坡,另一片则位于最上端,紧接伏旧园城堡。雷洛园克服部分葡萄先天不良的缺点(生长于下坡),采用不讲成本的栽种及酿制方式,加以拉鲁女士的名气及高昂的价格(有时高过一般伏旧园5倍),使本园名声大振。
  另一个慕名的酒园是Meo Camuzet(美欧-卡木塞园)。本园在勃艮第地区拥有15公顷园区,列入顶级者三个,只有不到4公顷的面积,其中伏旧园即有3公顷,卡木塞家族在20世纪初曾拥有伏旧园城堡,1994年才售与“品酒骑士团”,这是一个1934年才成立,为推广当时滞销的勃艮第酒所成立的品酒团。卡木塞的伏旧园园地在城堡南边,也是全国最好的部份。树龄四成已达75年,其它也在15-30年间,年产约12000瓶左右。全新木桶醇化一年半后才出厂的卡木塞伏旧园,带有深沉劲头回应了外界对伏旧园酒普遍的缺点:酒体单薄、酒味松散的批评。所以,卡木塞代表正宗的伏旧园酒,口味十分醇厚,有玫瑰、紫罗兰、松露等香味,回味力强,仿佛可以闻到春天的气息一般。
  编辑:小孜
其他文献
说起电影与葡萄酒,恐怕首先要提到最近炙手可热的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的得主《杯酒人生》(Sideways)。这是一部以加州葡萄酒乡为背景,借葡萄酒喻人生的小制作电影,却在美国和世界引起轰动。不仅在电影界包揽了大大小小的奖项,还掀起了一个葡萄酒的消费狂潮。  在电影中出现葡萄酒的镜头不胜枚举,但多数是一带而过,没有将酒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因为在很多的电影中,酒根本是一个不重要的小角色。但是有一些情
期刊
提到葡萄美酒,就会想起唐朝诗人王翰的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就会想到法国的波尔多、烤肉、烛光晚餐和与浪漫爱情有关的一切。当然,葡萄酒一定要和美女连在一起。记得以前看过一个巩俐拍的葡萄酒的广告,衣香鬓影中美女端着葡萄酒对你粲然一笑的样子,说不尽的勾人心魄,说不出的性感迷人。  酒其实和人一样是有性格的,从医学上讲,红葡萄酒中有多种抗氧化剂,是养神健体的最佳佐餐饮料。它不仅能有效地降低
期刊
“冰酒在中国正处于概念推广期”, 这是本人在去年北京长城饭店的一次试酒会上,与中国葡萄酒业界泰斗郭其昌先生说过的话。但这仅限于对真正的冰酒文化和知识的概念哺育,并非冰酒本身,更非其酿造工艺。因为国人对葡萄酒文化的明了大多尚处在一知半解之中,可想而知,对于冰酒这东西可能会有更多的人懵懵懂懂,不把冰酒说成是冰镇之后的红酒或白酒就不错了!值得注意的是:也许,正是因了目前国人存在这样的盲点,一些厂家及时利
期刊
新加坡是一个很小的现代化都市国家,似乎一眼就可见其全貌。然而稍微用眼观察这座热带阳光下的花园城市,又似乎可以发现每一个角落都在折射着她独特的色彩和魅力。  无论对新加坡人还是外国游客而言,在新加坡品尝美食都是一大享受。每年七月,新加坡会举办美食节,饮食界的各种人士都会大显身手,推出不同凡响的拿手美食。因其种族的多元化,新加坡的饮食因而丰富多彩。无论是中式菜肴、西式快餐、日本料理、韩国烧烤、泰国餐、
期刊
人们很少留心葡萄酒瓶的历史或造型。最初的葡萄酒瓶还是千奇百怪的,直到17世纪后,人们才固定下来葡萄酒瓶的形状。在这之前,葡萄酒是放在坛子或桶里的,等到用时就放到罐子里。许多人把盛食物的坛子进行改进就变成了今天的坛子形状。在有些时候,特别是18世纪,葡萄酒还被盛放在用动物的皮毛做的器皿里。   葡萄酒在这种容器中,即使是在最好的条件下保存也不能贮存很长时间。随着18世纪葡萄酒塞的发明,一个葡萄酒瓶的
期刊
在意大利琳琅满目的葡萄酒中,我最喜欢阿斯蒂的起泡酒(Asti Spumante),意大利人骄傲地称它为香槟阿斯蒂(Asti),因为开瓶时,能听到“砰”的一声巨响,像香槟酒一样,饮酒的欢乐气氛顿开,尔后可以欣赏珍珠般的气泡,在酒杯中升腾时窃窃的“嘶”语和飘逸的舞姿,再慢慢品味,会享受到它的清冽、淡雅、芳香和爽口。  美酒使产地闻名,阿斯蒂(Asti)就是如此。Asti是意大利西北部靠近阿尔卑斯山的一
期刊
雾,不像阳光灿烂那样的天气令人愉快,它往往延误航班,堵塞交通,使人很烦,然而在意大利西北部阿尔卑斯山的雾,却给世人做了一件好事,这就是它为意大利著名的雾酒——内比奥罗酒(Vino Nebbiolo)的酝酿成功,提供了适宜的气候条件。   雾的意大利语是“Nebbia”。在深秋的10月,意大利皮埃蒙特(Piemonte)阿尔卑斯山脚下的阿巴(Alba)葡萄园,一种名为斯帕那(Spanna)的晚熟葡萄
期刊
18世纪初,马尔戈(Chateau Margaux)一问世就跻身四大著名波尔多红酒之列,在伦敦的咖啡店中出售,一炮而红。1787年,托马斯·杰斐逊(ThomasJefferson)在波尔多旅行时,从包括拉菲特、拉图尔,和穆顿在内的四大名园中,选出马尔戈为首。他的品酒水平为人叹服,在这2个世纪中,马尔戈始终是所有紫红酒中最精致、最敏妙的一种。庄园建筑是第一帝国的廊柱结构,在梅多克它最宏伟。  Cha
期刊
提起苏格兰威士忌和法国香槟,大概无人不晓。但谈到产于英格兰的葡萄酒,因其名气甚小,则鲜为人知。但是,当你到位于伦敦以南萨里郡的登比斯葡萄园走一走,对英国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制的历史就不会再感陌生,而对其把葡萄园与旅游相结合的创新做法,也会感到耳目一新。     种植环境得天独厚    英国的葡萄栽培与葡萄酒生产是古罗马人从公元初统治英国之后开始的。登比斯地区从那时最早成为葡萄栽培种植场所。后来撒克逊
期刊
从法兰克福机场驱车约一个半小时便到达宾根,我的此次葡萄酒之旅从这里开始。   宾根临河而建,是个有3万人口的葡萄酒小城。宾根属莱茵黑森产区,出产的雷司令有相当爽口的酸度,香味丰富,青苹果和杏桃的果香常伴随清新的青草香。   宾根的对岸是莱茵高(Rheingau)产区著名的葡萄酒旅游城市吕德海姆(Rudesheim)。它连接着一连串举世闻名的产酒村庄,出产顶级的雷司令葡萄酒。这座在青山碧水之间,被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