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居家,幼小衔接这样做

来源 :儿童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dehu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幼儿园延迟开学,这可急坏了一些家长.近来,我们在大班微信群里经常看到家长分享的寒假生活照片和视频,而大部分家长不谋而合地都在教孩子“学拼音”“练习加减法”,孩子们在抽象的世界里似乎学到了不少.而作为幼儿教师,我想对家长提一些真实而客观的建议.rn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是否提前学习了小学的课程内容就意味着为孩子做好了进入小学的准备?我想家长和老师的初衷是一样的——为了让孩子能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适应生活”是一个关键词,幼儿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为了让幼儿能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学习和生活,而我们现在做的到底是为了适应“一年级的生活”还是“今后的生活”?
其他文献
寒冷的冬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更容易让孩子受寒生病,因此,家长一定要给孩子补充充足的营养,以抵抗寒冷和疾病的侵袭.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不仅包括保证充足的热量和各种
期刊
目的探讨应用前臂远1/3段骨间后动脉主干血管形成游离皮瓣修复拇、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6月-2019年8月,应用前臂远1/3段骨间后动脉主干血管形成游离皮瓣修复拇、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19例,其中拇指5例、示指6例、中指5例、环指3例,皮瓣供区直接缝合。通过门诊复查或微信图片的方式对皮瓣术后恢复情况进行随访。结果术后皮瓣成活18例,一期愈合;1例未成活,二期再次行邻指皮瓣修复。随访
目的探讨在CTA并超回流技术应用下逆行股前外侧皮瓣(ALTF)重建膝周及小腿中上段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3月至2019年11月应用逆行ALTF重建膝周及小腿中上段软组织缺损患者21例,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16~65岁,平均37岁。术前根据CTA检查设计个性化皮瓣,逆行转位后采用超回流技术。软组织缺损面积为9.0 cm×5.0 cm~21.0 cm×11.0
目的报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膝降动脉-隐动脉链式穿支蒂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创面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采用膝降动脉-隐动脉链式穿支皮瓣转移修复膝关节周围创面6例,术前行DSA检查观测膝降动脉及其穿支的走行、分布以及血管间的关系,根据DSA检查影像学形态设计并切取皮瓣。供区直接缝合2例,游离植皮4例,皮瓣均为2期修复。出院后采用门诊及电话随访。结果6例患者DSA检查
早操是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环节,其动作设计、队形排列、器械选择到底是教师主导还是放手让幼儿参与规划设计呢?年级组老师就此问题征求了孩子们的意见:“你们想做什么早操?用
期刊
绘本题材广泛,其中运动类的绘本嫁接到相对应的运动项目中可以产生良好的效应,帮助幼儿积累运动技能,提高运动热情.在开展足球运动时,可以利用绘本阅读来帮助幼儿提高足球活
期刊
目的探讨游离足底内侧动脉皮瓣修复手掌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应用游离足底内侧动脉皮瓣修复手掌部软组织缺损23例,其中,游离携带足底内侧皮神经19例,不带神经的4例。软组织缺损面积4.0 cm×5.0 cm~9.0 cm×10.0 cm,皮瓣动脉蒂部与桡动脉终末支吻合13例,与尺动脉吻合10例。皮瓣供区均植皮修复。门诊随访4~12个月,观察皮瓣质地、感觉、供区愈
目的:利用n 趾“C”形游离皮瓣修复手指环形软组织缺损。n 方法:2015年9月至2020年5月,利用n 趾设计“C”形游离皮瓣修复手指环形软组织缺损,n 趾跖侧皮
特殊形式穿支皮瓣是在传统穿支皮瓣的基础上衍生而来,进一步丰富了穿支皮瓣的内涵,扩大了穿支皮瓣的适应证。特殊形式穿支皮瓣分为基本类型与衍生类型,前者包括血流桥接穿支皮瓣、显微削薄穿支皮瓣、分叶穿支皮瓣、嵌合穿支皮瓣和联体穿支皮瓣5种术式,后者为5种基本术式中2种或2种以上技术的组合而产生,如血流桥接-分叶穿支皮瓣、血流桥接-显微削薄-分叶穿支皮瓣、血流桥接-显微削薄-嵌合-联体穿支皮瓣等18种术式类
中国疾控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全球儿童安全组织2017年联合发布的《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中提到:2010~2015年间,伤害是导致我国0~19岁青少年儿童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