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标下谈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tc_yzt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解决能力就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数学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一种重要的数学素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而生理学家认为,右脑半球与人的创造性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创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想象、直觉、整体综合等都是右脑的功能,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左脑的功能得到充分发展的同时,必须注重开发学生的右脑机能。本人结合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利用生理学方面的知识,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出了几点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当前,数学教学在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上存在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和做法。例如:只注重知识的积累,忽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只注重知识的应用,忽视了知识的探索;只注重通解通法,忽视了技巧和方法;只注重常规练习,忽视了研究性课题。这就造成教学内容只注重言语材料、符号材料、抽象材料的学习,使学生右脑缺乏训练,得不到健康发展,造成学生创造能力低下,缺乏创新意识。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必须具有创新意识,熟知生理学方面的知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开发学生右脑,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永恒动力
  1.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可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要恰如其分地出示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高低要适度,而且问题本身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的问题会吸引学生,又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兴趣。学生因兴趣而学,使思维得到持续的刺激,并提出新的质疑,自觉地主动地去解决,去进行创新。
  2.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从事的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
  3.可以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要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的右脑得到持久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4.可以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学生一般喜欢听名人趣事,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像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事迹、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既可以了解数学的历史,丰富知识,使他们的右脑得到训练,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
  三、教师一定要适时保护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势头,这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
  1.现代教育学证明,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一些支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赞许。教师应对学生正确的行为表示明确的赞扬,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譬如教学中宜常使用表扬的语气词,如“很好”、“太棒了”、“不错”、“有进步”等等表示你的关注和赞许。
  2.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程度呈递减趋势,而创造性人才的特点却是永驻的,要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整个世界,每一个成才的人必须保持这颗好奇的童心,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比如:对于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应加以爱护和培养。
  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师的主导,也需要学生为主体;只有师生共同学习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右脑的训练,才能保证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解、领会知识上,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当然,强调右脑的功能绝不是贬低左脑的功能。事实上,在我们的创新活动培养过程中,只有大脑左右半球的功能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人才能更好地适应和改造环境,人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高度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只有结合具体问题、具体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充分积极地开发大脑,发挥学生的潜力,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做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杨炼 《活化课堂教学,推进素质教育》.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8,6。
  [2]张军凤《情境教学初探》.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8,6。
  [3]童秀英 沃建中《高中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特点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6。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技术也日益发生着变化,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已普遍运用于课堂教学,尤其是多媒体课件为语文教学开辟了广阔的空间,语文教学也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灵活的教学要求,使多媒体等现代网络教学手段有了更广阔的用武之地。作为优化学科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和手段,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也起到了突出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提供了一种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俱有的环境,使视觉等多种感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函数单调性的知识背景,以激发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函数单调性的概念有个全面的、透彻的理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关键词:定义域 区域 任意 都有  函数的单调性既是前面知识的延续,又是后面函数的各种性质和三角函数的基础,因此,它在这里起到个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对函数单调性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从“一般”到“特殊”的化归
期刊
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是事物多样性的有机统一,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一切美好事物之共同特点。和谐就是美,和谐之声悦耳动听,和谐之画赏心悦目,和谐的环境人类才得以生存延续,和谐的社会世界才得以发展前进,时代呼唤和谐,教育需要和谐。  和谐校园建设的理念是以人为本,注重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各方面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展人,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的意志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他们意志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国家在未来竞争中的命运。青少年的意志品质如何呢?据调查资料显示,当前青少年意志力的现状令人担忧:意志薄弱者颇多,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培养青少年的意志品质呢?体育运动具有独特的功能,而在意志教育方面,游泳运动是有其独特优势的。  关键词:
期刊
融洽的关系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也是心理健康的促进剂。家是孩子成长的港湾,学校是孩子发展的空间,如果孩子在这两种关系中筑起了围墙,那孩子的心理必定会出现墙的阴影。懂得沟通、懂得努力、懂得奋进是走出阴影、形成良好关系的前提。  上课铃声响了,老师走进教室,其他同学都起立问好,王朝依旧爬在课桌上拿着笔“乱画”着,全不把上课和老师当回事。老师走过去,示意他停下,王朝抬起头看看老师,又埋下头画起来。老师没
期刊
摘 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注重优化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培养其学习能力的关键。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真正落实好教学知识点,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化学教学 课堂教学 学生思维能力 培养 引导  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都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指导学生通过主动探
期刊
情感沟通的本质就是建立在师生平等关系上的以真对人、以诚待人。它是一股无坚不摧的劲风,能吹开彼此心中的结;它是一团熊熊的烈火,能融化彼此心中的冰;它是一场连绵的细雨,能滋润彼此心中的田。情感的闸门一旦打开,就会排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  班级管理中,情感是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教师对学生的热爱让师生之间情感融洽,也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因此,师生间融洽的情感是做好班主
期刊
近年来,初中信息技术课与以前相比有了许多变化,其中三个方面的改变对授课有着很大影响。因此,只有与时俱进地利用好这些变化,并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才能确保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笔者深度思考了教学实践,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要有效,首先要应对好来自学生、教材及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变化。  第一,面对学生的变化,要引导他们端正学习态度。现在的学生与以前相比更加活泼,同时家庭条件也更好。就拿
期刊
《走进新课程》一书明确指出:不断地把人类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新技术、新设备加以改进并运用于教学活动中,这是人类教学进步的重要动力。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巧妙”整合,以达到抽象与直观的完美呈现?现结合笔者在数学教学中的尝试,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实现与课堂教学的“巧”整合  学习兴趣的形成是学习积极性的根本所在,是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
期刊
思维能力的强弱,主要受知识结构方面的制约,要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结构,就必须培养学生与之相适应的正确的思维能力,所以中学美术课绘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是美术教师的首要任务。现就绘画教学中学生的一般思维方式和心态品质进行分析,就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良好的心态品质谈谈本人的浅陋之见:  一、学生的一般思维表现  思维属于认识活动的最高阶段,人脑的思维活动不是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