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综合利用采煤塌陷区的土地是我国煤矿行业发展中遇到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全面分析采煤矿区塌陷对社会、矿区经济、生态环境及地理环境可持续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以期借助复垦利用的方式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及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综合利用;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TD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4-0209-01
采煤矿区出现的土地塌陷现象导致该区域生态环境與地理环境均受到了破坏,一定程度地制约与影响了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并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与矛盾,同时产生了一系列不安全因素。由此可见,深入研究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综合利用策略,具有重大积极意义。
1 珍惜土地、升华认识
土地是人类生产与发展的基础。基于土地资源的重要价值,各级政府已经把保护土地资源提上了议事日程,因此煤矿企业在开展采煤作业的过程中,还应做好土地资源保护工作,尤其应重视采后复垦,尽可能变废为宝,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目的。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在审批煤矿企业建设活动的过程中,应制定严格而健全的审批制度,全面控制采矿用地,努力确保矿井建设、煤矿生产及采后闭坑三同步,以有效预防土地荒芜与废弃情况的出现,最终做打对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
2 科学利用,合理规划
针对已经形成的塌陷区与废弃地,需要地方政府结合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及地理环境,提出合理的规划方案,并全面收集了解规划区域中的社会经济、人口、地质、水文、土地利用等资源,依照规划原则与目标,将复垦土地利用方式中的主导因子作为分类依据,对复垦土地进行制图与分类,并将其当成采矿塌陷区土地是否适合复垦的评价依据。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规划方案的实施应和实施采矿计划同步进行。要想确保复垦规划方案可以高质量落实,还应定一套健全的制度,以推动规范细节的全面贯彻。
3 鼓励复垦,制定政策
政府应秉承“谁复垦,谁受益”的复垦指导观念,尽可能多地给矿区整理复垦土地的个人与单位政策上的优惠,严格落实“矿产资源法”,对新办矿山依法严格审批,一律推行矿山生态治理保障金制度,结合矿区实际土地面积收取矿山生态治理保障金,设计矿山环境治理合理方案,同时政府部门还应和煤矿企业签订生态治理任务书,从根源上对矿区土地的破坏与占用进行有效控制,这就可为煤矿闭坑之后土地复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做好准备。
4 多元发展,因地制宜
因煤层及地质差异,煤矿开采之后的地表具有差异化特点,采煤塌陷区的地形有沼泽、滩涂,还有常年大面积积水区域。因此,采煤塌陷区在土地复垦综合利用的过程中,应结合具体情况,始终坚持“益农则农,宜建则建、宜水则水,宜填则填”的基本原则,努力使得采煤塌陷土地和建设用地、园林、鱼塘、林地及耕地的良性衔接,并构建同步于生产的生态建设恢复机制。所以,针对采矿后形成的塌陷土地,在具体治理的过程中,应选用多样化策略,对采矿区与农民,采用差异化措施,并且所选用的治理方法应适法适地。具体来讲,综合开发水湿地,对地表景观层、水中生物层及植被层进行系统的综合考虑。
5 加强融资,提高力度
充足的资金是采煤炭塌陷区土地复垦综合利用的基础与保障,只有确保资金充足,才能为提高复垦程度与力度奠定基础。因此,在综合利用采煤塌陷区土地的过程中,应尽可能扩大融资途径。在实际操作中,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①立项筹资。结合建设用地具体的流转政策,把面积较大且具有一定优势的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工作进行立项,将大量资金引导到矿区综合利用中,尽可能做好土地复垦准备工作,以便获得更多的用地指标。②激励个人与单位投资,在对各种利益的具体分配方案进行合理协调之后,就可把把复垦整理矿塌陷区土地后的预期收益在具体时间内大部或全部转交给复垦主体。③对共同投资进行综合治理,和矿区自然灾害预防及生态保护等工作融合在一起对塌陷区土地进行综合整理。④借助立项申请国家资金、主动吸引外部资金等渠道进行复垦资金筹集,以大幅提高复垦力度。
6 创新技术,优化效果
6.1 疏干法
在复垦地表下沉较小、潜水位较低,并且排水设施可正常使用的采煤塌陷区土地的时候,比较适合选用疏干法。因此,疏干法经常使用在矿层较薄的中高潜水位、矿层单一的中高潜水位及低浅水位等区域。该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方法的优点是可保持土地原用途、见效快、投资少、工程量小等。但是,需要长期严格管理水利配套设施,以有效预防洪涝灾害的出现,最终确保塌陷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6.2 就地平整法
针对积水沉陷区及不平但不给水沉陷区的边坡地带,因为地块的保肥、保水及保墒等效果不好,不利于耕种,就可借助就地平整法对其做挖补平整处理,以确保沉陷区的所有海拔标高几乎一致,并且平整之后的塌陷区土地的标高应比洪水位的标高要高一些,为植物生长与耕种提供良好条件。
6.3 浅垫深挖法
浅垫深挖法,指的是借助挖掘设备(如水力挖塘机、推土机等),进一步挖深塌陷区,建设成水塘,用挖出的土方将浅度塌陷区域填充成新的耕地,实现农业种植与水产养殖并举的复垦综合利用目的。浅垫深挖法比较适合应用在有积水的中高潜水位、塌陷较深的地区,还应符合挖出土方数量比填充土方大一些的复垦特点,同时确保塌陷区的水质比较适合水产养殖。
总之,综合利用采煤塌陷区复垦土地,是贯彻落实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具体途径,也是提高地方经济、社会及环境和谐、稳定发展的关键措施。因此,相关部门应全面了解塌陷土地的各种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复垦方案,最终切实提高采煤塌陷区土地的复垦效果及综合利用成效。
参考文献
[1]陷区环境综合治理的PPP模式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17,37(07):36~40.
[2]苏 迪.济宁市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6.
[3]马立强,安森东,王西兵.生态产业引导的采煤塌陷区生态重建模式研究——以淮北矿区为例[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5,29(03):39~44.
收稿日期:2018-7-20
关键词: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综合利用;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TD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4-0209-01
采煤矿区出现的土地塌陷现象导致该区域生态环境與地理环境均受到了破坏,一定程度地制约与影响了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并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与矛盾,同时产生了一系列不安全因素。由此可见,深入研究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综合利用策略,具有重大积极意义。
1 珍惜土地、升华认识
土地是人类生产与发展的基础。基于土地资源的重要价值,各级政府已经把保护土地资源提上了议事日程,因此煤矿企业在开展采煤作业的过程中,还应做好土地资源保护工作,尤其应重视采后复垦,尽可能变废为宝,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目的。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在审批煤矿企业建设活动的过程中,应制定严格而健全的审批制度,全面控制采矿用地,努力确保矿井建设、煤矿生产及采后闭坑三同步,以有效预防土地荒芜与废弃情况的出现,最终做打对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
2 科学利用,合理规划
针对已经形成的塌陷区与废弃地,需要地方政府结合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及地理环境,提出合理的规划方案,并全面收集了解规划区域中的社会经济、人口、地质、水文、土地利用等资源,依照规划原则与目标,将复垦土地利用方式中的主导因子作为分类依据,对复垦土地进行制图与分类,并将其当成采矿塌陷区土地是否适合复垦的评价依据。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规划方案的实施应和实施采矿计划同步进行。要想确保复垦规划方案可以高质量落实,还应定一套健全的制度,以推动规范细节的全面贯彻。
3 鼓励复垦,制定政策
政府应秉承“谁复垦,谁受益”的复垦指导观念,尽可能多地给矿区整理复垦土地的个人与单位政策上的优惠,严格落实“矿产资源法”,对新办矿山依法严格审批,一律推行矿山生态治理保障金制度,结合矿区实际土地面积收取矿山生态治理保障金,设计矿山环境治理合理方案,同时政府部门还应和煤矿企业签订生态治理任务书,从根源上对矿区土地的破坏与占用进行有效控制,这就可为煤矿闭坑之后土地复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做好准备。
4 多元发展,因地制宜
因煤层及地质差异,煤矿开采之后的地表具有差异化特点,采煤塌陷区的地形有沼泽、滩涂,还有常年大面积积水区域。因此,采煤塌陷区在土地复垦综合利用的过程中,应结合具体情况,始终坚持“益农则农,宜建则建、宜水则水,宜填则填”的基本原则,努力使得采煤塌陷土地和建设用地、园林、鱼塘、林地及耕地的良性衔接,并构建同步于生产的生态建设恢复机制。所以,针对采矿后形成的塌陷土地,在具体治理的过程中,应选用多样化策略,对采矿区与农民,采用差异化措施,并且所选用的治理方法应适法适地。具体来讲,综合开发水湿地,对地表景观层、水中生物层及植被层进行系统的综合考虑。
5 加强融资,提高力度
充足的资金是采煤炭塌陷区土地复垦综合利用的基础与保障,只有确保资金充足,才能为提高复垦程度与力度奠定基础。因此,在综合利用采煤塌陷区土地的过程中,应尽可能扩大融资途径。在实际操作中,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①立项筹资。结合建设用地具体的流转政策,把面积较大且具有一定优势的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工作进行立项,将大量资金引导到矿区综合利用中,尽可能做好土地复垦准备工作,以便获得更多的用地指标。②激励个人与单位投资,在对各种利益的具体分配方案进行合理协调之后,就可把把复垦整理矿塌陷区土地后的预期收益在具体时间内大部或全部转交给复垦主体。③对共同投资进行综合治理,和矿区自然灾害预防及生态保护等工作融合在一起对塌陷区土地进行综合整理。④借助立项申请国家资金、主动吸引外部资金等渠道进行复垦资金筹集,以大幅提高复垦力度。
6 创新技术,优化效果
6.1 疏干法
在复垦地表下沉较小、潜水位较低,并且排水设施可正常使用的采煤塌陷区土地的时候,比较适合选用疏干法。因此,疏干法经常使用在矿层较薄的中高潜水位、矿层单一的中高潜水位及低浅水位等区域。该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方法的优点是可保持土地原用途、见效快、投资少、工程量小等。但是,需要长期严格管理水利配套设施,以有效预防洪涝灾害的出现,最终确保塌陷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6.2 就地平整法
针对积水沉陷区及不平但不给水沉陷区的边坡地带,因为地块的保肥、保水及保墒等效果不好,不利于耕种,就可借助就地平整法对其做挖补平整处理,以确保沉陷区的所有海拔标高几乎一致,并且平整之后的塌陷区土地的标高应比洪水位的标高要高一些,为植物生长与耕种提供良好条件。
6.3 浅垫深挖法
浅垫深挖法,指的是借助挖掘设备(如水力挖塘机、推土机等),进一步挖深塌陷区,建设成水塘,用挖出的土方将浅度塌陷区域填充成新的耕地,实现农业种植与水产养殖并举的复垦综合利用目的。浅垫深挖法比较适合应用在有积水的中高潜水位、塌陷较深的地区,还应符合挖出土方数量比填充土方大一些的复垦特点,同时确保塌陷区的水质比较适合水产养殖。
总之,综合利用采煤塌陷区复垦土地,是贯彻落实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具体途径,也是提高地方经济、社会及环境和谐、稳定发展的关键措施。因此,相关部门应全面了解塌陷土地的各种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复垦方案,最终切实提高采煤塌陷区土地的复垦效果及综合利用成效。
参考文献
[1]陷区环境综合治理的PPP模式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17,37(07):36~40.
[2]苏 迪.济宁市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6.
[3]马立强,安森东,王西兵.生态产业引导的采煤塌陷区生态重建模式研究——以淮北矿区为例[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5,29(03):39~44.
收稿日期:2018-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