诘诎与委蛇: 《诗经》联绵词考释一则

来源 :中国文字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GFFFA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秦文献中联绵词大量涌现,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演变。本文从《诗经·东山》“蜎蜎者蠋”出发,考证“蜎蜎”及其相关联绵词。认为“蜎蜎”为小虫蠕动的样子,后可写成“蜿蜿”“蜿蜒”“委蛇”,引申出游动貌、柔顺、委婉等义。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近出甲骨文著录材料中的清晰拓片,结合最新缀合及考释成果,对《甲骨文校释总集》中的出组卜辞释文进行了逐一校订。校订出原书中包含释字不当、衍释、漏释、辞句误读
为了研究轴流泵中的鱼体运动行为及撞击损伤机理,采用大涡模拟与沉浸边界相结合的方法,并基于流固耦合方法进行了鱼体在轴流泵中运动的数值模拟。通过比较基于数值模拟预测的
居延汉简中被释作“驷相”的词是“驹桐”的误释,应为一种饮马用具。敦煌汉简中的“勮”字,通“筥”,当指牛车上配备的喂牛的圆筺。居延汉简52.92、52.93、52.94中或释作“已
空泡动力学问题一直是水力机械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空泡动力学的研究起源于水力机械的空蚀现象,弄清空泡运动(主要指单空泡生长、发展和溃灭过程)对空蚀机理研究有重要
期刊
本文考证了新近公布的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一号墓出土的燕侯觚铭中的“■”字,认为它是对该觚形器的自名,“■”就是礼器“瓒”的初文,从而指出西周人说的礼器“瓒”应有一种
《古玺汇编》著录编号为0222的一方齐国官玺,学者多释为“大车之[土尔](玺)”。通过对印面布局、字形等方面的分析,认为铭文当释“■(乘)之[土尔](玺)”。印面右侧的字形“■
“[弱欠]”字出现较晚,习见于清代至民国初年子弟书。从字义看,其核心义素为“弱”,由此产生多种义项,且至今仍活跃在方言中。从字音看,其音[■ua35],来源于“捼”字,中古属
对聚氨酯的发展历程、分类方式、合成方法及常用原料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国内外聚氨酯改性研究方法,对常用的7种改性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对未来聚氨酯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节水染色和非水介质染色是当今印染行业研究的重要方向。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节水染色技术有原位矿化染色、泡沫染色、活性染料湿艇蒸染色等,非水介质染色技术有超临界二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