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的40例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yunmt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40例为观察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40例患者中成功39例,成功率为97.50%。患者术后SAQ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发生血肿1例,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2例,经对症治疗后均已好转。结论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379-01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引发的冠状动脉狭窄以及阻塞,患者因此造成心肌缺血,产生心肌功能障碍。冠心病是临床中的常见病症,尤其以老年患者居多。目前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PCI)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有效方法,手术成功率高,且对患者远期预后有积极的意义。现对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11月开展PCI术治疗冠心病的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接受PCI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40例为观察对象。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为43-81岁。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9例(47.50%),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例(15.00%),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例(32.50%),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2例(5.00%)。所有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任一支冠状动脉狭窄超过一半以上则可确诊。
  1.2治疗方法40例患者行PCI术,先经桡动脉穿刺,插入6F导管,进行球囊顶扩张,接着根据常规方法进行支架植入手术。手术前一周,患者口服氯吡格雷,每次75mg,1次/d;口服阿司匹林,每次100mg,1次/d。术后口服氯吡格雷,每次75-100mg,1次/d;口服阿司匹林,每次100-300mg,1次/d。手术后一周皮下注射分子肝素,每次5000U,2次/d。术后观察患者心电图情况,手术成功标准为残余狭窄小于10%,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1.3观察方法记录40例患者的手术成功例数,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生以及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对患者手术前后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16.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40例患者中手术成功39例,成功率为97.50%。患者术后SAQ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发生血肿1例,经局部加压包扎后好转;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2例,通过补充血容量,注射阿托品、多巴胺、减轻包扎压迫等治疗后症状消除。3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症,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冠心病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内分泌功能低下等都是导致冠心病的高危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和生活习惯发生显著变化,经常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高糖食物,加之吸烟、饮酒、缺乏锻炼的影响,都加剧了人们患冠心病的风险。特别是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冠心病患者以老年人居多,所以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
  临床对于冠心病的诊断需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辅助检查确定。本组40例患者在症状、体征检查的基础上,均经冠状动脉造影后确诊。临床对于冠心病的治疗遵循改善冠状动脉供血,减轻心肌缺氧,治疗并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则,主要治疗手段有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及心脏移植。对于不同的治疗手段,医生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但保守的溶栓治疗效果不佳,且治疗时容易发生出血,而心脏移植则需要满足更多的条件。随着PCI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得到广泛共识。PCI术使球囊导管通过穿刺植入患者狭窄的血管,从而撑开狭窄的血管壁,恢复血管畅通,改善心肌供血。其治疗过程创伤小,手术成功率高,患者术后恢复快。本组40例冠心病患者经PCI术治疗,成功率达97.50%。而且以往有研究显示,冠心病患者在PCI术后几项标志心脏收缩功能的指标较术前静息条件下都有明显的改善。通过PCI术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改善,其生活质量可得到提高,对于患者的总体预后有很大的帮助。[1]因此,PCI术作为临床治疗冠心病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对患者远期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尽管PCI术的成功率较高,但很多患者对PCI术的了解很少,容易对手术治疗产生担忧,如担心手术的安全性,以及日后的持续用药等。患者出现紧张、焦虑、担忧等负面情绪对术后康复效果也会形成影响,医护人员要给予患者鼓励,耐心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向其讲述PCI术治疗的优势以及注意事项,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应当注意,介入诊疗方法是一种有創性的治疗措施,不管在术中还是在术后都有可能出现并发症。[2]本组40例患者术后发生血肿1例,血管迷走神经反射2例,经及时对症治疗均获好转。因此,医护人员要全面掌握介入治疗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注意针对介入治疗的临床特点采取预防措施,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复杂冠状动脉病变往往同时存在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不稳定型心绞痛,在介入治疗的同时加强综合治疗,可减少介入治疗的风险并降低手术并发症。[3]
  本组4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操作熟练,尽量避免损伤血管内膜,并严格检测患者各项指标,治疗效果显著,患者不良反应少,说明PCI术治疗冠心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祖磊,欧红芹,吴士礼,等.冠心病患者PCI术前后心脏功能的对比分析[J].淮海医药,2011,29(04):333-334.
  [2]孙辉.冠心病介入诊疗158例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2012,33(06):1317.
  [3]王琦.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46例临床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04):407-408,42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对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103例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的方法进行治疗,并观察患者的病情的治疗情况。结果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治疗显效64例,治疗有效38例,治疗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为99%,治疗效果较为显著。结论对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
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实践证明,学生只有拥有浓厚的兴趣才能发挥最大的学习潜能,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但并不是所有的兴趣都是天生的,需要人为的调节、激发。对于大部分小
期刊
【英国《新科学家》1982年2月第297页报道】一种用于估计避免核电站事故影响应花费多少钱的新技术,在公众查问在塞士威尔建造一座核电站问题时会首次公布。 [New Scientist
近年来,我国进口了一些Ge(Li)γ谱仪探头。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忘加液氮而使探测器回温、表面沾污或低温恒温室(即冷指)真空破坏等原因使Ge(Li)探测器性能变质而不能正常工作或
【摘要】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择我院近期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100例,纳入的100例患者均为7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分别进行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好于对照组,在手
【摘要】目的對腹腔镜辅助下广泛子宫切除治疗宫颈癌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进行探究。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的44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其中观察组采用的是腹腔镜下的广泛子宫切除,而其余对照组的30患者接受的是一般的阴式广泛子宫切除;对两组患者其术中、术后的基本情况,并发症发生
【摘要】子宫肌瘤遗传学的研究是近年来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子宫肌瘤遗传学的主要研究内容-HMGI(Y)/HMGI-C基因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子宫肌瘤;基因;研究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377-01  子宫肌瘤是妇女常见的生殖道良性肿瘤,虽然它属于良性的,不会对妇女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但是这种疾病经常会引起妇女月经量增多、盆腔疼痛,甚至可能导致不孕和流产等
【关键词】左髋部疼痛;首发症状;肺癌骨转移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374-01  转移是恶性肿瘤的常见现象,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其中肺癌、前列腺癌等属于较为常见的原发肿瘤[1]。一般情况下,股转移是难以治愈的,属于引起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2]。在临床上,以骨痛为主要临床症状,由肺癌发生生骨转移的现状是较为少见的,现将我科发现的1例以左髋部疼痛为首发症状的肺癌骨转移病
【摘要】目的对于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220例肝胆管结石病患者进行分型之后,经过不同的外科治疗方法对于同一种临床病理类型进行治疗,并且对结石的清除率以及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根据肝胆管结石病的类型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会收到不同的效果。结论治疗肝胆管结石疾病,依据临床病理类型的不同,其治疗的方法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临床上要依据病理类型的不同,选择合适的
怎样使用好多道分析器,是关系到能否以最快速度取得最精确实验数据的问题,为许多使用者所关心。本文试图对目前许多单位在应用过程中常发生的一些题问作一简要说明,供使用人